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尔文的神学方法论

 走天路的 2017-08-25

林鸿信 


加尔文讲课的时候常常以祈祷来开始:

 

愿主容许我们参与天上智慧的奥秘,荣耀祢的名并且受教,使我们的敬虔日日进步。

 

在追求认识上帝之前,以这个祷告作为开始,求上帝容许我们参与祂天上智慧的奥秘,如此做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和祂对我们的教导,盼望我们的敬虔日日精进。这篇祷告文道出了加尔文神学的重点:一切神学研究和学习,都是抱着祈求主容许人参与祂天上智慧奥秘的虔敬态度,而且所有神学知识都是为了荣耀上帝和教育自己,总而言之,就是为了使对上帝的敬虔继续得到进步。

 

认识上帝与认识人

 

一个很重要而明显的特色,就是加尔文神学和『认识』(知识)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认识不是一般纯知性的认识,而是与敬虔相结合的认识。如果我们使用传统的心理学做一个观察,把人分成知、情,意三部份,好像一个三角形具有三个边,三者密切相连。当一个人使用他的知性时,他的感性和意志也同时参与在其中;反过来说,当一个人使用感性时,其中也有知性的成份和意志的成份;同样地,当使用意志时也同时参杂其它两者。我们若把加尔文和其它神学家做一个比较,会发现他相当重视知性,就好像把知性这部份放在三角形的顶端,不过他并未忽略情与意。若是把同样强调知性的神学家和加尔文做比较,就会发现加尔文用『敬虔』把其它两者(感性和意志)紧拉在一起,非常平衡地重视知性,在这一点上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者(尤其是正统派)有很大的差异,后者倾向以狭义而严格的认知排除情与意。

 

加尔文之所以比较强调『认识』,可能是因为光凭着感受是很不确定的。而且,若是只看所表达出来的意志,则容易流于表面化,依靠人自己的意志遵守上帝的诫命,则容易成为法利赛人,只有经过很彻底的认识才有可能建立坚定而深入的信仰。传说加尔文在写《基督教要义》时,是跪着祷告写的,一边写一边参照圣经,是在『实存的领悟』中来写的,所以当读《基督教要义》时若没有以这种态度来读,就会觉得好像抓不到重点。加尔文的这种态度在《基督教要义》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所论,时时刻刻生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就表达得很清楚,因为这种认识是与敬虔不能分开的。

 

加尔文主张:『因为严格说来,我们说认识上帝,却没有宗教或敬虔,这就是不对的。』1加尔文对敬虔进一步加以解释,2敬虔就是对上帝的敬畏和爱,敬畏和爱不只是情感,也是意志的表现。认识上帝必须与敬虔结合,对上帝产生敬畏和爱是认识上帝的一部份,正如上述祷告文所示,敬虔越来越进步,认识上帝也就越来越多,知性上的认识上帝与感性、意志上的敬畏上帝、爱上帝一起成长,只是加尔文还是比较偏好多谈认识,好像喜欢把知情意三角形中知性的那一部份放在上面。

 

《基督教要义》第一卷第一章,对加尔文以认识为中心的神学方法论,有极其简要而清楚的说明。第一章的标题:「认识上帝与认识人是互相关连的(TheknowledgeofGodandtheknowledgeofourselvesareconnected.Howtheyareinterrelated)。随后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只有真正认识人才能真正认识上帝(withoutknowledgeOfselfthereisnoknowledgeofGod)。紧接着第二节的标题:「只有真正认识上帝才能真正认识人(withoutknowledgeOfGodthereisnoknowledgeofself)。英文标题是说到认识我们自己或认识自己,但其内容不只是说到认识自己,而是包括了认识人。这两句话对信仰和神学的了解很深,可与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互相对照。很多人都听过苏格拉底这句精要指出哲学功能的话,加尔文所说的就像是在与苏格拉底对话:『要先认识上帝之后才能够认识你自己。』加尔文又把话说回来:「要认识你自己之后才能够认识上帝。很明显地,加尔文在哲学之外引进了信仰,信仰可以补哲学的不足,哲学的极限亦导向信仰。把认识自己扩充下去,就本章内容而言,不只是论到自己而已,而是在讨论认识人,当然也包括自己。

 

