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中开了朵暴牙郎

 欢乐新旅程 2017-08-26

一听暴牙郎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有点不明所以?这是人名?还是?不,这是一种观花灌木的名字,因花长得像暴牙而得名。当然,乡村孩子对这名字不会陌生,因为这就是中国南方山上常见的野生花灌木

山中开了朵暴牙郎

看那伸长弯曲的雄蕊

看这花伸长弯曲的雄蕊是不是和夸张的暴牙有那么几分神似?其实这花的学名叫野牡丹。当然,这和牡丹也扯不上什么关系。但花开时节,山上娇艳艳的野牡丹倒是深得牡丹的艳丽精髓。有人说牡丹是花中之王,那么野牡丹应该就是野花之王了,其实,野牡丹科的花,并不会有王者的霸气,相反的,在鲜艳之中带点柔弱的粉红花朵,而又不失本身的野性,才是野牡丹科的原始面貌。

山中开了朵暴牙郎

它的花盛开在夏季,阔叶林中稍有阳光可到的地方,有时在一千多公尺的公路旁,就可以见到它的绽放。它的花朵是成群的开放,既可以欣赏整群的景观,又可以注意单朵花的美感。

野牡丹(学名:Melastoma candidum D. Don):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全缘,7基出脉,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厘米,顶端圆形,密被缘毛。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厘米,直径8-12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山中开了朵暴牙郎

暴牙郎的“儿子们”

生于海拔约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朗的灌草丛中,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产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印度支那也有分布。

别名有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脚山落苏、吞口巴、毡子杆、毛足杆、野石榴、金鸡腿、猪乸稔、牛乸稔、红爆牙狼、暴牙郎、倒罐草、高脚稔、埔笔仔、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桥、水外年、高脚埔梨、大号天番炉、埔笔仔、九螺仔花等。

野牡丹采用种子繁殖方式。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将种子混拦草木灰或细土,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复盖细土2cm,然后盖草、浇水。

山中开了朵暴牙郎

野牡丹还是一味中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植株用做药材。本植物的根(野牡丹根)、果实(野牡丹子)亦供药用。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全草。秋季采挖全株,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味酸;涩;性凉。

【归经】归脾;胃;肺;肝经。

【功能主治】消积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主食积;泄痢;肝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衄血;咳血;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产后腹痛;白带;乳汁环下;血检性脉管炎;肠痈;疮肿;毒蛇咬伤。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野牡丹一两,金樱子根五钱,和猪瘦肉酌加红酒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膝盖肿痛:野牡丹八钱,忍冬藤三钱,水煎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痈肿:鲜野牡丹叶一至二两,水煎服,渣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④治耳痈:野牡丹一两,猪耳一个,水煎服。

⑤治蛇头疗:野牡丹六钱,和猪肉炖服。

⑥治乳汁不通:野牡丹一两,猪瘦肉四两,酌加酒水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野牡丹的根、叶可消积滞、收敛止血,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便血等症;叶捣烂外敷或用干粉,作外伤止血药。

山中开了朵暴牙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