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探访江北区绿道示范段建设工地时发现,原本鲜有游人休憩的云湖,正在变成美丽的山间花园走廊。 驱车前往公有村的云湖水库,拐过一段乡间道路后,才到达绿道系统的一段施工现场。湖边蝉声阵阵,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整个云湖的全景,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这一段是云湖线,从公有村到南联村,共计1.8公里。”慈城镇农村发展局副局长金晶介绍,此段为江北区绿道系统建设一期工程中的一段,在现有交通道路的基础上,2017年将新建3段共计约3公里自行车道及其有关配套设施,分别为云湖线(南联村—公有村)、云湖至五婆湖连接线(沿东大河)、五婆湖至鄮湖连接线(五湖村—毛岙村),其中云湖线有约1公里为亲水栈桥。 了解到,为了增加休闲性,云湖线还设有两处发光路面。“发光路面我们在铺设道路时,添加了夜光石,这样石头白天吸收了日光,晚上就能发光,增添了一定的乐趣。”金晶表示,“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除此之外,绿道系统还拉近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原本公有村到南联村,需要7公里的车程,现在等我们的云湖线建立起来后,只需1.8公里,大大拉近了两村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往来。”他说,整个一期工程自2016年12月底开工,预计2017年12月完工。“当然机动车是不能驶入绿道系统的。” “绿道系统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绿道系统在旅游上只起到一个辅助角色,但其独特的功能,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品位,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