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间故事】车墩,一个见证古老爱情的地方——探说松江区属街、镇名称由来

 yyl大林 2017-08-26

车墩得名,已有两种代表性的说法,即东吴陆逊弃车成墩说,明嘉靖年间俘斩贼众葬倭成墩说。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民间相传的老故事新编:春秋西施筑墩说。



1

1


在上海西南松江,说起西施的故事,就像1984年新桥乡有位80多岁的老太太牙齿不关风,一口气能唱上百句《孟姜女》歌谣那样经久相传。


西施与松江有关系吗?起初,我也不太相信。后来查看地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有松江,越国进献美女至吴地苏州,松江是必经之地。说来也巧,正在将信将疑之际,又读到清初吴伟业,号梅村,写的七言长歌《茸城行》。他可是一位以诗证史的大家。想来,吴梅村一定是听到了当地有许多关于西施的故事流传,故而诗兴大发,情感涨潮,一吐滔滔江水,写出了这首七言长歌。《茸城行》诗叹:“君不见,夫差猎骑何翩翩,五茸春草城南天;雉媒飞起发双矢,西施笑落珊瑚鞭。”诗中的“五茸”,是松江别称之一;“城南”之地似与今车墩镇域相连。



松江凤凰山、广富林遗址,曾先后出土过三件青铜尊,是春秋中晚期遗物。"尊"在北宋前是青铜礼器统称,以后才作为指代特殊盛酒器的专有名词。在今上海地区,松江接二连三独家发现青铜礼器,表明春秋时期,这里不仅具有较高社会等级,而且是王公贵族乐而前往的地方。否则就不会有已被否定的"吴王寿梦筑华亭"一说相传。青铜尊是否是吴王夫差与西施行猎嬉游留下的遗物,考古界尚无定论。但能够说得清楚的是,阖闾十九年(前496年),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受伤而死。夫差元年(前495年)阖闾之子继位,即吴王夫差。史载,这年吴国大夫伍子胥主持开凿太湖通东海之河,后称“胥浦”。由此表明,当时吴国已占有越国北境之今松江、金山等地。



南宋许尚《沙冈》诗云:“千里平沙地,联通江海湄。漫传因泼浪,疑是蚌成基。”沙冈、竹冈、紫冈,是三道隆起的古冈身,亦即古海岸线。松江地处冈身以西,冈身阻隔住以东海水,以西腹地发育成陆。据《车墩志》记,闵行马桥古遗址可证车墩东邻沙冈。早在距今4000年前,车墩地区已有先民劳动生息。至春秋时,车墩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秦时属会稽郡。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背景,有助于接下来浅读西施与车墩的故事。



1

1


春秋吴越争霸,具有献身精神的美女西施,为了越王勾践一雪会稽之耻的复仇大业,甘当吴越争霸的牺牲品。话说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后,将越王押去吴国为奴,放牛牧羊。勾践入吴三年,表面臣服,被放回越国,七年卧薪尝胆,暗纳大夫范蠡之计,其中就有索越地美女进献吴王,以鼓惑迷乱君心并争取复仇时间一计。范蠡在民间选美时,见到了绝色佳人诸暨苎萝山卖薪女西施,眼前为之一亮;后来又教习西施礼仪和谋略,感情与日俱增。传范蠡在护送西施的路上,俩人于一个月圆之夜,双双坠入爱河,西施有了身孕。



范蠡是个足智多谋、遇事不惊的人,但此时却有些乱了方寸。不是他没有能力应付,而是为自己进谏“美人计”,深感后悔不已。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最终打败实力远胜于越国的吴国,范蠡不得不忍痛割爱。他仔细推算西施孕期、产期、哺乳期,精心设计一路行程。据说,从诸暨到姑苏城,不过三百里路,西施一行却在三年后抵达。唐陆广微《吴地记》载:“县(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较早的《国语·越语上》和此后的《越绝书》,分别称之为"御儿乡"和"语儿乡"。



但在距嘉兴东南百里的吴地华亭,另有一个流传版本。传范蠡护送有孕的西施,只是送到了嘉兴,尔后派其心腹一路代为照料。因为,他身为越国大夫,不可能三年不在越王身边。在范蠡的计划中,美女船先由内河入海,东行至吴越分野之沙冈一线时,他便相约巫师占卜观天象,再放出风声,东海将有狂风巨浪。于是,西施和郑旦等乘坐的美女船转入内河人家暂避。与此同时,范蠡买通了驻守吴地沙冈守吏,向姑苏城传递消息,美女船在飓风掀起的大浪中触礁,落水伤骨者只能就地静养疗伤。再说吴王夫差身边,当时不缺美人相伴。故,也就听听而已。



