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竹篱梵天2019 2017-08-24

经历宋元战争和元代、大夏以及明初的政治、军事诸因素的演变,四川人口数量和分布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元、明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元代四川人口的75%-80%,集中分布在川西、川北和川中地区;明初四川人口却集中分布在元代四川人口稀少的川东、川南地区。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明朝洪武年间四川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地区,正是湖广姓氏的覆盖之区。拥有人口最多的前6个府州(重庆府、叙州府、成都府、顺庆府、泸州府、夔州府),正好位于流经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水系网上。这样的分布格局,与元朝、大夏和明初湖广地区持续向这些地区移民有着密切的关系。

叙州府

(一)富顺县

明初政府组织孝感迁民在“富、荣二邑”安置,富邑,即富顺县。收藏于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民国《宗氏族谱》证实,宗氏就是明初奉旨填实该县的家族之一: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明朝军队前线指挥所。

吾宗氏先祖以来,原自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分派,迁居湖北黄州府之麻城孝感,住高水井历九代矣。于大明洪武初年,平红巾乱,恢复西川,奉旨填实。

香港学者马楚坚在“族谱所见明平夏后实蜀氏族表”中,列举有来自楚省的汪氏三兄弟之三卯,就是明平夏后迁入安置地区“富邑大山铺”(今属自贡市)的。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大山铺。

民国《南溪县志》在追溯该县姓氏源流时,也提到明末清初迁居三区的甘氏、熊氏,“其祖避乱,自富顺徙此,皆明著姓也。”

以此推知,此甘、熊氏的祖先,也可能如同上述宗氏祖先一样,是明初为“恢复西川,奉旨填实”而迁入富顺县的。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新编《富顺县志》。

新编《富顺县志》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对该县湖广姓氏的情况做了这样的记载:

明代以前的老居民仅有李、王、范、郭、余、杜、文、黄、甘、韦、唐、尚、聂、陈、罗、刘、黄、朱、杨、景等姓氏,多数是明洪武时期由湖广、江西、河南等省移民之后裔,至今大约近30代。

此处所称洪武时期由湖广、江西、河南等省籍而来的移民,联系当时历史背景,多与迁川始发地麻城有关,因此,在统计上纳入湖广移民也是可以的。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隆昌县新貌。

(二)隆昌县

明初政府组织孝感迁民在“富、荣二邑”安置,其所称之“荣邑”,实际上就是与富顺临界的隆昌县。故聚居于该县的明初麻城孝感迁民较多。所谓“凡明初来者,皆麻城孝感乡人也”,此论即出自隆昌县。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清朝同治版《隆昌县志》封面。

咸丰《隆昌县志·艺文》收录的人物传纪中,提到了不少家族于明初自楚地或麻城、孝感乡迁入该县的实例。

清末《隆昌县乡土志·氏族》对于明初迁入该县城乡的主要姓氏家族,均有详细记载,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印证,此区在明初不失为首个麻城迁民安置区。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南溪。

(三)南溪县

最先揭示“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往始,多言麻城孝感乡”现象的,就是出自民国《南溪县志》。该《南溪县志》转引《侯氏族谱》载:

祖万一,万一子千三。元至正末由南京、天津卫官江西,寓湖广。明洪武三年,奉旨填蜀。有移会文书、文钤、玉玺,报垦落业南溪北关外二十里许新兴上场,即今波罗池地,接连插占至宜宾县属瓦滓铺止。

该作者在按语中认为:“明遣汤和、傅友德伐蜀,在洪武四年正月,此言三年,犹是明昇割据区域。昇虽暗弱,明假道征云南,不奉诏……岂有一纸空文便可移民于敌国,而敌国欢然受之者?”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汤和画像。

按照作者之意推之,此侯氏入蜀,若奉的明朝的旨意,时间当在洪武4年以后;而侯氏所持之“移会文书”为明昇所为,则其时湖广在朱元璋控制之下,断不能在明朝辖区内招民,此理甚明。由此判断,此初之“洪武三年”,当作明初理解。

(四)宜宾县

据新编《宜宾县志》对48个大姓161个宗支的调查表明,属于明代居民的后裔,即有44个宗支。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宜宾。

