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gddx02302 2017-08-25

南京博物院在2013年新馆重开时,曾推出至今都能推为第一的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等级最高的金器大展“金色中国”,该展汇集了陕西、内蒙、湖北、云南和江苏五地最重要的金器,涵盖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中五方之地,横跨战国到明清3000多年的历史,是不折不扣的超级文博盛宴。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所谓金,又称黄金,贵金属之一,色黄纯正,因此又称“黄金”。金储量很少,因此非常珍贵,其耐腐蚀,既不与水和氧反应,也不与酸、碱作用,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延展性极佳,非常适宜制作具有精细工艺要求的饰品和器皿。金银器拥有天然艳丽的色彩、炫目耀眼的光泽、富丽堂皇的魅力,加上人类工艺的精心琢饰,使之具有了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战国以前,中国的金银器大都是形制小巧的装饰品,基本未见容器及其他器皿出现。进入战国以后,尤其是在远离中原的东南地区,情况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金器突破了装饰性的附属地位,独立的金质器皿诞生,并以此为起点,逐渐形成了与中原北方金银器在使用功能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中国古代金银器皿率先兴起于长江流域,而不是传统上认为发达的中原地区,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由中国金银矿藏的分布决定的。长江流域的楚地自古以来便以生产金银而著称,《禹贡》中已提及楚国出黄金。据考证,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下限约在公元前433年或稍后,正处于战国早期,从该墓出土的竹简可知,战国早期曾(随)国与楚国关系十分密切,实质上已经沦为楚国的附庸。该墓出土物极为丰富,其中的5件金质器皿是迄今所见最重要的先秦金质器皿,代表了当时金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蟠螭纹金盏、镂空龙纹金匕,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蟠螭纹金盏为盛食器,口径15.1厘米,高10.7厘米,重2150克,含金量约99%,有盖。盖顶有四柱支撑的环形提钮,盖沿有三个等距的衔扣,盖面四周饰蟠螭纹、綯纹、勾连雷纹,具有显而易见的荆楚特征。盏平口,口沿外侧有对称环耳,饰一周凸起的细密蟠螭纹,三足作向外弯曲的倒置凤首。出土时,盏内尚置镂空龙纹金匕一件,此专为从汤中捞取食物之具,匕首端呈椭圆弧形,通体饰透雕镂孔对称变形龙纹,柄身长而扁平,微弧,通长13厘米,重56.45克,含金量达87.45%。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蟠螭纹金盏、镂空龙纹金匕,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盏器形别致、庄重美观,为中国已出土的先秦金器中最重最大的一件。其铸造工艺极为复杂,钮、盖、身、足分铸,即器身与附件分别作成,然后再合范浇铸或焊接成器,与当时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几乎毫无二致。器物表面铸造的纹饰也特别精致入微,尤其是蟠螭纹上浮雕出的尖状云纹,看上去细如毫发,其铸工之精,远远超过同一时期中原铜器上的类似纹饰,是已知早期金器皿和战国黄金浇铸技术的顶级杰作,被定为一级甲等,是名副其实的国宝文物。

这件墓中所出金器盖,未见器身,呈圆拱形,直径7.5厘米,高2.2厘米,重157.35克,含金量85.66%,盖面以麻点纹为地纹,中心有一个衔环钮,内衔一圆环,围绕环纽饰数圈变形龙纹,变形凤纹、重环纹、斜角云纹等纹饰。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龙凤纹金器盖,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何以该物有盖而无身?对此问题,有过各种猜想,比如曾经被盗,比如下葬时被亲属拿走之类,但也仅是推测,没有实际的证据。当初发掘时,曾在主棺近旁,又发现了类似铜器四件,开始也以铜器盖称之,但同样不见器身。为了解开这些疑团,专家学者进行了考证,认为“器盖”之名不确切,应更名为“镇”——镇席之物。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起身时席子还会移动,因此四角常用镇来压住。既然是席镇,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器身”了。按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而且湖北省博物馆展出该器时已标为“金镇”,不知何以这次南博的大展,依然将其命名为“金器盖”?!

