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皇宫建筑配有“御医” 定期体检免不了

 激扬文字 2017-08-24

新房要装修,老房子一段时间过后也要翻新重新装修,说起装修是多少家庭的噩梦,更别提修缮皇宫建筑了。在古代,是如何对故宫建筑进行诊断,又因为哪些原因而需要修缮甚至重建呢 ?

配图

宫里建筑有 ' 御医 '

传说在尧舜时代,有一位名叫 ' 倕 ' 的巧匠任 ' 宗工 ' 一职,不仅擅长制作弓、耒、耜器具,还发明了画圆、画方的工具及水准和绳墨用以量平直,给匠人以规范,为建筑及修缮房屋提供便利。

之后商周设 ' 司空 '、秦国设 ' 将作少府 ' 负责修缮宫殿。汉承秦制,但略调整,将 ' 将作少府 ' 改为 ' 将作大匠 ',之后 ' 将作大匠 ' 之称呼一直沿用到明代。

对建筑进行定期 ' 体检 '

对于故宫建筑的 ' 健康 ' 问题,' 御医 ' 的基本态度是:' 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 '。所以说修缮是经常性的,基本每 3 年左右整体修缮一次,通过这种办法来保持建筑的良好状态。5 年更换一次揭瓦檐头,更换椽望。大中型建筑的修缮,比如新建的宫殿,或者拆修后新建的宫殿,基本上 10 年会整修一次。这是故宫的大规模 ' 体检 '。

特别重要的宫殿定期 ' 体检 ' 更加严格。比如故宫三大殿 (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连每年秋后拔除荒草,都要钦天监选择吉日后,才能由营缮司派遣工匠去办理。

火灾是最大的噩梦

除了常规对故宫建筑 ' 体检 ',或者按皇帝个人想法对宫殿进行修缮,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因天灾人祸,不得不对建筑进行修缮。这种修缮常常意味着对建筑进行一场 ' 大手术 ' 比如,火灾就是一个最大的噩梦。

以乾清宫为例。乾清宫曾是明代 14 个皇帝和清代顺治、康熙两个皇帝的寝宫。而且也是历朝皇帝临朝听政、召对臣工、举行内廷典礼、接见外国使臣以及批阅奏章的场所,政治地位非同一般。然而历史上,乾清宫在明代 3 次 ( 永乐二十年,即 1422 年 ; 正德九年,即 1514 年 ; 万历二十四年,即 1596 年 ) 毁于大火。清代乾清宫火灾虽仅有 1 次,但仍损失惨重。

(全文完)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下载百科解密 APP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hudong_baike)

大家都在看↓↓↓

金庸小说中表哥都是负心汉 竟是影射其表哥徐志摩!

袁世凯是如何管理他的一妻九妾 消除妻妾间嫉妒的

二战中日本用过的自杀式武器装备

此人太无耻 为夺诗杀外甥 作诗巴结武则天 想做男宠可惜有隐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