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时候的圣旨都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吗?

 激扬文字 2017-08-24

在很多的历史剧中,只要是圣旨,就必然会有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这八个字。难道说,历朝历代皇帝的想法都是如此一致吗 ? 其实不然,在真正的历史上,圣旨用这八个字做开场白,是在明代以后,之前圣旨的开头可是五花八门的。

' 皇帝 ' 这个词是秦始皇发明的,在他之前,没有人称自己为皇帝,所以自然不可能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君的命令都被称作 ' 命 '、' 令 '、' 政 ',并没有特定的格式。秦始皇统一六国,称皇帝,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此后,' 诏曰 ' 就出现在帝王文书中,表明这是皇帝的指令。

' 奉天承运 ' 出现的就比较晚了,这是朱元璋开创的,而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的圣旨开头是有区别的。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 ' 门下 ' 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 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 门下,天下之本…… ' 也有用 ' 朕绍膺骏命 '' 朕膺昊天之春命 ' 等词作开头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 语多用 '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 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 ' 正统 '。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 '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 皇帝圣旨…… '

那么,到了朱元璋,为何要在圣旨中用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呢 ? 朱元璋认为自己推翻元朝是顺应天意,所以非常喜欢用 ' 奉天 ' 这个词,动不动就跟别人说什么 ' 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并且把南京改名为 ' 应天府 ',把皇宫中最大的大殿取名 ' 奉天殿 ',反正就是变着法的证明自己是天子,当皇上理所应当。后来,这种情况还发展到了圣旨中,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御制记梦》一文,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梦见天宫,见到了 ' 道法三清 '。至此,朱元璋开始自称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 ' 开场白 ' 了。

之后的清朝承袭明制,圣旨也用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开头,想要表明自己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其实这都是封建时代皇帝用受命于天的说法来统治天下的手段,到了 1912 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式的诏书也就终结了。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 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hudong_baike)

大家都在看↓↓↓

在中国古代 从牢里捞个死囚要花多少钱?

因拜龙求雨不管用而加封龙王 龙王家族庞大但孩儿总受欺负

横扫西亚的蒙古骑兵阴沟翻船 这一战竟以惨败收场

他窃取 ' 第一明君 ' 的江山 出于愧疚给明君后人封地、免死金牌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