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进入尾声,眼看国庆长假马上又来了,不少朋友在计划着十一旅行。当他们在无数目的地里纠结时,我已经有了唯一的答案,西藏拉萨。 《冈仁波齐》里一群身份不同的人怀揣着各自的希望,默默走着去拉萨的朝圣之路。还有多年前的电影《转山》,台湾青年从丽江,骑行滇藏线,去往拉萨。它们都吸引着我,去往那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 下一次旅行,我要去西藏,去看看那里的雪山青草,去感受高原上的烈日微风,去走一走无数人向往的朝圣之路。 很巧,那个打造了松赞系列酒店的白玛多吉,要把酒店开到拉萨了,他把布达拉宫收进窗内,等着大家(我)去看一看~ 芍药姑娘 Vol.451 x 回到拉萨 认识白玛多吉,是因为香格里拉,因为松赞,他是松赞系列酒店的创始人。 18年前,在「小布达拉宫」的隔壁,他把自己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一个藏式的客栈——松赞绿谷。 松赞林寺,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 从这里出发,在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三江并流的交汇处,慢慢地有了其它酒店。 金沙江畔的松赞奔子栏、滇金丝猴故乡的松赞塔城、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夹峙的松赞梅里,和澜沧江畔、碧罗雪山脚下的松赞茨中。 松赞环线包含的六家酒店:松赞香格里拉[绿谷]、松赞奔子栏、松赞梅里、松赞茨中、松赞塔城和松赞香格里拉林卡 这次,白玛多吉把酒店建在了西藏拉萨。 以丽江为起点,横跨香格里拉,以拉萨为终点的滇藏线,这是松赞的朝圣之路。 ▽ ▽ ▽ 沿路而来,没见着香客人流,没听到佛音诵经,拉萨河南岸的慈觉林村安静极了。把酒店建在这里?我忍不住发问。 「为什么不建在拉萨城里?」 男神白玛多吉没说话,只是领我来到阳台。 因为地势偏高,整座拉萨城变成我阳台上的风景,山峦云海间,布达拉宫清晰可见。入夜后,华灯初上的城市比星星还要璀璨。 如果风景有鄙视链的话,多年来,拉萨始终站在顶端。 这里的云叫你看不厌,笼罩着此起彼伏的山线,变幻莫测; 名副其实的日光之城,那穿透植被的阳光,是明亮,也是信仰;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桑耶寺,每日迎来往复的信徒,把这座历史古老、离天堂很近的城市,变成亿万人心中的圣城。 「真正的风景应该被看见。」男神娓娓道来。若是住在城里,哪能既望见壮观的景色,又享有一方净土呢? ▽ ▽ ▽ 我是白玛多吉,松赞系列酒店创始人。 很多人知道我,因为香格里拉,因为松赞。 走过许多地方,我仍旧认为,家乡是最美的。2000年以前,中甸还不叫香格里拉,后来,它成了世人心中的日月。 1999年,我从央视辞职,回到家乡香格里拉。 2001年,从第一座用自家老房子改造成的藏式客栈「松赞绿谷」开始,我花了足足十七年时间,让松赞在中国精品旅游酒店里,成为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松赞 · 奔子栏 98%的员工来自当地农村;客房单价过千且好评率超高;美国CNN将其列入中国风景最好的9家酒店;英国皇室安德鲁王子曾专程跑来在松赞林卡下榻...... 松赞 · 绿谷 很多人都好奇:你到底花了多少钱宣传,怎么能吸引到这么多名人来松赞? 其实,我没有做过任何宣传,只是拿出「有人来做客」的态度,为远方的来客做一个家。 松赞·塔城 只要把窗户打开,山林、蓝天,云朵和风,就会毫无保留走到你身边。 一年又一年,我在香格里拉,布下了松赞的六个点,形成一条旅游环线。 如同古时候的驿站,一个个驿站首尾相连,不同的驿站有着不同的,极致风景。更能试图去寻找到通向乌托邦——香巴拉王国的「地之肚脐」,抵达每个人心中的香格里拉。 而在我心中,这个通往香巴拉的路径,一定少不了拉萨。 布达拉宫 在西藏的文化里,有一个遥远的国度,叫做香巴拉,传说那里没有痛苦和欲望,战争和瘟疫,通过地之肚脐的通道可以自由进出。 我做松赞,就是希望成就一个通往香巴拉的路径。 每一个小小的山居,连接起来,能离香巴拉更近一些,最终成为一个分享藏族文化的平台。 而拉萨所承接的浓重的藏族文化,让我觉得它是通往香巴拉的路径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点。 大昭寺 其实,松赞拉萨一直在计划之中,那颗种子可能在我93年第一次到拉萨时,便埋下了。 每次去拉萨,只要有空闲就会跑去八角街,沉醉在那种由古老的建筑机理、虔诚的香客人流、各种老物件的摊点、燃烧的松柏枝和酥油灯混杂的一种熟悉的味道。 斜射在石板路上阳光、时隐时现在大昭寺上空的彩虹和大昭寺里一尊尊精美的造像,等等这一切构成的时空里。 去年冬天,我的第一家非藏式酒店——松赞丽江林卡,在开始吧上线众筹,这也是第一次,寻找有相同梦想的伙伴。 