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品',是因为它与传统的'诗、书、画、印'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好的紫砂壶韵味深长,雅韵气息浓厚,艺术价值非常高。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爱茶之人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紫砂造型美观、风格多样、独树一帜,另一方面有而由于它在泡茶时有许多优点。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对紫砂壶的评价是“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个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 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实有保茶汤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总体来讲,紫砂壶有五大优点: (1)材质好。紫砂壶使用的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材质,它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经长久使用后,紫砂壶内壁会集聚“茶锈”,即使不放茶叶,注入沸水也会有茶香味。 (2)耐热性和透气性好。紫砂壶可以承受冷热的急剧辩护啊,比如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会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3)不易馊。陈茶不馊,甚至在暑天的隔夜茶也不起腻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费周章。即使久置不用,只要用沸水泡一泡,倒出后再浸入冷水中冲洗,泡茶仍得原味。对此,清人吴骞记载了他的洗壶妙方:“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冷水泻之,元气复矣。” (4)不走味。紫砂壶泡茶能保持茶的原味,使茶水的色香味极佳,且香不涣散。紫砂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延展性,配合以特殊且颈椎的制壶技艺,它的成品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减少了含霉菌的空气流向壶内的概率,相对的延长了茶汤变质的时间,有益人体健康。 (5)经久耐用。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更加光润可爱。而且据《阳羡茗壶系》载:“壶经久用,调试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 自从2010年春拍已故紫砂艺术泰斗顾景舟的一把石瓢壶“相明石瓢壶”创出1232万元的成交纪录后,近几年有多件顾景舟大师的紫砂作品均以超万万元的价钱成交,其中2014年隆顺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中顾景舟的一套“近代九头咏梅茶具”创出2875万元的成交纪录,2011年隆顺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顾景舟的十一件套的“提壁茶具”创出1700余万元的成交纪录,2013年顾景舟石瓢壶又创出1495万元单件成交纪录。同时,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近两年先有今世在世紫砂艺术家的紫砂作品凌驾百万元到达数百万元的成交单价纪录,甚至创出了在世大师的作品拍卖过万万元的新成交纪录,紫砂市场是否过热了呢?若是简朴直观地明确一把用来沏茶的壶价值万万元,确实是个天价!但我们都知道,优异的紫砂壶作品可以融合陶瓷文化、茶文化以及诗文、字画、雕塑、紫砂陶刻,包罗篆刻等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极具中华文化代表性。 不光顾景舟作品屡创高价,同为国家级大师的蒋蓉、徐汉棠、徐秀棠、谭泉海、汪寅仙、吕尧臣、李昌鸿、鲍志强、周桂珍、顾绍培等的紫砂作品,目前价位至少在20万至百万元之间。中国嘉德拍卖瓷器工艺品经理陈林林告诉记者,中国嘉德自2008年春拍进入紫砂拍卖领域,当时的成交额为443万元,而2011年的最高峰时,总成交额达到1.4亿元。 早在2011年,顾景舟所制'提璧组壶'创造了1782.5万元的高价,刷新了紫砂拍卖的世界纪录。截至目前,顾大师超过千万元的紫砂壶达到了8件。 2012年5月26日,北京翰海紫砂专场,紫砂泰斗顾景舟精心打造、历经20年完成的紫砂极品“提璧壶”以1288万元成交。同一专场中,曾于1993年赴台参展的顾景舟“虚扁壶”以1150万元成交;同样是顾大师另一作品“双圈壶”以943万元成交,3件作品总价达3300多万元,单件均价超千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