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garyhyz 2017-0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喻于声”、“方于貌”,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

从《诗经》以来,中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轼。这位文化巨人,在他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在苏轼的努力下,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将许多艺术技巧信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本文仅就苏轼对“比喻”技巧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精辟地指出:“他(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11]本文认为,苏诗文集中的“比喻”手法,有以下特点:

一、擅长“以人喻物”

苏轼目光辽阔,搜罗万象,他诗文中的比喻,无不新奇活泼、妥贴恰切。如:“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12];“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13];“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14];“重重似画,曲曲如屏”[15];“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16];“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17]。这些诗词均以比喻入之,令人眼花缭乱,拜服倾倒。运用比喻手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推陈出新,超越前人。传统诗词中多用物来比喻人,用人来喻物,并不多见,而苏轼却能将此法信手拈来。苏轼打破了历来诗词中比喻手法的传统窠臼,能够另辟蹊径,擅长“以人喻物”,这正是他对前人的一种突破和超越。

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8]。

这首诗中,苏轼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西湖的风景,秀丽婀娜,富有女性美,西施又是古代越国的美女,二者在秀丽这一点上是相似的。西湖有一“西”字,西施亦有一“西”字,这是第二点相似性。可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两点相似性上,而是继续生发。众所周知,西施只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轻施粉黛就已经美不胜收了,然而,等她住进吴宫,贵为王妃,浓妆艳抹之后,必然艳若天仙,又是一种风姿。那么西湖呢?阳光明媚的时候,是一种景色,阴雨连绵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景色。西湖的晴景和雨景,与西施的淡妆与浓妆,都很美丽。这又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相似性。苏轼正是抓住了多重的相似性,把西湖比作西子,使得此喻富有多重内涵,让人叹服。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犹如神来之笔,把西湖的妩媚秀丽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苏轼自己似乎对这一比喻也很满意,在别的诗中也有使用,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19]

再看下面这首:《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20]。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黄州定惠院小山上有一株海棠。海棠本产自西蜀,是一种名贵花朵。可是,此株海棠却生长在偏远的荒山上,混迹于杂草之间。当地人也不以为贵,真是明珠投暗。作者在诗中,将海棠比喻为一位漂泊天涯的佳人,海棠与佳人,都很美丽,这是第一层含义;全诗以海棠自比,诗人将海棠与自己的身世巧妙联系起来,同样背井离乡,同样被人冷落,怜海棠以自怜,这是第二层含义;当月下的海棠,被露水打湿,在寒风中发抖时,诗人感于此景,也留下了悲伤的泪水,这是第三层含义。这样,苏轼笔下的海棠,具有了深沉的情感内涵,低回绵邈,一往情深。

“以人喻物”的技巧运用,在苏轼文集中还有很多。又如,《澄迈驿通潮阁》:“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21]苏轼用人的一根发丝作为喻体,来比喻远处青山的一丝起伏的山影。看到山影,似是看到了家乡中原,表现出作者怀念中原,殷切思归的心情,何等新奇。又如《伏波将军庙碑》:“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22]《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一):“闻道山中食无肉,玉池清水自生肥。”[23]《天庆观乳泉赋》:“锵琼佩之落谷,滟玉池之生肥。”[2]将水中的泡沫,比喻成人身上的白肉,何等新巧。无怪乎胡仔看到上举的两组诗文,评论道:“皆两用之,其语倔奇,盖得意也。”[25]“以人喻物”的比喻技巧,到了苏轼手里,精警新奇,让人叹服。

二、善用博喻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生动地阐释博喻说:“在他(苏轼)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接一连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26]

请看下面这首《百步洪二首·其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27]。

这是苏轼最享盛誉的“博喻”杰作。诗中连用狡兔疾走、鹰隼猛落、骏马下坡、断弦离柱、羽箭脱手、飞电过隙、荷叶落珠七个比喻来形容一泻千里的水势,再加上第一句中的投梭,共用了八个比喻,可谓新鲜活泼,酣畅淋漓。而且,用来作比的兔、鹰、马、弦、箭、飞电、珠荷等事物,多为古代日常生活中所习见,更显见其形象之具体生动。这样作比,不仅具有时间、空间的立体感,而且新颖别致,表现力极强。无怪乎,赵翼说此四句“形容水流迅驶,连用七喻,实古所未有。”

又如《石鼓歌》: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箍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傍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辩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28]。

“石鼓”是我国传世的珍贵历史文物,它由大石块经人工修琢而成鼓形,四周刻凿文辞,记载、颂扬古代帝王田猎游宴等事,又称为“猎碣”。它对研究古代历史及典章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史料。这首诗中,苏轼在总述石鼓上文字,深感高峻有如蛟腾蛇走之后,首先,描绘石鼓文字由于多年经受风雨剥蚀和沙砾聚结,以致模糊隐约,大都“如瘢”(指疮疤)“如胝”(指厚皮)。其次,接着说,虽然字形弯曲模糊,犹能辨“跟肘”,以人的“脚跟”“臂肘”比喻字形的勾画横竖,这些当年刻字着力的地方还能约略辩认。再次,接下又说,字形的模糊好象明媚的月亮隐入云雾之中,朦朦胧胧;又象稻田里庄稼光秃而杂草丛生。经过这样的描述,以六种事物来连喻,静止而古老的石鼓文字,便仿佛被置于近前,栩栩如生。

《前赤壁赋》中有这样的描述:“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9]五个连用的比喻,把箫声描写得象哀怨又象眷恋,象哭泣又象低诉,扣人心弦。曲调终结之时,余音缭绕,若断若续,又宛如游丝,萦绕在耳。因而下文夸张为“使幽壑之潜蛟”起“舞”,“使孤舟之嫠妇”哭“泣”,更显逼真,让读者感染尤深。

