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日本经济似乎迎来了货币政策和经济复苏新周期的开始,但实际上,周期转变只是假象,日本经济依旧处于“白夜行”的晦涩状态,日本经济体犹如脱却果实的空壳,但生机勃勃的新鲜经济动力已经消失了,日本经济内部正在自己引爆一个巨大风暴,这个风暴就是日本人或将面临千年生存危机,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颠峰,15岁以下人口的比例降到1%以下! 一位日本老人在进行股票投资 /图片来源EbusinessHeadlines BWC中文网注意到,最近,日本谨慎的消费者们开始大方起来,将更多的钱花在汽车和家用电器上,这些强劲的内需行为刺激了多年来日本一直低迷的经济。但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期因一项经济预算事件正卷入一场丑闻中,而这也增加了人们对“安倍经济学”的质疑,“安倍经济学”或将导致这个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脱轨”,甚至有更悲观的分析认为,日本在一千年后或国将不国,日本人面临干年生存危机。 2017年日本经济将蹒跚前行,频繁的刺激政策难以改变经济基本面长期萎靡的趋势,增长疲弱和通缩压力的双重困局仍将延续,日本经济或将不可避免的进入经济危机的前夜,安倍经济学的效力将进一步捉襟见肘,日本经济的内生矛盾难以化解,日本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将继续下降。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BWC中文网认为,美国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学问题,而日本的经济衰退是人口学问题。 经济学问题好解决,人口学问题很难解决。 简而言之,日本的经济衰退主因是劳动人口持续减少,造成生产力下降,从而形成滞涨,而美国的经济危机是财富分配问题,这个相对容易解决的多。 日本劳动力数量与世界GDP份额之间的关系 日本经济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乃至八九十年代达到烈火烹油的境地,主要依靠的是中高端工业并出口到全世界。可当全球化来临,产业转移成为趋势时,日本却没有抓住机会落伍了,于此同时,日本经济还面临少子化老龄化、广岛协议后的货币突然大幅升值、德国制造在相似领域的激烈竞争的问题。 更糟糕的是,当美国兴起一波波互联网经济高潮甚至泡沫,在美国巨头企业几乎占领全世界,中国的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市值屡屡创出新高、百度微信QQ优酷微博等一应俱全、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甚至互联网外卖都在蓬勃发展时,日本的互联网经济再一次落伍。 图片来源SWAP WEB 日本经济身陷沉疴,失去的20年,财政是表,产业是里,心智与灵魂乃是根本。日本的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背后的原因是产业竞争力下降。 比如,据美国零对冲网站统计,2016年日本债务与GDP的比率高达400%,居全球第一位,当时,美国债务与GDP比率为233%,居第16位。 而产业竞争力下降,则源自失败随成功而至、沦丧继骄傲而来的魔咒。这样的处境在世界经济史上并不鲜见,比如,英国病人、荷兰病人等。 图片来源经济学人杂志 一位日本媒体朋友告诉BWC中文网,他说,安倍经济学的实质,是重拾凯恩斯主义牙慧,而对日本经济政策的遗产缺乏起码的梳理和反省,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没忘记。这些激进的经济政策收到短期的效果,类似给垂垂老者注射兴奋剂。走在老路上,只是急躁和鲁莽的程度登峰造极,结果是危险的,只会加快日本经济倾覆和沉沦的进程。 正如英国知名资本运营公司Capital Economics在最近的一份记录中分析称,现在摆在投资者面前的最大问题是,那个日本安倍所谓的振兴日本经济的“安倍经济学”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应该寿终正寝。 图片来源BWC中文网 现在日本还遭遇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严峻经济挑战外,日本经济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独一无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深层次的病因是老龄化的乌云也已将日本笼罩。这种畸形的人口结构,由于劳动人口的缺少,日本经济逐步失去了创新能力,消费也开始形成萎缩趋势……老龄化等等这些,才是影响日本经济寿命的真正元凶! 根据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小组的预测:
参加日本小姐比赛的日本女孩 / 图片来源BASHNY 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一千年后日本国将不国,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惊心动魄的章节,但真正的灾难,还在后边。 对日本经济的未来,著名学者津上俊哉极度悲观的称,全部是老人的社会,没有活力了,死气沉沉。但如果鼓励生育,也未必有效果,说不定又会面临老人未减少,而需要抚养的人口急剧增加的困境。(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