一切都按范蠡的计划顺利进行。美女船驶入今松江车墩镇境内的一条古河道,落下风帆,西施一行,泊船上岸。这条古河道就是原来并不知名,后来美名传扬的 “女儿泾”。传说中国四大美女,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其中西施居其首,享有“沉鱼”之美誉。车墩地域的水米十分养人,古为贡米产地,当代著名水稻专家陈永康的“老来青”就产自这个地方。车墩水产品十分丰富,其中又以河蟹、鲈鱼、银鱼著称,味道鲜美,极富营养价值。据说,有着“沉鱼”美貌的西施,特别爱喝当地米粥汤,爱吃女儿泾河里的银鱼,故在生养小囡后,虽然做了哺乳妈妈,脚上也时常沾有下河摸螺蛳的河泥,但灵秀朴实中又添几分妩媚婉丽风韵。所以,当地俗称银鱼为“泥鱼”;又因小西施生养于河边一户农家,故又俗称女儿泾为“泥鱼泾”。这条流经车墩境内的女儿泾,现为车墩镇南部东镜的一条界河,入浦口北上,交俞塘而流入闵行区马桥镇,河面宽约30米,虽多年未修浚,但淤泥不生,河深如常。民间相传,这是一条圣洁的爱情河。



1

1


故事接着往下讲。当范蠡迎接西施于姑苏城时,强忍心中悲痛,含笑将西施和郑旦献给了吴王夫差,吴王垂涎欲滴,赞叹尤物是也。为讨得美人欢心,吴王下令建造姑苏台行宫,供西施和郑旦居住。据说,造此行宫,光收集上好建材就花了三年时间,随后又费了五年时间精心建造。由此,吴国财力日渐衰竭,吴王的精力也逐渐耗尽。史载,沉溺女色的夫差无心料理朝政,终日寻欢作乐。范蠡“美人计”的厉害,由此可窥一斑。



在姑苏台行宫里住久了,西施想外出散散心,吴王说他也有此意。于是,顺西施心意,回返当年“养伤”的地方,亦即古为五茸之地松江。吴王吩咐属下准备车马、弓箭、酒器等游猎和生活用品,携西施出姑苏城而行至松江九峰山之南区域,也就是吴梅村《茸城行》中所说的“五茸春草城南天”之地。车马一直走到离今车墩女儿泾不远的地方,吴王夫差张弓射鹿,飞矢发出,一鹿中箭倒地,吴王仰天大笑,沉静在回忆和喜悦中的西施被笑声惊醒,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再走一里多路,就到了他生养小西施的那户人家。



西施叫停了车马,路旁树草浓密,遮挡视线。她站起身,踮起脚,纤纤素手遥指西北向朦胧的凤凰山影,笑盈盈地趣问吴王:“那山高不高?”吴王嗤之以鼻道:“小土墩而已。”西施又说:“我王开弓力拔山兮,我也想与这凤凰山一比高低。”吴王仰天笑曰:“这又何难!”他传令下去,调用附近一带包括军用在内的所有车马,两日后运凤凰山之石奠基,就地取土,在西施的脚下筑一高墩。


墩,一天见高两米。几天后,西施急切地登上高大土墩,女儿泾河畔那户生养小西施的人家清晰在望。不知是思念过度,还是一路车马劳顿,一阵大风刮来,西施头昏目眩,晕倒在吴王怀里。墩下,飞沙走石,呈龙卷之势,车马乱作一团。吴王惊恐,第二天下令铲平高墩。又是车流滚滚,尘土飞扬。由此,便有了地名车墩相传至今。

1

1


在松江民间相传的故事中,西施的结局并不悲惨。勾践一雪前耻灭掉吴王夫差后,范蠡和西施一起乘船来到车墩,接走了小西施,船出三江口,下五湖而去,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清静之地,过着安逸的隐居生活。



一代代人来,一代代人去,被古老爱情点燃的车墩故事,传递着爱与责任是人类最宝贵情感的熠熠火炬,始终保持着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文明进步温度,热烈而久长。当下,人们话说车墩,无论是年轻人常思将来,年长者常思既往,一个多梦想,一个多回望,但心上的车墩,是速度,是厚重,是稳稳的幸福感,墩实丰润,天久地长。因此,在我的畅想里,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拍摄的爱情故事片中,一定有女儿泾这条爱河之水千古流淌,还有金色稻浪托举婚礼殿堂。一曲车墩爱恋之歌,飞翔在五彩斑斓的云间,飞得很高很远,却墩实地飞落在人们的心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