第一章第一节首先谈到,真正完美的智慧是由两方面组成的,就是对上帝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这两种认识互相关连,有极密切的关系。本节主要论及只有真正认识人的人才能真正认识上帝,其重要的连接点在于人有上帝的形像,可由二方面说明:第一、当人看到人的美好时,可能会开始认识上帝,因为当深入认识人的美好时,就是看见上帝的形像了,也因此开始认识上帝。第二、认识人的贫乏亦开启对上帝的认识,在深入看见人的极限时,相形之下就更显出上帝无限的丰富。当看见人的败坏时,在失望之余转而寻求上帝,有句话说『人的极限是上帝的开始』,也就是说当看到人的极限时,才开始有对上帝的期待和盼望,也就开始认识上帝。

 

第二节主要论及只有真正认识上帝的人才能真正认识人,其重要的关键也在于人有上帝的形像。一个真正认识上帝的人就是认识了人的『原版』——上帝,人就像『影印版』,当看见原版时,就能深入看清楚影印版的缺失。加尔文指出,人所能想到的均受到败坏的限制,当四周都是污秽不堪时,只要看到稍微清洁一点点的东西,就觉得非常干净了,原因是从来不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清洁,一旦看到昏暗的东西就以为看到光明了,唯有当置身午间时,才清楚地看见四周一切的景观。但是当进一步注视太阳时,在眩目耀眼的体验中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能看清楚这一切都是来自太阳的光线。这比喻是在提醒说,当认识人的『原版』——上帝时,才能真正认识人的有限。

 

第三节的标题是『在上帝荣耀之下的人』,这节可说是对前两节做一个结论,意思是当提到人与上帝的关系时,不可忽略一样事实,就是人乃是时时刻刻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这结论也说明了对上帝的认识和对人的认识是不可能分开的,因为人时时刻刻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人不可能有任何片刻离开上帝的荣耀而生活,而且人在追求认识上帝的过程也一直都在上帝的荣耀之下。加尔文的『认识』是一种『实存的领悟』(existentialapprehension)3,人对上帝的认识就是一种实存的领悟,因为人是实存地投入其中,而上帝的荣耀之下正是人所投入的实存处境。这是加尔文神学方法的特色:讲到上帝就想到人,说到人就想到上帝。

 

第一卷第一章这三节可以让人思想好久,受益良多,在神学上有许多的应用,不只在理论上而已,在生活上也能有许多的应用。第一卷第二章开始说到对上帝的认识,这必须由敬虔谈起:『我们说认识上帝,却没有宗教或敬虔,这就是不对的(英文版:在没有宗教和敬虔的地方是无法认识上帝的)。4『因为对上帝的力量的意识,是教导我们敬虔最适合的老师,在这敬虔中产生了宗教信仰。』意思是,认识上帝的力量的意识带领我们进入认识上帝所必要的敬虔。加尔文所说的『敬虔』,『是指认识上帝对我们的祝福而产生对上帝的敬畏和爱』6,敬畏与爱结合,就是敬虔。如前面所说,认识和敬虔是分不开的,而敬虔就是懂得敬畏上帝和爱上帝,在这种敬虔当中才能真正认识上帝。加尔文对敬虔的看法不是看重外表,乃是着重内心对上帝的厂敬畏与爱』,包含了感情的投入和意志的顺从,所以加尔文的认识上帝不是只有强调知性而已,但是神学研究却容易只偏向知性的认识部份。

 

一般启示与特别启示

 

在开始谈认识上帝之后,第三章将对上帝的认识分为『一般启示』和『特别启示』。一般启示的主要根据是,既然万物是上帝所创造,上帝已经在自然界和人的身上放入了祂的启示。加尔文主张:『自有世界以来,既没有一家一国是完全没有宗教的,这就是默认,每人心上总多少刻有对神的意识。』但是随即在第四章说到一般启示的极限,由这章的标题『这认识的窒息腐化,半由于无知,半由于邪恶,引进了重要的观念——一般启示已经无法全然生效了。人对上帝应该有的认识已经窒息腐化,其主要原因就是无知和邪恶。加尔文提到人的无知常和另一个观念——怠惰连在一起,无知的原因常常是由于人的怠惰。当仔细研究加尔文神学时,会发现这是一个催逼人向前走的神学,因为人的怠惰常常是加尔文所痛斥的对象。加尔文的想法可以更往前推,一个人不认识上帝是因为他的无知,而无知则是因为他的怠惰不追求。一般常以为人的罪是认识上帝的障碍,加尔文却把焦点指向人性的怠惰。