10分钟1600万,30分钟2100万,338人认筹,共计3936万。 而这一次,我带着心中的信仰,松赞拉萨曲吉林卡,想以松赞的名义,带你重走拉萨。 ▽ ▽ ▽ 如今的拉萨已然成为现代化都市,想要承袭松赞一贯的选址风格,一开始是有难度的。 近十年的探索和等待,我转遍了拉萨城每一个有意思的角落,多少次寻访八廓街有味道的院子,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从松赞拉萨的窗口望出去,和布达拉宫交相辉映。 直到,我将目光从古城里移出,找到了现在这个离拉萨城市有点距离、非常安静、却拥有很好的布达拉宫景观的地方。 据说这是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行的工匠、手工艺人驻扎的地方,所以也有一点点历史韵味。同时这在拉萨河南岸,是拉萨本地人过林卡的好地方。 从定好选址到开业共花了23个月,我将一栋栋高低错落的藏式建筑,装进这片漂亮的山谷里,面对拉萨城和布达拉宫。 你会发现,这些建筑很有意思,不同于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我采用了传统工艺的石砌墙体建造。 最早我们站在这块空地上,身旁几块荒废的农田,远处是布达拉宫,附近连路都没有。 建好的松赞拉萨,考究的石墙和木建筑完美搭配,那抹深红、靛蓝,在远山天空映衬下煞是好看。 从设计规划开始,都是我亲自在负责。 记得最早时,我们和团队的伙伴们一起站在这块空地上:几块荒废的农田,远处是布达拉宫,附近连路都没有。 我就带着他们到处捡石头,然后用石头堆砌,来推理松赞拉萨的建筑形态。 参考建筑 木建筑和外墙的处理都充分借鉴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宫廷建筑的模式。 整个松赞拉萨建筑过程中,请了两位主要的建筑专家,一位大石匠、一位大木匠,都是曾经负责布达拉宫等古建筑修复的专家。 主楼大门 这是松赞18年以来最好的酒店。仅此一句,就够了。 ▽ ▽ ▽ 背靠山谷,面向拉萨河,遥望布达拉宫,松赞拉萨酒店的位置还是一如既往被放在了架摄像机的位置上。 从南向高处进入松赞拉萨,首先是主楼,一栋地上三层地下两层的藏式建筑。 从窗户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 主楼挑高3层,进入一楼的大堂时, 听到舒心的梵音,闻见静心香气, 抬头望见那恢弘的玻璃屋顶, 让你不会错过拉萨的每一缕阳光和白云。 所有的灯具都是从土耳其采购回来, 松木的柱子,黑胡桃木的茶几,梨花木的边桌, 配上藏式的窗框和手工地藏毯、真皮沙发, 一切都那么美好。 多年来,我收藏了许多珍贵古代艺术品, 从藏族佛像、手工臧毯、铜器到汉族的丝绸, 还有近100件珍贵的精品从未和世人见面。 如今,我都把他们放进了酒店主楼里, 等待你来发现、驻足欣赏。 主楼的二楼是酒店的餐厅, 这里供应着应季最美味的藏餐、西餐, 周末还有自助餐,都是对外开放的。 我们即将推出的「拉萨时光」下午茶, 不但能品味美食,还有欣赏藏族的传统表演。 除了主楼外,从2栋到9栋,呈三角形散开的建筑,就是酒店的客房。 从每一栋楼所在的位置都可以很好的看到布达拉宫,互不遮挡。 这一次,我打破了传统,不管是大床房还是双床标间,不管是高级房还是豪华房,我都采用了套房的模式,让每一位住客都拥有超大的客厅,和南北通透的格局。 我把客厅的沙发改成了榻, 可以盘腿而坐,睡一个大人也没问题。 传统工艺粉饰的墙体,有的明黄有的驼色, 配上朱红、藏蓝、墨绿的窗帘、布艺, 也不会让人眼花缭乱。 房间里的每一个柱子给人以安全感, 柱子、墙壁、桌椅,各种自然的机理, 值得你自己抚摸和欣赏。 豪华房里还有无所不能吧台, 从咖啡到英式茶,任你自选。 期待你打开每一扇柜门, 发现我们为你准备的小秘密。 当你看见松赞精致的黄铜洗手盆, 就会亲切地说不出话来。 我们还给浴缸包上了红铜, 上面的纹路都是手工匠人们打磨出来的, 配上松赞手工的洗浴用品, 最享受的每晚在这里度过。 此外,从房间到公共区域,此次松赞拉萨所使用的的很多纺织品,都是与西藏本土纺织手工艺品牌「曲吉」联合打造的。 哦对了,你在院子里看到开得明媚的鲜花,是我从香格里拉家乡带过来的种子,是拉萨松赞明亮的一抹颜色。 拉萨本地老人们来到拉萨曲吉林卡会激动地说:「有点像小时候走在八廓街的感觉。」 我想这就是我要的感觉,完全融入当地文化,也给到远方的客人一个在拉萨的家。 ▽ ▽ ▽ 「拉萨」在藏语里是「佛土」的意思,每一个笃信佛教的藏族人一生最渴望的就是能去趟拉萨朝拜。 而对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来说拉萨就是秘境,永远看不穿、读不懂。 我相信透过松赞大家一定能在这个世界之颠的圣城,感受到人和人之间不同的亲近和温暖,并透过一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生命。 而这也是我做松赞的初心,给到大家一个路径去寻找内心更真实的香巴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