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7章 如何抓住调查设计要点
2017-08-25 | 阅:  转:  |  分享 
  
第7章如何抓住调查设计要点7.1何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它是一种客观地观察、记录和描述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活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
不能施加任何认为的干预,这一点明显有别于试验性研究。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来探索事物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规律,从而归纳推断总体特征,并探讨
发现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1.调查研究按研究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1)全面调查:又称普查,它是指对调查范围内的全部观察
对象都进行调查;(2)非全面调查: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抽样调查,它是从调查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
察单位作为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2.按研究时间分为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可分为回顾性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
和前瞻性研究(如队列研究)。7.2调查实施过程是什么其实施步骤是什么?明确调查研究目的和调查指标;确定调查对象,估计拟调查的样本
量;明确调查方法和调查方式;调查表设计;制定调查组织计划;资料的整理和分析。7.2.1如何明确调查研究目的和调查指标?调查目的应
具有具体、实用、可行性的特点,一次研究应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的,同时也可以兼顾几个次要的研究目的。7.2.2如何确定调查对象并估计
样本含量?要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指标来确定调查对象,即划清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明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可以用来明确调查对象,同时也是控
制选择偏倚的有效手段。调查总体中的观测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以人为观察单位的调查较多。样本含量的大小与抽样误差有直
接关系,因此确定一个恰当的样本含量可以将抽样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一般来说,样本含量过大,会增加实际工作难度,而且很可能会增加非
抽样误差,降低调查研究质量;样本含量过小,所得指标变异较大,总体估计精度差,检验效能低,很难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因此,样本含量估计
是在保证一定的参数估计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所需要的最少样本量。7.2.3如何明确调查方法和调查方式1.根据调查范围分为:(
1)普查:指对调查范围内的全部观察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成本较高,实施难度大,而且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往往比较大。(2)抽样调查:是
医学科研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它只对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对象进行调查,因此可以节约调查成本,并可以获得较为细致准确的信息。(3)
典型调查:也称为案例调查,即从调查总体中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进行调查,这种方法有利于对事物现象的规律做深入研究。2.根据研究时间分
为:(1)横断面研究:指在特定的时间点或相当短的时间内,对观察对象进行调查研究;(2)纵向研究:指对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动态和持续的
观察过程,根据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前者由果推因,后者由因溯果。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调查,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直
接观察法和采访法两种,采访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7.2.4如何进行调查表设计(1)调查表的结构:①问卷说明;②核查项目;③调查项
目。(2)调查表制定步骤:①拟定调查表的内容纲要;②编写问卷及其顺序安排;③预调查及修改。(3)调查问题的形式:①开放式问题;②封
闭式问题;③半封闭式问题。(4)问题设计原则:①用词简单直接,通俗易懂,避免采用专业术语;②避免使用模糊和容易混淆的语句;③避免双
重问题或多重问题;④避免诱导性提问;⑤敏感性问题处理。(5)问题的排序原则:①符合逻辑;②先一般后特殊;③先易后难;④先熟悉后生疏
;⑤妥善安排敏感性问题。(6)调查表评价:主要包括效度评价和信度评价。①效度:指问卷所能反映调查对象真实情况的程度,它又称有效性和
准确性;效度可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②信度: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调查对象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又称精确度和稳定性,它
主要反映了问卷调查结果中测量误差所占比例。测量信度的标准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等。7.2.5如何制订调查组织计划7.2.
6如何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①资料审核复查;②资料录入整理:双人双录;③统计分析。7.3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1.进行随
机抽样时,首先需要确定抽样总体和抽样框。(1)抽样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具有同质性的抽样单位的全体。(2)抽样框:是包含全部抽样
单元的目录性清单,在抽样框中,每个抽样单元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这常常通过编号来实现。它必须包含抽样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否则抽取
的样本就存在严重的偏倚,调查结论也将不可信。2.下面介绍几种随机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又称简单随机抽样,它是利用随机的方
法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抽样单位作为样本,总体中每个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实现方法:掷硬币、抽签或者随机数字表。优点:简便易行;缺点
:不适合样本量很大的研究。(2)系统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总体中各抽样单位进行排序,根据样本大小确定抽
样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按照抽样间隔抽取每一个单位。它也是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即要求每次抽样的起点必须是随机的。优点:操作
方便,若对研究总体排序标志有所了解时,可利用某些规律达到较好的抽样效果,故抽样误差通常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
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增减趋势时,容易产生系统误差,所以该法适用于观察单位分布比较均匀的总体。(3)整群抽样:又称集团抽样,它是先将
总体分成K个群,从中随机抽取k个群,然后把抽取的群中的所有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群间的变异愈小愈好。优点:便于组织实施,由于调查的观测
单位比较集中,可以大大降低调查成本,容易控制调查质量。缺点:抽样误差一般大于单纯随机抽样,为了降低抽样误差,应该尽量缩小群间的差异
,增加总体的群数,同时增加被抽取的群数以扩大样本量。(4)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先按对观测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个层
,再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抽样单位组成样本。分层原则是使层内差异尽可能小,层间的差异尽可能大,从而提高调查的精度。分层抽样按
照各层之间的抽样比是否相同,可分为等比例抽样与非等比例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①调查的精度比较高,因为合理的分层提高了层内同质性,减
少了层内的抽样误差。②可以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比较灵活。③还可以对各层进行独立分析。(5)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
样,它是指抽样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多阶段抽样先从总体中抽取一级抽样单元,再从中抽取范围较小的二
级抽样单元,然后依次抽取更次级的抽样单元,直到获得所需要的样本量时抽样才结束。优点:组织实施起来比较方便,尤其是不需要对每一级抽样
单位编制抽样框。缺点:抽样误差的估算比较复杂。7.4如何进行调查质量控制误差大致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7.4.1如何进行研
究各阶段的质量控制(1)设计阶段;(2)调查阶段;(3)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7.4.2如何进行非抽样误差的控制抽样误差:在抽样调
查中不可避免的,它主要受到总体内个体之间的离散程度、抽样方法以及样本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抽样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估计。非抽样误差:指各种抽样误差以外的因素造成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也称为偏倚。(1)选择性偏倚:产生的原因有:①抽样框
未包含所有目标总体的观测单位;②抽样框包含了非目标总体的观测单位;③复合连接,这种情况是抽样框观测单位与目标总体观测单位不符合一对一连接的原则。(2)无应答偏倚(3)测量偏倚(4)混杂偏倚:在对比组之间,除了研究者拟考察的因素分别取不同水平外,还受一个或多个其他因素不平衡的影响,后者叫做混杂因素,由混杂因素所导致的错误信息就叫混杂偏倚。
献花(0)
+1
(本文系勤悦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