 

虽然一般启示有其极限,却不是没有轨迹可循,第五章开始谈到一般启示,而以被创造的大自然为上帝彰显祂自己之处,不过大自然却绝非上帝本身。由于一般启示与大自然的创造密切相关,而加尔文对圣灵与创造的关系有特别的强调,在此必须把圣灵论的角度也考虑进去。讨论加尔文神学方法,不能忽略他的圣灵论,因为他时时刻刻以圣灵论的观点在思考。有段文字非常重要,可惜为《基督教要义》中文版所省略,本书简称为『圣灵注解』:『圣灵普及四处,支撑万物,使其生长,在天地中赐其生命。圣灵没有界限,不属于受造者,反而将能力注入万物,将本质、生命与活动吹入万物里面,祂确确实实是上帝的灵。』。按照这种观点来了解加尔文的思想,可以知道他无时无刻不体验到圣灵的工作,这使他的思想经常带有圣灵论的角度,在《基督教要义)的第三与第四卷表现得特别明显。

 

特别启示一直到第六章才开始说明,既然人因着天生或通过大自然而有对上帝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却常常遭到腐化败坏,那么就需要特别启示了,也就是上帝通过圣经而来的启示,这正是本章的重点。第一节提到一个绝妙的比喻:『正如你把一本好书给年老或是目力衰弱的人看,他们只看见白纸黑字,模糊不清,可是,有了眼镜就可以看得明白;同样,圣经能清除我们心里对神混乱观念的黑暗,使我们对真神的认识更为清楚。』9这里所说的眼镜就是指特别启示——圣经,人若无眼镜,看是能看,却看不清楚,一旦戴上眼镜,豁然开朗。在第二节说:「现在为了得到真正的宗教对我们的光照,我们应该首先把握住从天上来的教理(heavenlydoctrine),但我们若不是成为圣经的学生,没有人能稍微尝到正确而完全的教理。10在一些加尔文的传记当中,常可读到有关加尔文如何亲身实践这种主张的描写,他一生以圣经的学生自居。

 

重点摘要

 

『只有真正认识人才能真正认识上帝』,可以简写为『知人知天』,而『只有真正认识上帝才能真正认识人』,则可以用『知天知人』来表达。加尔文的基本神学方法是,若要研究上帝论则必须透过人论,若要从事人论的研究也必须经由上帝论。

 

『人时时刻刻生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这点提醒说,讨论神学一定不能忘记人自已是受造者,而且时时刻刻无法离开这个立足点,时时刻刻都是生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这种神学方法牵涉到敬虔的观念——人时时刻刻生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在这当中体验到对上帝的敬畏与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神学提醒,因为做神学研究的人常常会不知觉地脱离自己的实存处境,例如当研究加尔文神学时,这研究好像是分离的而与自己无关,把自己从神学研究当中抽离出来,因为只是在讨论别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自己并没有参与在里面。即使当论及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时,往往也会把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暂时切断,而以旁观者的态度来讨论这个关系。这种作法对加尔文而言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体验到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不论在反省、沉思、默想祈祷或是做神学,都没有须臾离开上帝的荣耀,能够敬虔到如此地步者是很少见的。

 

在一般神学家的著作中,我们较难体验到这种敬虔的感受,这敬虔不是在于语言直接的表达当中,而是隐藏在深沉的内部,例如加尔文在讨论预定论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很小心,深怕说错了,有如踏到不应该踩的地雷,这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是从敬虔,从生活在上帝的荣耀之下所发出来的。人只是受造者,且一直生活在创造者的面前,我们若脱离了这个立足点,就很难找到问题的答案。神学研究可能对信仰造成极大的挑战,在深入的神学思考过程中,逐渐地脱离了自己的实存处境,以致很难再投入信仰,因为常常站在旁观者的角色,当研究别人的敬虔时,却没有投入在自己的敬虔当中。

 

