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4年,法国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事,却导致了6年后法国亡国

 金色年华554 2017-08-27

公元1934年,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发生了一件事。在现代人眼里,这件事在世界军事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但在时人眼中,却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因为与那一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大事件”相比,法国的这件事实在是微不足道。

1934年,法国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事,却导致了6年后法国亡国

那一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恢复帝制,成为了“伪满洲国”皇帝;

那一年,那位奥利地人正式成为了德国元首,其势力在德国已是根深蒂固;

那一年,苏联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内部运动。

就连意大利队在本土夺得世界杯都显得比法国的这件事要重要得多,毕竟法国只是有一个叫戴高乐的人,出版了一本名为《建立职业军》(又名未来的陆军)的书而已。

但就是这本书,却导致了二战爆发后,法国的灭亡。

在《建立职业军》中,未来的法国总统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可能的作战对象及其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他科学地预见到未来战争中战斗行动的机动性空前增大,并有坦克战河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运动战等新特点战争也会在未来的战场上相继出现。

戴高乐认为:唯一可靠的保卫法国的措施不是沿用过时的要赛式防御,而是必须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精悍职业军队——6个机动能力很高的装甲师。这种装甲师与航空兵协同,实施广泛地机动作战,将成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突击力量。

1934年,法国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事,却导致了6年后法国亡国

也许戴高乐没有意识到,他这本书的出版,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因为那时候法国政府正在加足马力修建马其诺防线,从1928年起,每年都将国防经费的一半投入其中,法军信奉的是一战后的成功经验,即所谓“野战炮兵掩护下的,经过要塞加强的,不间断线性防御”。

组建机械化部队?这与法军内部的主流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戴高乐的书在法国无人问津,只卖出了750册,但却引起了德国人的极大兴趣,购买了200册。后来的“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得到这本书后,把戴高乐的军事思想与自己的主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装甲师编制和坦克战术以及“闪电战”作战理论的雏形。6年后,德国人将戴高乐的理论付诸实践,只用了33天就击败了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

1934年,法国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事,却导致了6年后法国亡国

德军占领法国后,有一位法国记者采访古德里安,古德里安问那位记者:“我的那位伟大的法国同行最近在战术上又有些什么新发展?”这位记者竟呆若木鸡,不知所云,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戴高乐这个名字和他的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