其姓氏有:合什乡的樊氏,长沙乡的尹氏,沙沟乡的龚氏,泥溪乡的夏氏,古柏乡的江氏、谢氏,横山乡的彭氏,凤西乡的王氏、郭氏,双龙乡的陶、邓、梁、魏、蔡、陈、周、苏、黄、范、郑、唐、罗、程14姓,凤仪乡的邓氏、王氏,民乐乡的宋氏,罗河乡的梁、宋、黄、王4姓,捧印乡的罗、邓、张3姓,黄格乡的陈氏,青云乡的李氏,孔滩乡的张氏,复龙乡的李氏,王场及左坝乡的左氏,永兴乡的毛、陈、向3姓,凉凤乡的佘氏,观音乡的戴氏,改进乡的刘氏。

上述44支明代姓氏,虽未注明迁入时间、原籍何来,但根据上述叙州府属各县的移民历史状况,推测他们中的多数姓氏,应该来自于明洪武初年的湖广地区。

又据《宜宾县志·人物》载,宜宾樊氏家族历经明清两朝,代有闻人,其“先世江西进贤人,洪武初徙楚之麻城,复自麻城徙蜀之宜宾”。尤以九世樊一蘅官兵部右侍郎、督川、陕军务,名重一时。

直隶泸州

(一)泸州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泸州。

明初直隶泸州境北与重庆府荣昌县、叙州府富顺县连界,后来以隆荣驿分置出来的隆昌县,其中有部分地方在明初就属于泸州辖境。故至今隆昌、荣昌二县一些姓氏族谱记录了其祖先明初迁居泸州的活动经历。

经过调查,目前泸州几个大的姓氏家族,其迁川始祖原籍均源自明初迁入的湖广麻城。

如泸州明臣曾少岷的家族,清光绪江阳《曾氏族谱》,明载其祖先为“避红兵之乱”,“自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蔡都里曾家村”,于“明洪武二年徙四川省泸州水东坝至北玉蟾山后匡家寺”。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曾少岷家族族谱。

泸县的陈氏家族,族谱记载其祖先是明洪武二年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至泸县嘉明落业的。

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万慎字裴成,又字慎子,泸州安贤乡竹子坪人,“先世籍江西南昌,迁湖北之麻城。元明鼎革,徙居四川,分住泸州、富顺、眉山”。

(二)合江县

位于泸州东南的合江县,明初也是麻城移民集中分布之区。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今日合江县城。

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人物志》中,可以找到五例明初迁于合江的家族。其中原籍湖广麻城的陈氏,“明初迁蜀,遂为合江人”;王氏,“洪武元年迁楚,旋奉旨填籍入川,后迁合江”;张氏,“洪武间迁蜀,居合江”;李氏,“明初迁蜀,落业四川合江,遂为合江人”;赵氏,“明初自太原入蜀。”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民国十四年印刷版《合江县志》六册。

由于该县“氏族自明末造献贼屠戮者仅千之一二”,因此,到了清代,明代旧民少存,以至不能尽列迁入的明初麻城移民姓氏。即使如此,加上清初各省迁入的移民,该县“其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县),江西福建广东贵州等省次之”,由此可见湖广移民在此区的分布之一斑。

重庆府

(一)巴县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重庆巴南区交通区位图。

巴县(今巴南区)为重庆府的首县,元末为大夏国都所在之地。鉴于此县在政治、军事以及交通上的枢纽地位,在元末明初湖广移民四川的过程中,推测有大量外来人口聚居此县,其人户数量仅次于叙州府富顺县。

有资料显示,元末因明玉珍称帝与重庆,由此吸引了部分湖广人士留居重庆。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明玉珍大夏政权铸造的“大蜀通宝”铜钱。

明玉珍称帝后,为接纳安置大批涌入的湖广人户,曾经在巴县设置“官庄”, 该官庄确为明玉珍安置卫军骆羊奴的垦地,这也是巴县为湖广人口聚居之区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川平定后,明户部清理大夏在册户籍时明白无误地记载,“其伪夏故官占为庄户者凡二万三千余户。”全川统一后,大夏官庄民户被整编安业。卫军骆羊奴的称呼一直沿袭到明朝宣德间。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徐寿辉画像。

除此外,元末以来许多入蜀避难的姓氏家族,也选择巴县作为聚居之所。例如,原籍河南“复迁楚之麻城孝感乡”的程辛二,在徐寿辉起兵后,“避乱入蜀”,“初寓巴县双溪蛮洞口”。

