分享

张以宁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8-24

生平简介

  元大德五年(1301)四月十五日张以宁生于古田县城官宦之家。祖父张留孙任湖广佥事,其父张一清官至元中奉大夫,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张以宁为张一清续娶妻子陈氏所生。陈氏“既有娠,一夕梦小儿擎荷叶向月而拜,觉而公生”。以宁自幼颖异,天赋神采,在襁褓中就嗜好读诵。幼时在寺院中与伙伴游戏,僧人以对联难之,以宁随口酬应以超卓的回答,闻者歆羡。八岁时,张以宁因赋《琴堂诗》释其伯父之狱而知名当时。十五岁前往宁徳受学于韩古遗。五年学业大成,受乡里学者的推许。

  元泰定丁卯年(1327)张以宁二十七岁以春秋经登进士第。与其同年黄子肃、江学庭诸人尽有声当代,而张以宁的名声尤著。初任黄岩州判官不到一年就擒捕海冦殆尽,后升真州六合县尹有惠政及民。以丁内艰去官,服阕将上京师为兵所阻,在淮南教授为生达十年,王钝、石光霁皆是以宁门人弟子。

  元顺帝至正(1341-1368)中复征至国子助教,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元末宿儒如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等人都已相继物故,张以宁以清俊之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

  1368年9月大都陷落,张以宁与危素等征至南京,朱元璋命其撰《锺山说》称旨大悦,授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特被宠遇。洪武二年(1369)夏六月奉命赍诏印使安南年,以宁已经七十高龄,奉使安南,洪武三年( 1370)五月四日归途中卒于交州。

文学创作

  作为由元入明的诗人,以宁经历元末大动乱,接触现实生活与多艰民生。他的相当部分诗歌揭露现实的黑暗,表现对民众的关注,富有社会意义。他在临终时所作的《挽诗》就是这方面的力作。在艺术风格上,其诗上溯秦汉,下宗李杜,以多用口语、浅近朴实、造意清新、情感浓烈而见重于时。如《送重峰阮子敬南还》,清著名诗人沈德潜羡些诗云:“情致缠绵,神似《饮马长城窟行》。”明代大文豪宋濂也评价道:“丰腴而不流于丛冗,雄峭而不失于粗砺,清圆而不涉于浮巧,委蛇而不病于细碎,诚可谓一代之奇作矣!先生虽亡,其绚烂若星斗,流峙如河岳者,固未始亡也。信诸今而垂于后者,岂不有在者乎?”《峨眉亭》一诗,沈德潜、周准在编选<<明诗别裁>>时就认为此诗“何减太白”。而《过辛稼轩神道》,意境苍凉,情怀悲壮,泼墨自如,亦可与杜甫吊诸葛侯等齐读。陈南宾评价道:“其长篇浩汗雄豪似李,其七言律浑厚老成似杜,其五言选优柔和缓似韦,兼众体而具之。”自明开国后的约一百年中,以”三杨“为代表的粉饰现实、歌功颂德且又陈陈相因、平庸乏味的”台阁体诗占据诗坛之际,以宁这种独具风格的诗文,确实给明初的诗界带来新的活力和生命。

  著有《翠屏稿》、《淮南稿》、《南归纪行》、《安南纪行集》诸集。他博通经史,曾作《春秋胡传辩疑》,《春王正月考》等。

明史文载

  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

  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令,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

  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补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学尤专《春秋》,多所自得,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

诗作选摘

  【峨眉亭】

  白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

  【送重峰阮子敬南还】

  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头。君家门前水,我家门前流。

  我行久别家,思忆故乡水。何况故乡人,相见六千里。

  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不见故乡人,见君难为情。

  见君情尚尔,别君奈何许?送君遽不堪,忆君良独苦。

  君归过溪上,为问水中鱼。别时鱼尾赤,别后今何如?

  【严陵钓台】

  故人已乘赤龙去,君独羊裘钓月明。 鲁国高名悬宇宙,汉家小吏待公卿。

  天回御榻星辰动,人去空台山水清。 我欲长竿数千尺,坐来东海看潮生。

  【题米元厓山水】

  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神灵集。望中冥冥云气深,祇恐春衣坐来湿。

  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厓。

  【题李白问月图】

  谁提明月天上悬,九州荡荡清无烟。天东天西走不驻,姮娥鬓霜垂两肩。

  中有桂树万里长,吴刚玉斧声阗阗。顾兔杵药宵不眠,天翁下视为尔怜。

  颇闻昔时锦袍客,乃是月中之谪仙。帝命和予羽衣曲,虹桥一断心茫然。

  竹王祠前雾如雨,踯躅花开啼杜鹃。月在天上缺复圆,人间尘土多英贤。

  举杯问月月不言,风吹海水秋无边。沧波尽卷金尊里,清影长随舞袖前。

  相期迢迢在云汉,呜呼此意谁能传?骑鲸寥廓忽千年,金薤青荧垂万篇。

  浮云起灭焉足异?终古明月悬青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