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天怎么计算的?只有三伏吗?

 我让你依靠啊呃 2017-08-24

关于如何数伏的问题,只需遵照一句民谚即可解决,“夏至三庚便数伏”。我国历法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位初伏首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首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首日,总称为三伏。

使用干支纪历,包括年、月、日、时四项。“夏至三庚便数伏”只谈日,而不涉及年、月、时三项。所谓“庚”,即天干中的第七个。以2017年为例, 6月21日夏至为己(卯)日。次日即为一个庚日,6月22日(庚辰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2日(庚寅日);第三个庚日为7月12日(庚子日),即入伏之日。“庚”属“天干”,“天干”含10,所以循环一庚需十天。二庚、三更的时间是固定的都是十天,只有一庚的天数是不固定的。可以推知,夏至距离数伏,最少不会少于21天,最多不超过29天。这是由第一个庚日的日期所决定的。

只有三伏是肯定的,但并不是说伏天只有30天。问题主要出在中伏,中伏在有的年头只有10天,而有的年头是20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首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而末伏第一天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样一来,中伏有时是10天,有时就是20天。即在夏至日和立秋日中间,相隔大约四十五天中若出现四个庚日,则中伏就是10天,若有五个庚日出现,则中伏就是20天。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规定末伏必须始于“立秋”之后所造成的。故此有“秋后有一伏”之说。以2017年为例, 7月12日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第四庚为7月22日,第五庚为8月1日,此庚日在8月7日“立秋”之前,8月11日才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样一来,从7月12日初伏首日,到8月20日末伏末日,共计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