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兒大不由爺,女大不由娘是怎麼來的?

 xdd响当当 2017-08-25

「兒大不由爺,女大不由娘」是說孩子長大了以後,就會經常做出和父母意見相左的事情來。那麼為什麼人們喜歡這麼說,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嗎?

  「爺」在古代一般不用來表達「祖父」的含義,而是父親的意思。如《木蘭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老爺」一詞是對一家之主的尊稱,舊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亦為「老爺」。「兒大不由爺」意思就是兒子大了,父親的話往往就不聽了。

  中國古代倫理觀念濃厚,家長制度的存在使得父母在子女的事情上具有絕對的權威,就連結婚也必須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小的時候,由於自身心智並未發育成熟,缺乏獨立的見解,所以往往父母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很少有忤逆的行為發生。

  但是孩子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心智逐步發育成熟,開始有了自己對於人和社會的看法,雖然很多仍然不成熟。另外,孩子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興趣,難免有與父母唱對台戲的時候。所以,不少父母會生出「兒大不由爺,女大不由娘」的無奈。

  那為什麼不是「兒大不由娘,女大不由爺」呢?這與古代社會男女的分工有關。男孩一生下來便是讀書,見世面,由父親管教的比較多。女子無才便是德,常常鎖在深閨,與母親學習繡花等女工,主要為母親教誨。大了後,孩子的叛逆性顯現出來,便更多是「兒大不由爺,女大不由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