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线!三线!

 hyd129 2017-08-26

        “三线”是曾经关系国家命运的大建设。 “三线厂”这个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逐步公开。

 

—— 起因 ——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组织以进攻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1964年,美国入侵越南。

       针对这种国际形势,中央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随时会发生侵略战争。而现代战争的胜利与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特别是军工生产,而当时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重工业基地东北,轻工业以及精密仪器研究制造中心上海、华北。

 

—— 决定 ——

       这些地方都在国防前沿,一旦战争爆发,必然首先受到袭击,因此,中央决定:将军工制造、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精密仪器行业,逐步迁入四川、贵州等大陆腹地,为了保密,涉及军工类的工厂尽量建在人烟稀少易守难攻的山区。

       三线建设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 诞生 ——


       
这些内陆不易被战争涉及到的省份,被归类为“三线地区”,而这些当时肩负国家兴衰重任的工厂,被内部简称为“三线厂”。为了保密,所有涉及的军工厂都没有名字,只有一个邮箱号,一个四位数的数字简称。这个项目,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用时15年,完成1100多个建设项目,2000多个工厂、研究所、冶炼厂。45个产业基地和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平地而起。大批沿海地区,城市内的科研人才,高级工程师,大学学者,年轻干部和熟练工人被迁移到了这些地方。这批人很多都是国家之栋梁。

 

—— 基地 ——


       绝大多数的“三线厂”都被建设成一个基地,厂区和生活区连成一片,围墙高建,与世隔绝,内部除了工厂和职工宿舍,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技校、大中专,甚至有的工厂还有研究所;医院:治疗能力医生整体能力甚至超过地方医院;银行、食堂、内部菜场、电影院、工会俱乐部、商店、粮油店、游乐场、汽车站等等。基本不用出厂区,人的一生就可以在里面度过。

         50多年过去了,大量的“三线厂”被撤除,变成了普通的国营企业,然后大量倒闭、下岗。而这批工厂,却足足消耗了几代人的青春,爷爷辈建设,父母辈在里面度过一生。在“三线厂”的世外桃源里长大的孩子们都进入了“社会”,过着他们父母爷爷奶奶辈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未完待续,文字由假行僧提供,作者:大头, 照片摘自往期和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