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人的前车之鉴——QS工作五年后忆往昔

 树悲风 2017-08-24

字数3500阅读时间6分钟


“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你过去的经验造就现在的你。

by洪兰博士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本人2013年毕业后就职于国内某前10的咨询公司,期间负责一个30万平米房开项目的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工作,本文为事后总结该项目成本控制中容易忽视的内容。

将经历通过文字化梳理,形成经验,就这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在内陆磨练几年后,2016年到香港读硕士,同时继续从事QS工作。这不仅是我个人财富,还可分享给后进新人学习和交流。

忆往昔,这段项目成本的经历格外珍贵。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对造价新人有所帮助和启发。下面分享我当时在该项目的成本管控中进行变更测算、现场收方这两项工作的总结。

>>>>

变更测算

作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受托方,在项目上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变更测算(合同内无单价或类似单价的项目)。变更测算一般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并分别形成变更单、任务单、技术核定单。

(1)设计方发出的设计变更;

(2)甲方现场工程师发出的新增工作任务;

(3)施工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所采取的合理的施工措施(如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措施等),进行的核准确定。

按正常流程,收到单据后,项目成本部应该对单据进行费用测算,甲方再根据测算金额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允许实施单据的内容。但实际上委托方的测算流程并没有发挥判定的作用,而只是作为一个知晓实施项目相应费用的流程,与其说是测算,不如说是核算。原本很重要的一个成本管控的流程,没有起到该有的效果,成本测算和现场实施两个过程严重脱节,这也是委托方的项目成本部弱势的一个方面。但是局面已定,作受委托的咨询公司,只能在有限的权限内将事情做到极致。

变更测算工作如何做到极致,需要在测算前、测算时、测算后这三个时间点下功夫:

01

测算前

测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单据所述内容是否准确。因此,在测算前,针对单据所述内容,与现场工程师进行沟通。对描述不清晰的地方进行确认,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才能把一份测算做的细致,逻辑上才能够形成闭环,避免漏项。

02

测算时

测算时要注意两方面因素:

(1)客观的材料耗量和材料价格。材料的耗量可以通过图纸计算并结合现场实施的情况来确定,但此算量没有考虑到损耗,可以将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单价分析表进行分析损耗率,以确定项目的相应材料的损耗水平;材料价格可以通过委托方的材料部门以主动认价的方式来确认;涉及到的取费费率可在合同中找到。

(2)客观的施工费水平,即人工和机械的价格水平。难度最大的就是对于施工费的确认,我在参与过控的初期,认为确定施工费难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但后期积累一些经验后,在与甲方的成本经理沟通时发现,对于经验丰富的他们来说,施工费也是难以把握的。我自己的方法是到现场去找工人交流,了解他们关于测算项目的施工效率以及人工费水平(工人拿到手上的工资是最真实的人工费水平),了解到这个程度,测算才会相对准确。

03

测算后

测算后要注意这两个工作:

(1)测算完成本后,还要比对目标成本看是否有超。如超,要及时向甲方预警,采取措施。根据委托方的流程和要求,需要对相应测算签署审批意见,意见中的“指标”指的是目标成本口径内还是口径外,如果是口径内那么就为“有指标”,如果是口径外就为“无指标”,指标可控与否就是指是否超过目标成本。但如果不是委托方出钱的变更,则不需要写有无指标,直接记变更为签证互扣。

(2)当变更项目实施完成之后,应办理一单一结。即一张单据办理一个结算,这样的好处在于办理最终结算时,不需要单独对以前的单据进行重新审核,节约时间。

在办理一单一结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逻辑上不要重复。在做一单一结的时候,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严格的比对所办理的一单一结和已经定稿的总价形成的内容有没有交叉,一旦有交叉,就要将已计入原总价形成的内容所涉及的费用扣出来,以保证一单一结的金额不重复。

②核实单据完成情况。应与现场工程师充分沟通,需要核实隐蔽工程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实施。以防施工单位就某些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影响工程品质的环节和做法进行偷工减料。工程师在相应单据上签署现场实施完成情况,最大限度保证一单一结的真实性。

③判断是否应一单一结。在竣工图中能够反映和体现出来的内容锁对应的单据,就不需要单独办理一单一结,对于不能反映到竣工图上的工作内容,类似敲墙和建渣清运这类只能通过一单一结举证的就是必须办理一单一结的单据。

④及时更新台账。在办理一单一结的过程中,当线上的变更在相应一单一结被审批通过之后,会存在申报金额与变更金额不符的情况,这个时候要及时跟踪、清理类似变更单线下台账,保证线下线上金额吻合,避免对于是否需要签订补充协议造成误判。

