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妈妈喂奶时被6岁男孩拍照,孩子小不懂事?

 小确幸yin 2017-08-25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今天的话题从一篇新闻说起。

这几天长沙有一个妈妈,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在社区医院打疫苗,打完后女儿哭闹着,她就在留观室进行哺乳,安抚孩子。

可就在哺乳期间,一名6岁左右的小男孩突然冲了进来,直接拿起手机对着年轻妈妈拍照。

而且连续拍了好几张,然后转身就跑。

她当时不知道男孩拍照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也担心对方把自己哺乳的照片泄露出去,便一边喝止男孩不能拍,同时让一旁的婆婆去追赶。

因为心急,她的婆婆追上男孩后,抓着他以防其跑开,并将男孩手里的手机一把抢了过来。

但是怕引起误会,年轻妈妈当即让婆婆把手机还给男孩,并试图寻找男孩的家属。

 

最后小孩的奶奶过来了,说她孙子只有五六岁,什么都不懂。

而且还说他们吓到她孙子了,一直骂骂咧咧,觉得自己有理,要为孙子讨一个公道。

两方就争吵了起来。

围观的群众也纷纷劝解,说孩子的行为的确不对,可毕竟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纷纷劝她:“没必要较真,只是小孩子不懂事”。

现场一面倒地赞同这个观点。

感觉就是她过度反应了一样。


听到这番话后,她更觉得委屈,她反问后来采访的记者,“现场所有人一边倒的说法,那小孩子会不会也觉得自己没错,是这个阿姨太小题大做了?难道能一直把孩子小当作借口吗?”


2


看到这条新闻,我非常理解这个妈妈的心情。

特别是她那种被众人指责时的无助和疑惑。

可是要知道:孩子再小,也会长大。


当孩子犯了错或者惹了麻烦,我们见过最多的借口就是“孩子还小,没事!”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两岁的孩子在路边大便,也不能说什么。因为孩子妈说孩子小,不懂事。


所以就有孩子用石头划停在路边的车,孩子妈熟视无睹,以致于气不过的车主直接把孩子踢飞,最后引起官司的事。

犯错孩子那方坚持的理由是:孩子还小,凭什么动手。

这个理由真的是自带光环,无懈可击。

合适的做法是不是应该把那个熟视无睹的妈妈踢飞呢?

当孩子惹祸的时候,马上就用孩子还小来回应。

这是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的行为。

 

因为大人不教,他永远不懂。

 

就拿前面说到的拍哺乳妈妈的男孩来说。

爸妈如果能够告诉他尊重别人的隐私,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件了。

 

孩子到了3-6岁,都会对异性的身体感到好奇,父母就要及时给孩子一些健康的性教育知识。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也了解异性的身体。

并且告诉孩子什么地方时隐私的部位,不能摸。

 

暑假的时候,儿子跟住我家的小姑姑一起玩。

有时也会玩一些抓痒痒的游戏,有时看到她们洗澡,他就站门外边大喊着捣乱。

其实这都是他小小的好奇心在作祟。

 

我就会把他拉回来,告诉他“任何时候,女孩上厕所或者洗澡,男孩都不能进去,如果别人关上了门,那就是一个秘密空间,不能随便闯入,你得经过同意才能进去,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秘密空间。”

 

同时也告诉他“裤子遮住的地方和胸部是不能随便抓跟摸的。”

这个时候跟孩子进行一些这样的教育,孩子会乐意接受。

当然,也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来帮忙。

比如《乳房的故事》、《小鸡鸡的故事》、《小威向前冲》、《可爱的身体》、《妈妈的奶》等。

错过了这堂课, 孩子就去外边惹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比如有的男孩喜欢掀女孩的裙子,随便乱摸乱抓,有了手机就去乱拍。

 


3



有修养的父母往往能养出有修养的孩子。

孩子对于社交礼仪的学习,很多时候都来源于大人的引导,以及他们自己对大人的观察及模仿。

 

孩子总是会惹事,那是因为他们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界限和社会的规则不明了。

 

比如孩子去电影院或者坐高铁,因为爸爸妈妈在身边,加上有趣的体验,他们就会兴奋。

然后会大喊大叫,把这当作自己的地盘。


记得小小鱼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在高铁上。他因为太兴奋了,要跟我玩游戏,每次玩赢了就哈哈大笑。

前排的一个小哥因为要睡觉,无法忍受,于是对我说,“管好你的孩子!这不是你家里”

当时我跟孩子妈面面相觑,赶紧道歉。拿出绘本,帮孩子换一个安静模式,给他讲故事。

此后带孩子出门我就更加注意了。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去打搅别人,而最需要注意的人是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从做了父亲后,我虽然不曾一日三省吾身,也至少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勤快地反省。

我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合适呢?

也开始更加注意孩子的教养问题。 


4



没有责任意识的大人,养不出有责任担当的孩子。

孩子不懂事,可大人懂啊!

为什么不去承担责任,并且教导好孩子呢?

前几天在公园玩的时候,看到两个孩子争一个滑滑梯。

那个个头大一点的男孩直接就用脚踹另一个小女孩的肚子。

这时那个小女孩的妈妈看到了,赶紧跑过来,问他为什么要踢妹妹的肚子。

那个男孩的奶奶就说“没事呢,都是小孩,不懂事。”

然后他就客套地对着孙子骂了几句。

结果小家伙二话没说,气鼓鼓地对着奶奶一番拳打脚踢。

那个奶奶一边挨打一边说着:“厉害了啊!管不了你了”

然后什么事没有,带着他奔商店去了。

 

旁边留着那对委屈的母女。

每次看到这样的事,心里都不好受。

因为孩子小,不懂事为什么成为了一个这么冠冕堂皇的开脱理由呢?

 

其实,这样的教养方式,只会害了孩子。

小霸王式的孩子,在一个小群体里可能能够作威作福,不可一世。

但是也会让他失去真正的朋友,很难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其实,孩子就算小,也是一个有尊严的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尊重,需要得到好的教养。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的熊家长,才让孩子变成了熊孩子,这也是孩子的一种悲剧。

因为小时候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无不是家长一步步影响着搭建的。

 熊孩子的问题,责任难道不在家长自己吗?

我一直希望孩子明白:你要好好保护自己,也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爸爸妈妈一直会爱着你,但是世界是非常残酷的,而你的教养,是对自己的嘉奖和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