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北京的蝉——关于蝉的故事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7-08-25
——关于蝉的故事(一)
 
                                             
 
北京对蝉的统称叫做“季鸟”,非常形象。一是它只在夏季出现,二是它与鸟一样有翅膀可以飞,三是还可以鸣叫。(当然,他的鸣叫并不是用嘴,而是用身上的发声器)
北京的蝉一般五月中旬就会出现,到九月中旬就销声匿迹了。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中国仅有200种。北京的蝉基本上有四种,一种个头比较小,身体灰褐色,翅膀上带有花纹,叫起来“吱。。。。。。。。。。”,一般都出现在初夏时节,一旦天气进入到酷夏,它们就无影无踪了。
一种是个头比较苗条,身体发绿,翅膀是透明的,叫起来“伏天,伏天。。。。。。”,北京人都以他的叫声为他的名字,叫他“伏天”,这种蝉比较机灵,一见人来,马上停止鸣叫,而且一有风吹草动,马上飞走,比较难捉到。
还有一种不多见,一般城市里没有,但是在山区却很容易见到,这种蝉个头不大也不小,一般都是在比较矮的灌木丛的枝杈上,比较傻,见到人也不躲,用手就可以捉到。不过叫声不好听,断断续续的。总是“呜呜呜……哇”的悲哀凄惨的声调,好像是在哭泣。所以也叫鸣鸣蝉。
北京最常见的是一种叫做蚱蝉的蝉,身体上面是黑色的。下面是红褐色与黑色相间,翅膀也是透明的,个头是四种蝉中最大的。这种蝉在盛夏的时候北京到处都可见到,柳树、杨树、梧桐树、各种果树上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他们叫起来的声音特别大,数量特别多的时候,叫起来响声一片,震耳欲聋。
雄蝉会鸣叫是由于蝉肚皮上的瓣膜来回收缩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鸣叫。会叫的是雄蝉,雌蝉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雌蝉不会叫。 雄蝉是用鸣叫来吸引雌性的,一旦发现有雌性的蝉,就会慢慢爬过去,在雌蝉的旁边起劲的鸣叫,直到被它接受,然后他们会相互亲热的用爪子抚摸对方,最后与之交配。在交配受精后,雌蝉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雄蝉和雌蝉的生命就终结了。这时候小小的幼虫开始从卵里孵化出来,秋风把它吹到地面上,一到地面,它马上就会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一直钻到树根边,从此后它就靠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再蜕去最后的一次壳(这就是蝉壳),才变成成虫。由此可见,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虽然寿命很长,但是主要生活在地底下,几乎一生都在黑暗的地下度过......
蝉是一种害虫,每当蝉落在树枝上引吭高歌时,就会用它的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吮吸树汁,吮吸完一段树枝的树汁,又会飞到另一颗树上,再另开一口“泉眼”,继续吸取树汁,这样如果一棵树上被蝉插上十几个洞,树汁将流尽而枯萎死亡。可见蝉是树木的害虫。
蝉蜕就是蝉的幼虫在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不可多得的良药。祖国中医学认为,蝉蜕性味甘咸、凉,归入肺、肝经,主治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等各种疾病。
                            
2008年9月
最后的蝉鸣
           ——关于蝉的故事(二)
 
