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思维下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阳光普照一生 2017-08-25

\与天地对话—为自然梳妆\


导读: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受到各类旅游目的地的重视,单一的构建以便民为导向的乡村公共服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全域旅游时代下乡村的发展需求。以发展旅游为导向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成熟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基于对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的分析,提出了旅游思维下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突出其公共性、共享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分析并提出了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品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游客对乡村旅游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散点式、自发式旅游;自助游、自驾游的普及,使得旅游交通、旅游标识、旅游营地和旅游环卫配套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本文来源:和美智业机构(www.ihmee.com)

| 1 |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内涵和现状


从旅游视角看,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应凸显其主客共享的公共性。在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情况下,更强调旅游者的休闲、体验、认知的特性,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应立足于公益性和共享性,来满足游客、居民共享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目的,是把一个乡村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看从而实现功能完善的重要方面。

但作为旅游目的地,游客成为了乡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导致所有与旅游相关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旅游交通、旅游集散中心、信息咨询、旅游厕所等,都成为有偿消费的一部分,导致本地人使用意愿低,游客体验差的现实问题。

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发展的要求,对其进行提升和整合,强调游客和民众的共享性,是实现以旅游为引领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快速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个乡村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已经从传统靠天吃资源的竞争变成了综合实力全面竞争。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只是提升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特色乡村旅游景点、乡村酒店等基础旅游要素的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实力提升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全域旅游时代散客化、自助化、品质化、常态化的旅游需求。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最终要达到住宿、餐饮、交通、咨询、娱乐、商业等渗透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服务设施也能被游客共享,并达到较优质的体验感。

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居民需求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性。游客对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旅游安全服务监管系统等软性的服务需求要求更为强烈,在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更应提升其软性服务能力。

在大量游客反馈系统中,可以看到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不完善、游客咨询服务性不高的乡村景点,游客的重游率大大降低;若再遭遇投诉无门、旅游服务热线如同虚设、官方宣传信息与游客实际体验大相径庭等问题,将会极大的影响乡村的形象和吸引力,并且很难挽回。


| 2 |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1、  构建以“主客共享”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需求系统。


以“主客共享”为核心的旅游需求是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基础,旅游需求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活动由参团游转变为参团与自驾散客两种形式;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定要从游客需求出发,兼顾地方特色,并随时把握公共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和方式。


2、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融合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市场化特色明显的供给系统。


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传统以政府为主的垄断供给已被认为存在大量弊端,不利于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按照市场需求发展。

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系统中,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政府主要发挥监督执行、协调整合的作用,负责监督和确保公共服务体系的统一化和质量,将具体的服务执行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来完成,才能确保既有统一优质的形象,又能紧跟市场方向,随时根据需求更新自身供给系统。

3、  构建服务完善、体验感优质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内容。


构建服务完善、体验感优质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由旅游地的公共服务或设施所组成。

主要分为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和以旅游为导向的发展性公共服务。

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是最基本、最直接,游客最需要的那部分公共服务,是关系到旅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发展性旅游公共服务是满足游客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出现,公民对以“主客共享”为核心的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4、  建立以游客感知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评价和保障系统。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游客对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的评价,而游客能否便捷快速的对旅游体验进行评价又直接影响到旅游体验最终的保障系统。

但由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中,忽略为游客提供有效及时更新的信息渠道,导致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等,乡村旅游地知晓度低;部分网站更新滞后,对游客的实际指导作用低,导致大量游客更喜欢从网上旅游攻略和游记中获取旅游信息,使火爆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更火,初出的优质乡村旅游目的地无人问津。

因此,建立以游客感知为基础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积极通过手机app、网络传媒、参展宣传等方式,来实现旅游服务的有效供给。


来源:和美智业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