明代巴县粟氏为望族,其先楚松滋人,“元末避地入蜀。”以文学冠冕宋代数世的望族,号为墨庄刘氏,元末由江西临江府安福县避乱“迁渝州及定远,入明迁西充”。

(二)江津县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清朝时手绘的江津地图。

江津县东接重庆,南连贵州,战略地位重要。尤其是位于县境西南的笋溪里,“其地最要,江津全境与黔省交涉关键也。”“津境惟此地最难措置得手。”大夏政权曾经于岩门关(一名雁门关,县南300里,属笋溪里十二都)“筑寨防播以为界”。

“洪武初年,民死干戈,背乡井,关内外为无人地。”正因为此区地广人稀,故早在元末,即有长江中游之民来此避难。大夏以及明初以来,多有湖广移民迁入此境。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今日江津城。

在清以前的10个土著大姓中,有7个姓氏为元末明初迁入。载明原籍为湖广的虽然只有二姓,但另有3姓原籍分别来自浙江、河南,其移民迁川背景多少也与麻城有关。

(三)荣昌县

荣昌县在明初隶属泸州,由于其地接泸州与重庆二府,历来是长江水道途经川南的必经之地。明末战争造成居民逃散。戴氏、熊氏、韩氏皆系明初由湖广麻城入蜀,因清初四川战乱平定,才由外地回迁故地。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荣昌美景。

明代湖广移民在荣情况也被志书及族谱中多次提及。如荣昌《张氏族谱》载:

先世系江西太和县鹅江大邱人也。元末伏三公与大兄伏一、伏二徙居湖广麻城孝感乡。明初,伏三公随大将军汤和平夏,留镇重庆,遂家于隆昌县境。

(四)合州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合川夜景。

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在重庆府北,扼嘉、渠、涪三江之会,是湖广移民经长江转川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之地。在元末明初湖广移民四川的过程中,此区不失为外来人口的聚居和中转之地。

因此之故,在《大明一统志》统计的府州人口中,合州以编户四十一里的人户数量,仅次于本府的巴县,位居第二。由此推测,此州的湖广姓氏较为集中。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合川县志》封面。

1995年版《合川县志》第四编《社会风土》统计,民国版《合川县志》中,有据可查的清以前合川土著姓氏61姓:

龚、庹、朱、刘、赵、胡、郭、文、丁、梁、任、冉、仲、张、王、李、冯、袁、杨、杜、罗、邓、何、黄、庞、萧、税、蹇、许、田、史、卫、景、安、龙、令、孤、贾、苟、喻、鲜于、汝、吕、游、冬、侯、母、权、邬、危、唐、费、孔、颜、程、阙、邹、伍、徐、董、言。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载有不少明代迁入的湖广姓氏,其中虽有部分姓氏迁入时间为明代中后期,但可视为明初持续移民的后续效应。

(五)涪州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涪陵城全景图。

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重庆府东,扼长江和黔楚之边,为湖广移民四川必经的水陆要冲,故成为各类湖广移民聚居之区。迁居此区的湖广姓氏中,有6种情形:

第一、元末避乱入籍者。

第二,明玉珍招抚入籍者。

第三,明初奉旨入籍者。

第四,明初自愿入籍者。

第五,归附明朝入籍者。

第六,躲避政治迫害入居者。

(六)忠州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忠县夜景。

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地处重庆中部,长江水域横贯其境。东临万州、南接石柱、西界丰都、北壤梁平。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大夏政权势力范围及明初湖广人迁居四川的首选之地。

民国30年《忠县志稿·姓氏志》统计,元末明初移入忠州的姓氏,此地湖广为众。

夔州府

(一)云阳县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云阳县城。

云阳县西控万渝,东连荆汉,是湖广向四川移民的必经之地。明初平蜀,东路大军云集,少不了在此聚集。

因此之故,云阳颇多洪武时由麻城孝感乡奉诏入川者,为与土著有所区别,他们多被安置在最先开发出来的长江南岸地区。咸丰《云阳县志》卷2风俗有云: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清朝咸丰版云阳县志封面。

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奉敕徙来者;北岸民则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

(二)东乡县(宣汉县)

东乡县(今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结合部,是湖广移民取陆路越大巴山进入四川的必经之地,故多有湖广移民姓氏在此聚居。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宣汉县城。

1994年新修《宣汉县志》,对全县族谱姓氏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多有湖广姓氏以避难、避乱、奉旨、宦游等原因为由,而于元末明初入居本县的情况。

