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钱币之家 2017-08-25

劫后遗珍(二十八)——

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铸有“宣和元宝”、“宣和通宝”两种钱文的钱币。从总体上看,“宣和元宝”钱大多比较稀少,“宣和通宝”钱常见品种多一些。

    但从近些年的集藏实践看,“宣和通宝”也不乏珍品。有些品种还突破了泉家对“宣和通宝”钱的旧有认识。比如,过去认为除一种楷书旋读钱币(图三、图四)外,“宣和通宝”均为对读钱,但笔者的藏品中已加入一枚行书旋读小平钱(图七),此钱生坑硬锈为真品无疑。再如,旧识认为“宣和”钱只有楷、隶、篆三种书体,但笔者收集到的“宣和通宝”钱不但有前面所说行书小平钱(图七),还有行书折二钱铜、铅各一枚(图九、图十)。另如,过去认为“宣和通宝”只有小平和折二钱,可是笔者不但集有宣和通宝白铜隶书折三大样钱(图十二),而且还集有宣和通宝瘦金书背陕铜、铅一对(图十三、十四)、宣和通宝隶书(图十五)三枚折五型钱。除了打破常规的钱币外,还有一些前所未见的钱币。如:图五所示宣和通宝银质篆书小样钱;图六所示宣和通宝篆书钱;图十一所示宣和通宝楷书折二钱等。特别是图六所示宣和通宝篆书钱十分奇特,“宣”字似一条游龙被困在天地之间,笔者称之为“困龙宣”。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犯宋,徽宗在情势危急之下将皇位传给了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困汴京并攻破城池,徽钦二帝都成了真正的“困龙”。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一、宣和通宝(白铜),篆书样钱,直径24.8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二、宣和通宝(青铜),隶书大字圆贝宝,直径24.5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三、宣和通宝(青铜),楷书旋读,直径23.5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四、宣和通宝(银),楷书旋读,直径22.8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五、宣和通宝(银),篆书小样,直径18.0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六、宣和通宝(青铜),篆书困龙宣,直径23.8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七、宣和通宝(青铜),行书旋读,直径25.0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八、宣和通宝(白铜),瘦金书背陕、铁母,直径24.9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背陕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九、宣和通宝(青铜),宽缘行书折二,直径28.0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十、宣和通宝(铅),宽缘行书折二,直径28.2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十一、宣和通宝(青铜),楷书折二,直径28.2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图十二、宣和通宝(白铜),隶书折三大样,直径32.8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十三、宣和通宝(青铜),瘦金书背陕、折五,直径36.4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背陕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十四、宣和通宝(铅),瘦金书背陕、折五,直径36.4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背陕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十五、宣和通宝(青铜),隶书折五,直径38.3mm。


劫后遗珍(二十八)——宣和铸通宝,珍品亦不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