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百度CEO李彦宏干了件大事儿,他乘着自家的无人驾驶汽车,直接开上了北京五环的大马路! 李彦宏坐无人驾驶汽车前往AI开发者大会现场 但没多久,北京交警就发布了通报,说是“支持技术创新”,但还是要“依法查处违反交通法的行为”...这就很尴尬了... 不过这一来一去,再次让大家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沸腾了,毕竟无人驾驶就是现在AI大热的领域之一。目前的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的社会、生活又将经历怎样的变革? 正好,今天我打算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杨澜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看看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精英意见领袖,杨澜会给出什么回答? 从 2015 年开始,《杨澜访谈录》就在持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了,就在前两个月,杨澜还专访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李飞飞,作为《开启人工智能时代》系列访谈录的开篇。 这里有视频: 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杨澜的新闻嗅觉和对社会发展的判断都是妥妥的,她发现,我们的“机器”越来越聪明了,这种“聪明”的发展、问题和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 说干就干,2016年杨澜带着团队,跑遍5个国家,去了30几个全球最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包括麻省理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牛津大学实验室等。 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机器人PR2互动 还有各个相关企业,如IBM、科大讯飞等。凭着自己多年累积的资源,更采访到了Yann LeCun, Eric Horvitz, 李飞飞、吴恩达、石黑浩、Morgan Freeman等八十多位行业专家。 采访的结果怎么样?杨澜只能说“太震撼了”! 在采访日本机器人工程师石黑浩时,石黑浩制造的人形机器人吓了杨澜一跳。“五官还在动,似人非人的,极其恐怖。” 逼真的日本人形机器人 去牛津大学,带上由人工智能进行图像识别的盲人眼镜,踉踉跄跄地摸索,一点儿也没有杨澜的优雅了,但却走得很稳,很准。 带着智能盲人眼镜走路 还有一个尝试让英语专业毕业的杨澜感到很绝望:那是在一个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实验室,一个西班牙小伙子说着西班牙语,经由语音识别翻译,就能跟杨澜直接对话中文了,杨澜感叹,当初花了那么多时间学外语,白费劲了! 杨澜与机器人对话 尽管天天都处在科技带来的震撼中,杨澜很实在地说,她不想去过多介绍这些创新技术的门道,只想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探究一下: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会不会抢走我们孩子的工作?AI科学家都在工作些啥? 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在聊自己的工作 李开复聊Alpha Go 出于这个目的,这部纪录片无疑是非常接地气的。它不是一部探讨AI技术的片子,媒体人做出来的科技纪录片里有难得的人文气息。 因此,各行业基础人员,还有在校学生确实应该认真看看,至少这部片子很好的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顶尖实验室都在干些什么。很多我们觉得不会发生的事其实在实验室里已经初见雏形,等技术推广后再了解对于孩子们和从业者来说也许就晚了。 杨澜入住“无人酒店”,吃机器人做的饭 我觉得,这系列纪录片比电视剧有科技含量,又不像上课那样费脑力,还能一睹大牛的风采,学习人工智能发展简史,引导孩子学会思辨,从正反两面看问题,从AI的技术本身上升到社会学的探讨,的确是很棒的科普休闲片。 做完纪录片,杨澜颇有感慨地表示,机器可能会失控,可能会被人的贪婪和恶意操纵,来做坏事,但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负面揣测,现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AI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很多新奇高端的功能,而且正在为人类提供很多帮助。 这部纪录片在优酷就可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