顺庆府

(一)邻水县

邻水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东麓,今隶属于四川省广安市,东、南分别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接壤,西、北分别与华蓥、广安区、达州市相连。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邻水县城夜景。

湖广移民取陆路翻越大巴山进入东乡县后,无论是向重庆府进发,还是向川中迁移,都必须经过邻水县。因此,元末明初湖广移民过程中,多有在此相聚居停留者。

1991年,邻水县重修县志时,对境内姓氏进行摸底调查,概述湖广移民迁入本县的情形指出: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明玉珍塑像。

元末明初,四川战争频繁,人口大减,明洪武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灭大夏,后迁湘楚之民入川,先后有刘、范、贾、黄、冯、谈、吴、喻、戴、邱、周、陈、梅、吕、王、姜、甘、任、邓、彭、包、游、查、汪等姓氏迁入邻水各地落业,谓之“老民”。

迁入邻水县的上述各姓氏“老民”,人口繁衍,迄今已传30多世。他们或农或商、或文或武,成为地方望族。

(二)广安州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广安。

广安州自明末战乱后,境内氏族籍贯不一,据载:“稽其世系,有土著焉,有蜀籍焉,有闽越齐晋之籍焉,有江浙豫章之籍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

成都府

(一)内江县

内江位于四川盆地的腹心地带,介在成都、重庆之间,南邻叙州府、泸州,北通成都,东接重庆,是川东南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在明代隶属于成都府,境内明代移民颇多。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内江。

民国《内江县志》云:“内江无唐宋旧姓,止有前明侨户,且多籍楚麻城,邻邑并同。”其中,尤以自愿入川的湖广人口居多。这显然与元末明初之际,本县地荒人稀的状况密切相关。

迁入内江的自愿入籍姓氏,其最大特点就是,并非如政府组织的迁民移徙那样带有指定性和强制性,而是以招亲聚戚、呼朋唤辈,结伴而行的方式进行迁移,同行者或为同宗,或以异姓,行程自由掌握,行进路线以及行期不受限制。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内江县志》封面。

(二)简州

简州(今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脉东麓,沱江中游地段,是川东、川中通往成都平原的过度地带。宋元之际,简州遭到严重的战争摧残,至元初简州所辖平泉县(今简阳县西草池坝)一度“以地荒,竟废之”。

明初仍是人稀地荒之境,有待恢复,以至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简县。正因为如此,所以简州在明初成为外来人口填实之区,故多有湖广姓氏家族迁入。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简阳城区。

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共收录了民国十五年(1926年)该县104个姓氏,共498支氏族资料。其中湖北麻城籍有205支,元末明初入川(简)的移民共124支,其中麻城籍有107支。

民国《简阳县志》中收录了众多自明初湖广麻城迁入境内的姓氏家族资料,涉及:杨、樊、徐、符、胡、陈、袁、陶、毛、王、姜、刘、李、赵、段、郑、汪、游、鄢、谭、马、贾、傅、万、斡、宴、邓、郭、霍、谢、冯、潘、汤、周、李、夏、叶、熊、周、樊等40多个姓氏。

(三)资阳县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11|明初湖广移民四川分布地有哪些?

雁江区新区。

资阳县(今资阳市雁江区)也是元明以来湖广人集中迁居的区域。对此,地方志书及民间族谱多有所载。涉及明初迁入此县的湖广姓氏计有:罗、冯、徐、伍、李、王、于、董、傅、黄等。

(四)井研县

井研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元朝属隆州(今仁寿县)。明初,州废县存,洪武10年以井研县入仁寿县,后复置,属成都府。历史变革之所以废置不定,究其原因,与地荒人稀有关。因此之故,明初以来一直是外来移民填充之区。

井研县城。

鉴于井研县与眉县是明初明玉珍旧部势力造反活动之区,且明玉珍的女婿吴正常在大夏政权覆灭后即隐居井研县,据此推断此区颇多湖广姓氏聚居,故清光绪《井研县志·氏族》称:“县人本贯多称麻城明洪武初入籍。”

明初以来自湖广麻城迁入井研的氏族甚多,光绪《井研县志·氏族》对境内各姓氏来源、迁蜀时间详加记载。

(未完待续)

(本文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区域文化整合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的历史解读与认同建构》的最终成果——陈世松等著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一书的部分内容编辑整理。如需详细了解,请到书店购买此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