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遂平县民间故事 狗冢庙传说故事

 liu四老汉 2017-08-26
狗冢庙传说故事



狗冢庙位于遂平县和兴乡李屯村境内。其传说故事发生于西汉末年,著名的“昆阳之战”之后,王莽撵刘秀途中演译的“白狗救主”传说故事,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夺得帝位,天下大乱,战争连年不断,王莽调集军队对各地义军进行镇压。刘秀携母率领一支义军在舞阳地区与王莽军相遇。由于寡不敌众,被王莽大军一路追杀到上蔡五量寺,被莽军冲散,刘秀只身逃到定陵西南(今遂平县和兴乡李屯村西北附近)。又累又饿,力不从心,倒在草地中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莽军一路穷追至西平焦庄乡湖坡村(在今李屯村东北角距李屯三公里处),看到一望无际芦苇荡无法搜寻,于是四处放火,欲把刘秀烧死其中,待刘秀一梦醒来,追兵已离,四周皆是一望无际的焦土,只有身边一片荒草杂乱的倒在地上,上面沾满了泥水,一只湿淋淋的白狗躺在自己的身边,刘秀顿时明白,原来是白狗为了救自己,跑到离自己二十丈外一条小河中,用自己身上的毛沾满了泥水,到刘秀周围草丛上翻滚,使草不能燃烧,保护了自己,白狗经过长时间的来回奔跑,活活累死。刘秀感动泣怜,对白狗许诺:白狗啊,如果我得势,一定为你架冢修庙,报答恩情。

刘秀兴天下后,于东汉初年,调动数千民工,兴土动工,修建了占地两万壹仟平方米,气势浩大,雄伟气壮的庙宇,取名狗冢庙,以示纪念,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两度重修,据考证,李屯狗冢庙是我国唯一一座祭狗的庙宇。

刘秀携母逃难、被白狗救命、报恩修庙的传说故事几千年来一直在遂平、西平、上蔡三县交界处广为流传;《遂平县志》、《遂平党史》等多有记载其传说故事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传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忠义、忠孝文化;二寄托了人们向往的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时到今日,这些思想观念对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惜的是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在1928年毁于战火,后来又被扒庙建校遂成一片废墟,仅存孤庙一座,故事传承人也大多年事已高,相继谢世。故事面临断代绝传。

近年来,为保护、抢救该文化遗产,群众自发收集有关物证,修建一座简易庙宇,县乡两级也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加大了对遗址修复保护经费的投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