三、比喻中蕴含哲理

巧妙的比喻在于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形象的、具体可感的、贴切生活的艺术形象。苏东坡对比喻的一大贡献,正在于他能在比喻意象中蕴含哲理,表达人生况味。

在苏轼笔下最蕴含深意的比喻意象,我认为当“飞鸿”莫属。早在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二十多岁,他与弟弟苏辙(字子由)第一次分手时,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30]。

人的处境,尤其是受到挫折,生活坎坷的处境往往是很复杂,难以表达的,而苏轼却能用绝妙的比喻,将这些复杂的情状表达出来。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足迹,可它并未放在心上,偶然相逢,又匆匆离去。用“飞鸿踏雪泥”,来比喻人生行踪不定,难以把握。后四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用自然道路暗喻人生道路之不平,以过去经历的事情来印证前四句比喻所说的道理。全诗都是围绕着人生道路的偶然性这一中心来写,精妙深刻。

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逢乌台诗案。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31]。

这是继雪泥鸿爪之后,苏轼又一次以鸿雁形象来寄托他的人生感悟。同年,苏轼又作《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词,仍以孤鸿为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32]

苏轼的一生,似乎总是在寻找精神的栖所,想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无限,“飞鸿”的形象,几乎成了他的象征,他像一只飘忽不定的飞鸿,在寻找人生的答案。应该说,直到“岭海时期”,经历了人世的许多沧桑,苏轼才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回归本心”。

苏轼的一生,从思想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黄州时期和岭海时期。早期的思想尚未成熟,没什么突出特色。黄州时期则基本上建立了“济世而又旷达”的人生观,而到了岭海时期,苏轼则到达了人格上的天地境界,这种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审美人生”。这种审美人生,大致的含义是: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提高到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的高度,真正树立起了通达洒脱的人生观,不再去管什么儒家、道家、佛家,只以心为本体,对生活进行情感体验,“回归本心”,以一颗赤裸裸的心来贴近生活,感悟生活,“生活本来如此,人生本来如此”。有了这种人生观,就会与天地万物游而不傲睨现实,穷通贵贱随缘生灭,而不撄于心,喜怒哀乐发乎情,而止乎意,“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苏轼晚年,最重要的一首诗,笔者觉得,当属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在比喻意象中蕴含哲理,也很突出。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33]。

第一句是说参星、斗星两星位置已改变,其实是指时间已进入夜深时分。第二句说西风苦雨为人所患苦,暗喻政局更易,时事变化。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终于盼来了晴天,盼来了自己政治境遇的改观。第三、四两句,写眼前海天景色,云散月明,上下本是澄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本来就是清白无辜的,暗喻自己心地光明无瑕。四句诗表面看来只是在写景,又都是在景中存在暗喻寄托。然而上乘之作,还应有言外之意。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语言明净,不会让读者直接觉得是用了典故。但仔细寻味,又“字字有来历”。《晋书·谢重传》载: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戏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34]“云散月明谁点缀”一句中的“点缀”一词,即来自谢重的议论和道子的戏语,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则与“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契合。这两句诗,境界开阔,意蕴深远,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和哲理的启迪,再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就更能让人多一层联想。王文诰说此诗:上句,“问章惇也”;下句,“公自谓也”。“问章惇也”意思是:你们那些“居心不净”的小人掌权,“滓秽太清”,弄得“苦雨终风”,天下怨愤。如今“云散月明”,还有谁“点缀”呢?“公自谓也”意思是:章惇之流“点缀”太空的“微云”既已散尽,天下终于“澄清”,强加于苏公的诬蔑之词也一扫而空。冤案一经昭雪,他这个被陷害的好人就又恢复了“澄清”的本来面目。于是,在宋、晋两个时代的意象叠加中,苏轼参加进古人的对话,说:恐怕不是谢重、苏轼,而恰恰是你当权者司马道子、章悖之流,“滓秽太清”,不过,没有关系,偌大的世界,有些许的“微云点缀”又何妨呢?“天容海色”的世界本源是澄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贴切,就可以丰富诗的内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这两句将比喻、用典熔为一炉,技巧高超。五、六两句继续用典,借《论语》和《庄子》中的典故,描写大海的波澜壮阔。七、八两句,直抒胸臆,收束全诗,表达了作者伟大的人生情怀:“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我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宠辱不惊,笑看风云的情怀,跃然纸上。全诗技巧纯熟,在比喻、用典的同时,蕴含哲理,在景色的描摹中,融入对人世沧桑的深切体验,是宋诗中的名篇,也体现了宋诗“重理趣”的艺术特征。

苏轼在比喻手法的运用方面超越了前人,有三大特色:一、擅长以人喻物。二、善用博喻。三、比喻中蕴含哲理。比喻手法到了苏轼的手里,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追慕的楷模。

参考文献:

[1][2][3]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p472,p31,p57.

[4]十三经注疏(全二册缩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p796.

[5]袁济喜,陈建农.文心雕龙品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p188.

[6][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p76,p72.

[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p28.

[9]张西平选注.温庭筠李煜词[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p206.

[10][15][32]唐玲玲.增订注释苏轼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p106,p126,p90.

[11][26]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p61,p61.

[12][13][14][16][17][18][19][20][21][22][23][24][27][28][29][30][31][33][宋]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p87,p61,p41,p80,p157,p79,p253,p169,p529,p629,p100,p546,p149,p44,p268,p38,p180,p530.

[25][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东坡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2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