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期总结 | 新初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

 雁南飞香 2017-08-25

数姐说:

今天数姐总结的初一第三章知识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大家在开学之前还要在系统学一下,不会的再去公众号里翻看原来的每节课的导学案,今天是新初一的知识点,新初一来收藏了~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3.1.1一元一次方程

小知识: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时最早这样做的人。我国古代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


①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equation)。


像4x=24这样的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in  one  unknown)。


小知识:什么叫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未知数和等式两词缺一不可!

归纳: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②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考一考:

      0.52x-(1-0.52)x=80


2
3.1.2等式的性质

①像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②⑴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⑵等式的性质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⑶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


温馨提示: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   (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

③一般地,从方程解出来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方程的两边相等。(在书本82页见详情)

④列等式表示系列题是把文字语言“翻译”成等式。

3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小知识:“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①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小知识:“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②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早在一千多年前,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就已经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非常重视了。


4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①当方程的形式较复杂时,解方程的步骤也相应更多些。本节重点讨论如何利用“去括号”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小知识:1kW·h的电量即1kW的电器1h的用电量。

小知识:去分母时,(方程两边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归纳: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等。


5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①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

小知识: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

归纳: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这一过程一般包括设、列、解、检、答等步骤,即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所得结果,确定答案。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


②有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列出方程。


③电话计费问题

月使用费固定收;主叫不超限定时间不再收费,主叫超时部分加收超时费;被叫免费。(不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