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漠有颂歌,一定有新疆警察用忠诚烙下的诗行;如果说历史有丰碑,一定有新疆警察用青春镌刻的志铭!2011年,为确保首府周边平安,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启动了环乌护城河勤务查控体系,责任明确:严防死守、坚决打击!而接此重任的正是特警五支队。也正是从那时起,首府各检查站竖起了一面光鲜亮丽的大旗:首府特警、第一岗亭!今天,让我们走近头屯河检查站,感受特警们带给我们的感动。 应急处突演练 斗 酷 暑 6年多来,驻守头屯河检查站的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五支队的特警们始终按照上级要求,坚守岗位,落实日常工作。 新疆的夏天干燥炎热,高速路上更是酷暑难耐,然而执勤特警必须身穿防护服、头戴钢盔,手握钢枪,负重达20公斤以上。在高温的炙烤下,特警们不到1分钟就已汗流浃背。休息时把靴子脱下,袜子都湿得可以拧出水来!由于戎装厚重,汗液无法排出,特警们浑身都起了热痱子,钻心得痛痒。但即便这样,没有一个特警喊过苦,叫过累! 一个个犯罪嫌疑人的堵截移交,一把把管制物品的收缴登记,一项项便民利民举措的施行,都是特警辛勤工作的见证。因为执勤、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头屯河检查站做到了零投诉、零事故,连续2年荣立集体三等功,2016年更是荣立集体二等功! “虽然苦,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这使我们的职责与使命。感觉累了,就彼此搀扶,撸起袖子,一往无前!”特警们彼此勉励。 驻守检查站 怀 愧 疚 特警五支队一大队特战中队指导员丁永宁今年29岁,皮肤黝黑,一脸刚毅。 年少时,丁永宁曾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弟子培训班习武3年,后入伍历练,复员后又光荣地考入特警队。这些年,与战友共同坚守公安检查站的丁永宁已成长为一名带队伍、抓训练的好手。 去年6月23日,一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般砸在了丁永宁的身上——他的父亲由于车祸导致颅内创伤性出血,经过两次开颅手术才挽回性命。站在手术室外,很少顾家的丁永宁满心内疚。医生告诉他,他的父亲已无法生活自理。是照顾父亲,还是继续工作?丁永宁犹豫了。就在此时,他的哥哥抓住他的肩膀说:“记住,你是家里的希望!是我们的骄傲!作为人民警察,你绝不能退缩!父亲不愿也不会看到你天天守在他面前。我已向单位请辞,家里,你不用操心!”兄长的一席话,让他泪流满面。 战 病 魔 常年坚守头屯河检查站的特警黄龙,在战友们的眼中是一个风趣幽默、扎实肯干的小伙儿,但谁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只有28岁的阳光大男孩,在2014年被查出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 那时,中国-亚欧博览会召开在即,全体民警坚守岗位,黄龙住院做了手术后,休息了10天就悄悄返回单位,隐瞒病情并主动参与勤务!支队、大队领导得知情况后,多次劝他要注意身体,可他笑着说:“手术很成功,恢复也很好,请领导放心。”然而次年11月25日,黄龙病情再次复发,不得不再次入院进行手术。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他:“小伙子,你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多休息,定期复查。再有下一次你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然而,离开医院的黄龙又回到检查站工作起来。 战友们问黄龙:“得这病,你怕吗?” 黄龙笑了笑,说:“怕!不过我怕的是以后没机会和你们并肩战斗。” 苦与涩的交织,淡然面对;血与泪的纠缠,一笑了之。这,就是新疆特警,坚守在关卡要塞上的“天山雄鹰”!他们是维稳战线上的一把钢刀,是钢刀上的利刃,无所畏惧,直面生死,用青春和热血铸就起人民公安不朽的忠诚! 作者:白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