我家的窗前有很多梧桐树,有一棵特别高大,也离我家的窗户最近。每到夏日,高大的梧桐树和她那宽厚的叶子为我家遮挡了酷热的阳光,给屋里带来了许多清凉。
每年夏季,梧桐树上都有十多只蝉,从早到晚不停的鸣叫,此伏彼起,虽然很使人烦躁,但是听惯了,反而觉得这是夏季的交响曲,另有一番感觉,如果哪一天听不到它们的鸣叫,就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每当我看书或工作累了的时候,我常常会独自坐在窗前,看着这些小精灵在树枝间爬来爬去,相互比赛鸣叫和嬉耍,欣赏着他们的鸣叫也是一种享受。
炎热的夏季很快就过去了,九月中旬,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这时候树上的蝉也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树上的蝉鸣没有了。树叶开始飘落了,这预示着北京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蝉唱罢千山寂,风雨方歇万木疏。没有了蝉鸣,一切都变得那样的寂静。
国庆节那天,我正在窗前看书,突然听到了一声蝉鸣,我以为我听错了,没有在意,谁知过了一会,我又听到了一声蝉鸣。我很惊讶,天气已经进入了深秋,怎么还会有蝉鸣?
我推开窗户,仔细的在树枝间搜寻,终于,我在树枝的最顶端的一个枝杈上发现了一只蝉。这是一只黑色的雄蝉,它的身躯已经失去了油亮的光彩,两只翅膀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只见它艰难的蠕动着,用自己的爪子紧紧地扒着树枝,奋力的抬起身躯,张开身体下的发声器,仍旧努力地鸣叫,可是发出的声音却非常小,不注意听,根本听不到。渐渐的,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只见它还在蠕动,过了好长时间,它终于不动了,但是身体仍旧紧紧地趴在树枝上。
我惊奇的看到这一幕,深深地被这只蝉的生命力而折服。
过了几天,一股寒流袭击了整个京城,下了一场入秋以来的最大的雨,天气骤然冷起来。第二天早上,我不经意的往树上看去,却发现那只蝉还在那里趴着,一夜的秋雨居然没有把它从树上打掉。好奇心使我好几天都在注视着它。它始终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终于有一天,又刮了一场大风,梧桐树最顶端的那只枝杈被风折断了,树枝掉在了树下。我来到树下,找到了那枝树杈,看到那只蝉。它身上已经没有光彩,有几只爪子已经折断,翅膀也已经残缺,但是它仍旧紧紧地趴在树枝上,我好奇的把树枝捡起来,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这只蝉把自己尖细的口器深深地刺在了树枝的皮里。我恍然大悟,它之所以能比别的蝉多活了很多天,就是因为它利用刺入树枝里的口器,吸取树汁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它之所以没有被风雨从树枝上刮掉,也正是由于它把口器深深地插到树枝里,而且用爪子紧紧地扒住树枝的原因。
一般来说,蝉的一生主要在地下生活,以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这时才能真正成为蝉。成为蝉以后,它的生命只有一夏天。所以说,蝉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这只蝉却顽强的与生命抗争,居然比别的蝉多活了十多天,真是奇迹,怎不更令人折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派深秋景色,秋风、秋雨、秋蝉。蝉从不食人间烟火,餐风饮露,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来表现人们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又由于蝉栖于高枝,则其所喻之人品清高。
我爱蝉的清高,我爱蝉的高洁,我更爱蝉的不鸣则罢,一鸣惊天下和顽强抗争、不向命运低头之精神。
捕    蝉
              ——关于蝉的故事(三)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是这么多年,我却从来没有见过螳螂捕蝉,倒是小时候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在暑假里最愿意玩的就是捕蝉。那时候没有专门的捕蝉工具,我们都是从农民的菜地里偷上几根竹竿,然后接在一起,大约有4-5米长,再到马圈里揪几根马尾,把马尾栓成套系在竹竿上,一套捕蝉工具就大功告成了。
    随着蝉的叫声,我们很容易在树上找到蝉,一旦找到后,我们就会爬到树上去,小心翼翼的爬到靠近蝉的地方,把带套的竹竿靠近蝉,轻轻的把套从蝉的头上面套下去,这时候往往蝉正在起劲的鸣叫,根本不会理会有人在捕捉它,一旦套子套上了蝉的头部,只要把套子收紧,轻轻一拉,蝉就被套住了。当然,在捕捉时,要注意挑选比较粗的马尾,做好活扣,还要在捕捉时稳、准、快。这样捉住的蝉基本上没有损伤,非常漂亮。常常是我们在伙伴面前炫耀的资本。
    有时候我们也会用胶粘,那时候没有什么好胶,我们就到农民的麦地里搓一些麦粒,然后用嘴把麦粒绞碎,只留下面筋。面筋很粘,我们就用面筋来粘蝉。这样粘住的蝉,一般翅膀都会损坏,不能观赏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晚上在树下点起火把,然后使劲摇晃树,蝉受到惊吓,又看到有亮光,它就会朝着亮光飞过来,可惜一遇到火,它的翅膀就被烧光了。我们常常用这样的方法捕蝉,并且索性把蝉烤熟了吃,味道相当不错。
    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去捕蝉,一个暑假,捕蝉是我们最大的乐趣。
初中毕业后去了东北,由于东北气候比较冷,夏季时间短,不适应蝉的生活,就再也没有机会去捕蝉了。从东北回来,已经三十岁出头,每天忙于工作和过日子,就再也没有时间去捕蝉了。
一晃又过去了二十多年,自己也从一个风华少年变成了中年人,特别是近几年,自己退居二线,又有了闲暇时间。每当盛夏时节听到树上的蝉鸣,就回忆起少年时捕蝉的情节,于是又开始蠢蠢欲动,总想着什么时候再去捕蝉。
    前两年夏天的一天,朋友约我去钓鱼,烈日暴晒,鱼儿不上钩,半天都不见漂动,我又是个急性子,实在耗不下去了,只好收了鱼竿,跑到树底下去乘凉。
    正是盛夏时期,树上的蝉叫的山响,又勾起了我的童心。我马上用鱼线做了一个活扣,开始在鱼塘边捕起蝉来,不到一小时,我就捕捉了二十多只。那天回到家,心里那叫高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从此以后,每年的盛夏,我都会去捕蝉,捕蝉成了我休闲的最大乐趣。

本帖内容来自_大浪淘沙_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