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苹果铁杆粉丝,我的笔记本、手表与手机,都是苹果的。 用惯了苹果,其他的产品总不习惯。只是因为喜欢苹果的简单。 前不久,听说苹果要在武汉开建Apple Store,很期待这家店比成都的店更有范。 据说,世界上很多Apple Store,都是一个男人设计的。他比乔布斯大20岁。 今年4月份,这位建筑大师设计的苹果新总部大楼( Apple Park)投入使用。大楼占地26公顷,耗资50亿美元,像一座降落在地表的宇宙飞船。 这位建筑大师就是诺曼·福斯特。他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中一共有250 人参与 Apple Park。 ▲苹果新总部 一个大圆环,我们看不懂。这不是福建土楼的翻版吗? 诺曼·福斯特,是国际建筑大师之一,“高技派”代表人物,1999年获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 什么是“高技派”? 百度说,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崇尚“机械感”。 如此说来,在国内的老厂房里搞文创,好像都是“高技派”。 今年5月份,受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邀请,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在武汉办了一场“城市愿景: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规划建筑展。这是首次在中国办展。 ▲大英博物馆中庭 ▲高层办公:香港汇丰银行、法兰克福德意志银行、伦敦Swiss-Re、纽约Hearst大厦 ▲伦敦市政厅 大师终有大作。他的建筑事务所代表作有德国议会穹窿、伦敦千禧桥、香港汇丰银行总部、赫斯特集团总部、瑞士再保险大楼、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等,还有最新版的Apple Store零售店。 4年前,诺曼·福斯特与他的团队参与解放公园——澳门路片区总体概念规划,并接了一个大单,为汉口精武路的越秀“武汉地王”做建筑规划。 ▲2013年9月的汉口精武路 在一片拆迁的废墟上,如何做出地标? 反正甲方爸爸要求做出有国际范的地标。 原来所有的乙方都是苦逼的。不管你是世界大师,还是刚入行的新人。 大师的核心团队在武汉蹲了半年,吃腻了热干面、鸭脖子。终于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鸭脖子路与伦敦牛津街很像。 这个发现之后,团队灵感爆发。思考另一高大上的问题:怎么做城市中心的引领者,与文化的传承者。 他们发现,以往的经验放在这里都不合适。项目周边的街道,如毛细血管之多。他们将建筑与周边融合,而不是再造一个封闭的“城中城”。 最后一版,也就是现在沙盘上的样子。 ▲越秀国际金融汇项目地上效果图 ▲越秀国际金融汇项目地下效果图 我在沙盘上逛了三圈,都没有发现特别之处。“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商业综合体沙盘吗?” 后来发现,还是我太俗气。 与我看苹果新总部那个圆环一样,过早下结论。 大师的这部“武汉作品”,不能只看外表。里面的细节,才是核心。比如,该项目减少地面机动交通,形成步行区,把车辆引入地下。地下交通与周边无缝对接。 地下四层车库,绿色生态商业空间,单座式步行商业街。在地下一层有公共交通。 但这些,还谈不上创新。 我好事地找了本地一位建筑专家。他说,国际一线大牌所做的项目效果图。要么很炫很唯美,要么很写实。 而诺曼·福斯特却不是这两者。这个项目的建筑规划亮点在靠协和医院方向的三角形商业地块。采用了国际化大都市通常采用的小尺度block街区空间模式(有助于和谐的邻里关系),低区形成全开放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 专家果然是专家,一语中的。 不过,大师的设计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性化。二是可社交性。 这些专业术语,听起来还是很茫然。但能做到这两点,就真是大师之作。通俗地讲,对业主生活更方便。所有的悬念,要到三年后最终揭晓。 建筑规划出自大师之手,其他的设计如果差了,还不能叫作品。各项建筑指标都好,才是真的好作品。 于是,越秀又找了几位大师。比如,园林大师贝尔高林。 或许你更熟悉园林大师的作品。香港四季酒店、香港丽兹卡尔顿酒店、深圳香蜜湖、深圳星河湾、北京金茂府等。 再说远一点,香港十大豪宅里面,过半是出自贝尔高林之手。 搞这么大动静,只是为了不辜负这片中心之地。如果找一些水货班子,那是一种对社会财富的糟践。 黄鹤楼、长江大桥、江汉关,都是大师的匠心之作。 这一次,苹果总部建筑大师的“武汉作品”,虽有些看不懂,毕竟人家是大师。大师的用意,岂是我等俗人能随便看懂的。 在越秀国际金融汇的那栋“土豪金”售楼部里,望着那价值不菲的水晶灯,我只听到售楼员说,这里有别墅卖,有洋房卖,有高层卖。 啊!这里还有别墅卖吗?还有洋房? 真的有。不哄你!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