战国时期金银容器非常少见,因此这件双耳素面金杯颇显珍贵。其高10.65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6.3厘米,盖径8.2厘米,重789.9克。由器盖和器身组成,敞口,方唇,束腰,平底,器壁较厚,口沿外侧有对称环耳。盖面呈半球形,略大于器口,盖边内沿有3个等距离的衔扣,正好卡在杯内。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双耳金杯,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器内弧似矮青铜觚般的器身,隆凸的器盖弧面乃至光素无纹的器表组合在一起,在视觉上给人以怪异甚而陌生的感觉,为已知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金质器皿之一。

别看曾国不大,曾侯乙也只是战国时代的小国国君,可是他的墓却是一个无以伦比的聚宝盆,其墓东室出土的这20个木陀金弹簧器,经鉴定,弹簧由黄金与铅锡合金制成,长二尺多长,直径仅为0.2毫米,质地较软,虽有弹簧的外形,但实际上并无弹性,出土时缠绕在纺锤形的器具上,这不免令人疑惑,当时的工匠们制作金弹簧是干什么用的呢?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金弹簧形器,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像这般把黄金抽成直径0.2毫米的金丝,再卷曲成有一定韧性的弹簧,这种工艺在此之前相当罕见,说明战国时期对金银性能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制造工艺中抽丝、制簧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些带钩为曾侯乙生前实用之物,出土于他的腰间,皆黄金铸成,长4.4厘米,宽1.4—1.6厘米,含金量均达90%以上,鹅首形,长颈扁喙,虽素面无纹,但制作甚精,器表洁净,灯下闪闪发光。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素面金带钩,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言财富多以粟、马匹、宝器计之,诸侯之间礼聘以及馈赠、赏赐,也多用布帛,虽然也有用“金”的事例,但多是指铜,少见特指为“黄金”的。战国以后,出于社会储备和支付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金在社会上层经济生活中逐渐取得了财富中心的重要地位,以黄金计财不胜枚举。黄金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而实际起着各国之间共同货币的作用,可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此时期,作为货币尤以楚国的黄金流通最盛行,有“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的说法。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郢爰金版,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楚国黄金货币有金版与金饼两种形式,金版,即外观扁平的版型金币,亦称版金。这件郢爰金版平面大体作长方形,上部呈不规则弧状,长10.4厘米,宽7.09厘米,重466.3克。上用印凿打钤印文“郢爰”46个(其中有半印11个),皆同一方向排列。郢爰使用时根据需要切割成小块,然后用天平称量支付,因此,其流通尚属称量货币范围。整块金版为一次铸成,大宗交易可以使用整块,也可以说又具有黄金铸币的性质。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郢爰金版,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郢是战国时楚国的首都,最早的郢在今湖北江陵,战国后期为秦所逼,迁都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郢”,“爰”是称量的意思。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称为“印子金”,将其上印记误读为“刘主”。清末金文学家方浚益父子称为“郢爰”,吴大澂称其为“郢爰”金币,至此“郢爰”为楚国金币遂成定论。

古时候,人们使用结绳系带来固定衣服,后来随着皮革进入生活,其不仅用于制作盔甲,也用于制作腰带,但革带无法打结,于是金属与非金属的一种装置应运而生了,它的使用方法为:即将钩尾固定在革带上,钩头勾住钻有孔眼的革带另一端,靠人体的张力束腰。革带上配的钩就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叫做带钩。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玉制的带钩。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错金鹰首铜带钩,1953年自陕西省大荔县收购,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错金鹰首铜带钩,通体简洁明快、钩首高昂,头形较小,钩身较宽,阴刻细线错金纹饰。在钩面两侧的边沿和钩首颈背两侧的边沿切削成微微的斜坡度,既对称得体又平整美观,钩背有圆形钮。该器保存完整,工艺精美,制作考究,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战国时期青铜错金工艺和衣饰配件的重要实物。

绝大部分带钩的形体虽然很小,但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史记》中有“管仲射钩,桓公以霸”的记载;《庄子》也曾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名言流传于世。

中国古代金器大赏:战国期(上)

(战国,鎏金银带钩,江苏省涟水县三里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这件鎏金银带钩为战国时期流行的琵琶样式,长12厘米,重275克。一端为兽头形钩,一端宽并呈圆弧状。整体造型为一浮雕状蹲坐怪兽,前肢抬起收于胸前,胸向前挺,形体丰满,以中轴线分割成型,采用分层迭加的装饰手法,立体感甚强。兽面鼻梁两端的双眼最为突出,眼球浑圆透空,原镶有黑色玻璃小珠。在装饰工艺上,此金带钩除了镶嵌玻璃装饰外,最突出的还是錾花工艺的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