工程部和成本部日常处理问题的思路和出发点有很大不同,工程部更多的会从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者一个工序的真实性上来判断该工序是否会发生,而成本部是从价格的合理性上来判断一个分部分项或者一个工序该不该发生。因此,成本部需及时跟进现场施工进度,对于成本风险点提前介入。

下面,用案例说明跟进现场情况的重要性。

案例土方单位大开挖移交工作面给总包单位,再由总包单位挖基坑和基槽,挖至设计标高后要进行验槽工作,验槽发现设计标高持力层强度不够,存在砂层,需要继续向下开挖,并换填混凝土。于是总包单位提出两项费用补偿:

1、基槽基坑开挖后存在二次人工捡底的费用;

2、在非基坑位置,即土方单位移交的经过总包做第一次捡底后的平面(做抗水板位置),由于需要进出挖机对基坑基槽进行挖方,挖机通过的位置所以要算二次捡底的费用;

对于人工捡底费用,从成本的角度,也就是计价的角度来评判。

1、基坑基槽位置,通过看合同,发现人工捡底和挖基础土方都是按体积进行计算,只需通过收方确认挖土工程量和人工捡底工程量,按合同单价计价即可。

2、非基坑基槽位置,就完全不存在人工捡底的费用,因为非基坑基槽位置在第一次人工捡底时就已经达到设计标高,不存在二次捡底,而施工单位之所以提出这部分费用,是因为他们把捡底当作一个工序,认为由于机械进出使场地被扰动,那就该进行场地处理,提出捡底的费用,而成本通过计算规则来封堵他们的这一请求。

关于乙方提出的换填砼,先判断是否需要换填:对于承受竖向结构荷载的独立基础的基坑,以及伐板的基坑,都必须进行换填,否则可能会出现沉陷;而抗水板是不承受剪力墙荷载的厚度比伐板小的板式构件,只有自身荷载和动荷载的,抗水板位置如果有砂层,不需要混凝土换填,只需要用卵石把砂面夯实即可。

>>>>

现场收方

现场的收方虽然是一个很平常的工作环节,很多人也有要严格把控现场收方过程的意识,经历几次后,我发现细微到收方单上所填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收方单的内容填写的不全面、不完善,现场的过程把控的再好,在后期须依照收方单办理结算的时候也会出现障碍:很容易就出现当时收方清楚,事后结算模糊的情况。

解决方案:在参与收方之前,熟悉合同工作内容、合同单价与项目特征,以保证在收方单上书写的内容能够足作为结算提依据,最大程度的提高收方单的利用率。

对于结算收方,要事前多思考事后多总结,个人习惯是将待结算项目先自行研究,再和工程师进行核实。防火门的收方为例,四个注意点分别是材质、等级、工程量、综合单价。

01

材质

防火门总共有以下几类:普通钢制防火门、带防火玻璃的钢制防火门、普通木质防火门、免漆木质防火门四类,单从代号上无法进行区分,如图: 

防火门代号一样、单价不同,木质防火门从代号和项目特征上来看,虽然等级为丙的都是普通防火门,其余等级为面漆防火门。为方便我们后期审起来清晰,与施工单位约定G为普通钢制防火门,GB为钢制带玻璃防火门,P为普通木质防火门,M为免漆木质防火门,收方时在原有代号中加个括号写清楚,见下图:

 (钢制和普通木质的颜色上有点相似,但一敲就知道材质不同)

02

等级


项目中合同里防火门的等级,除普通木质防火门都是丙级外,其余防火门都有甲乙之分,而且存在同规格但不同等级的情况。

 所以钢制和免漆木质防火门就需要收方的时候在现场要看铭牌,如果名牌写清楚是什么等级就按铭牌写的,没写就按乙级。铭牌如图:

03

工程量


首先是要熟读合同里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04

综合单价

合同中的防火锁和闭门器有单独的合同清单和单价,但不能因为有清单项目和单价就闷着头去收方,从综合单价分析表中可以看出这部分费用是已经含在综合单价里,这两项不能单独收方计算。 

所以只有这样把每一个风险点、细节都考虑充分,把容易忽略的地方先弄明白弄清楚才有法保证收方的质量,从而保证结算的准确性。 

总结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一个项目、不同的QS也会有不同的“经验总结”,更不说不同项目,不同成本岗位所接触到的问题的更是五花八门。

但作为成本人,成本意识是相通的。初入职场的成本新人更是要先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既要有对成本风险点的预判能力,又要在工作中谨言慎行,防微杜渐,对影响成本的因素多下功夫研究。

未来,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作者:任柯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