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首届双福(福永福海)海鲜美食文化节隆重推广“双福三珍”

 369蓝田书院 2017-08-24

一场海鲜盛宴即将在宝安热闹开启。8月25日—29日,宝安区首届“双福海鲜美食文化节”将在位于福海的渔人码头美食文化广场举行。

双福海鲜跟深圳东部的海鲜不同,它属于江口(珠江口)海鲜。因为这里咸淡水交汇,浮游生物众多,饵料丰富,所出产的鱼类肥美生猛,味道鲜美。此次海鲜美食文化节,当地推出了特色海鲜:黄油蟹、基围虾、乌头鱼为“双福三珍”,作为双福江口海鲜的三张闪亮名片。

双福三珍之黄油蟹

黄油蟹顾名思义,是体内膏汁象黄油一样遍布全身的蟹。

据摊贩介绍:它的关节都是黄色的,关节一折,流出的汁象花生油。

黄油蟹是青蟹的一种,产在咸淡水交汇的珠江口一带。

青蟹咋变成黄油蟹的呢?原来,青蟹产卵时喜欢趁涨潮时爬到浅滩淤泥。但退潮时,浅滩淤泥被八九月的太阳猛烈炙烤,那真叫一个热呀!被蒸桑拿的膏蟹,实在受不了,体内的红色的蟹膏化为流汁,散布在全身。由此被蜕变为黄油蟹。

这种蟹,味道十分鲜美。黄油蟹以福永福海最为上品。这是香港美食家们十年前的发现,他们称双福黄油蟹为”百蟹之王”、蟹中黄金。

据摊贩介绍:黄油蟹价格是普通膏蟹的6-10倍。

为什么黄油蟹这么贵,理由有三:一是黄油蟹味道非常鲜美。二是这种黄油蟹十分稀有,每100只母青蟹中只能产个二三只。三是十分骄贵。捕捞上来后,它只能存活几天,且爪子不能有任何折损。

厨师在加工之前,先要把它用冰镇冻晕。放冰块时还要按压着它,怕它乱动。

想吃黄油蟹,要趁早。因为双福黄油蟹全年产量不过10万只。

双福三珍之乌头鱼

深圳乌头鱼盛产于主要珠江口合澜海域的咸淡水交汇处,尤以福永、福海的双福乌头鱼最为著名。

乌头鱼,头黑身白,学名鲻鱼,体形修长,鱼身呈圆,匀称,鳞细薄,有银质感,喜咸淡水生活,种苗是在海中自然孵化,可在咸淡水鱼塘放养。

也就是说,乌头鱼既在海水生长,也在基围中生长。过去老福永片区所产的乌头鱼是主要创汇水产品,且上了广东名优特产榜。

近年来,由于休鱼政策,海中的乌头鱼产量增加。我们驾船在海上行驶,一些乌头鱼受到惊吓,纷纷在船舷周围跳跃。看得出此鱼十分生猛。

在今年休鱼期之后,出海归来的渔船上,每艘都有好几十斤的乌头鱼收获。大的有四五斤。

乌头鱼也适合在基围中与其它水产品混合养殖。

我们看到福永福海的基围鱼塘,一般每口塘在百亩左右,给了这些乌头鱼足够的活动空间,所以这里的乌头鱼跟海产乌头鱼的生猛程度相差无几。

乌头鱼全身只有一条脊骨,肉多骨少。

其鱼肉肥润,鲜味如鸡肉。福永福海乌头鱼,以柠檬清蒸,味道别具一格。如果用来焗,焗后不会干身,就恰到好处。

“明炉鲻鱼”更是酒楼一道名菜。

双福三珍之基围虾

基围虾学名叫刀额新对虾,又称麻虾。由于它壳薄体肥、肉质鲜嫩,无论是白酌、生吃,还是炸吃,都胜于中国对虾,是虾中的佼佼者。

这种虾,原产在珠江口宝安一带。这里咸淡水交汇处,富含腐殖成分,水中浮游生物多,是鱼虾生长的好地方。

这种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为何又被称为基围虾呢?

原来,人们发现这种虾喜欢生活在浅海盐分较低的泥沙里,涨潮时会爬到平缓的堤围里。

于是渔民想了一个办法,造基围来围住这些海虾。也就是在沿岸的沼泽地带挖塘,在四周合围起长方形的路基和堤坝,来养殖虾、蟹。

其养殖的方法大致是:在基围向海的一面,设有水闸,潮涨时拉起闸,虾苗随海水流入基围。放下闸,堵塞了出口,虾苗不能流出大海,困在基围中生长。隔一段时间,渔民便给基围里换一些活水,保证其水质富含供虾苗食用的浮游生物。虾儿长大,渔民趁水退时在闸口置一渔网,虾儿便投进网中。

这种养虾技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传到香港。“基围虾”最早被香港人叫开。

现在香港米埔一带还专门建有基围文化的保护区,供市民了解基围虾养殖过程。基围虾也成为基围文化的代表。

其实基围虾正宗产地是现在的双福一带。据了解,福海街道也拟打造基围文化的保护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