☆ 以『认识』来界定信仰或信心,『信心是我们对上帝慈爱之坚定确实的认识』,11在这里加尔文清楚地表示信就是认识。『当我们称信为认识时,不是指一般可以感受到的与可以了解的而言,因为信是如此地超越知觉,所以人必须有超越的心智,才能达到它那里。』简而言之,信是一种认识,而且比一般的认识更高,是超越性的认识,正如圣经称信为『真知』(西二2)。如此加尔文把信认定为一种认识,这是很特别的了解,如前所述,加尔文在人的知情意三角架构里,他把知放在三角形的顶端,这种对知的强调或许与他的人文主义训练背景有关。但他所强调的知,不是一般的知,乃是出于对上帝的敬虔而置身在上帝荣耀之下的认识,所以他强调认识上帝是与敬虔相结连的,不至于忽略情和意的部份,而误以为『知道』就是已经『感受到』了,已经『做到』了。

 

☆ 一般启示和特别启示的区分:一般启示可以大自然的创造为代表:特别启示可以圣经为代表,而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加尔文认为人应该要注意一般启示,因为在受造物当中存留有上帝的手迹,从这些手迹中人可以多少认识上帝。但是人虽然可以看到一般启示,却是模糊不清的,需要一副眼镜,就是特别启示——圣经,才能使人对一般启示有更清楚的认识。一般启示若以人的天性来说,很快就会腐化,这是由于人因怠惰而来的无知,使得人在那么多上帝的手迹中竟然不认识上帝,然而这一副可以帮助人们看清楚真理的眼镜一直在那里,有人却不会拿来使用,加尔文认为这就是人的怠惰之处。由于加尔文在人性中深切体验到怠惰(sloth)的可怕,他心目中的理想基督徒是精进再精进的基督徒。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宗传统解释者卡尔巴特,在这方面也与加尔文有类似的看法,因为巴特论到人的败坏时也讨论了人的怠惰,在他的《教会教义学》就有一章专门讨论人的怠惰问题。

 

☆ 加尔文所认识的上帝,不是上帝本身内在的奥秘,而是与人们有关系的上帝。在解释出埃及记三十四6~7时,加尔文认为:『上帝的永恒与自存以两次美妙的圣名来宣告,然后提到祂的力量,借着这力量祂向我们显明的,不是内在于祂的奥秘,而是向我们彰显的祂,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在更活泼的体验中来认识上帝,而不是在虚无飘渺的玄想中来认识祂。14这正是加尔文与中世纪神学家的主要不同之处,他不喜欢做一些抽象哲学思想的研究,只愿意针对圣经中所启示的上帝来做神学反省。换言之,他所说的上帝就如创世记所说那位亚伯拉罕,艾萨克和雅各布布的上帝,是向人启示而人也可以经历到的上帝。这样的神学,道出上帝是与人有关系的上帝,是拯救人的上帝。在第一卷第五章第九节也有类似的说法,主张不必穷究上帝的本体,而当在上帝的工作中默想祂。在这个主张当中可以发现,加尔文说到人就想到上帝,说到上帝就想到人的神学方法也出现在这里,他所追求认识的不是一位与人没有关系的上帝,而是一位向人们显现慈爱的上帝,上帝与人的紧密关连是他所重视的。

 

☆ 根据加尔文神学,『属灵的人』不只是认识上帝的人,也是认识人的人。一般人都认为『属灵的人』就是认识上帝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也真正认识人吗?如果一个,属灵的人』认识人不够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他对上帝的认识必然不够,如此的话,他还称得上是属灵吗?究竟对人的认识如何带到对上帝的认识呢?当我们看到人不好的一面时,深切地认识到底,才会开始对上帝有一个热忱的期待与盼望出来,如此就开始比较有深度地认识上帝,并不一定只是从人好的一面才可以认识上帝。从人的好可以联想到上帝,但是从人的坏亦可因开始对上帝有期待而更加认识上帝。一个人若不会爱人,必定不会爱上帝,这意思是相似的,因为爱相当于一种深层的认识,一个不爱人的人,必定不认识人身上有上帝的形像,无法辨识上帝形像的话,又如何认识上帝并且爱上帝呢?所以一个『属灵的人』如果对人不近人情,或是没有待人的常识,或是对人没有爱,这绝对不是真正的属灵。

(本文选自作者《加尔文神学》一书)



支持我们的网络事工


  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