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名将录:刘穆之,宋高祖刘裕的左膀右臂,忠义长存

 金色年华554 2017-08-27

在风起云涌的南北朝时期,无数草根英雄有了施展自己报负的机会。今天要讲的这位名将刘穆之也不例外。他出身贫寒,曾经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经常到别人家蹭饭,饱受讥讽,之后跟着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南征北战,逐渐受到信任,成为了刘裕的心腹。

南朝名将录:刘穆之,宋高祖刘裕的左膀右臂,忠义长存

刘穆之,字道和,出生在山东一代。山东人的性格都是比较豪爽的,刘穆之就是一个典型。年轻的时候,他的家境不太好,娶了妻子之后家里更是揭不开锅了,所以常常去妻子的哥哥家里蹭饭。

久而久之,妻子的哥哥非常看不起他,话里话外老是嘲笑他。而刘穆之的性格却是大大咧咧,根本不把这当回事,不仅去讨饭吃,还要讨几口酒喝,不光喝酒,还吃了人家的槟榔。妻子的哥哥就嘲讽他说,槟榔是助消化的,你连饭都吃不饱,还吃槟榔做什么?

后来刘穆之做了大官,权倾朝野,不仅没有怨恨妻子的亲戚,反而经常接济他们。妻子对刘穆之十分感激。有一次,妻子的哥哥来到刘穆之府上,刘穆之大鱼大肉招待了他,饭后还不忘让手下送了好多槟榔给他。

南朝名将录:刘穆之,宋高祖刘裕的左膀右臂,忠义长存

刘穆之原本是山东临沂一个小小的主簿,后来刘裕占领了京城,想要招揽人才,于是何无忌就把为人豪爽做事又细致的刘穆之推荐给了刘裕。所以何无忌也算是刘穆之的伯乐了。

刘穆之来见刘裕时,虽然身上的衣服很旧很破,但是气宇不凡,镇定自若。刘裕问他:“我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了,身边需要一个军师,你觉得谁合适呢?”刘穆之毫不谦虚地说:“目前还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刘裕见这个人与自己的脾气很合得来,就把他留在了身边。从此,刘穆之开始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寸步不离。

南朝名将录:刘穆之,宋高祖刘裕的左膀右臂,忠义长存

随着刘裕地盘一天天扩大,许多刚刚攻占的地方都需要重新建立制度,这些事刘裕自己顾不过来,就全权交给了刘穆之。刘穆之本来办事就大刀阔斧,这项工作正适合他。刘穆之果断摒弃了晋朝的许多繁琐无用的条例,大胆推行新规章,往往在数十天内就可以把一个地方整治的井井有条。

刘裕对刘穆之的才能很是肯定,刘穆之的官位也是节节高升,升任参军、太守等职。刘穆之也深感刘裕的恩德,忠心耿耿,一切为了刘裕着想,甚至经常给刘裕打小报告,把朝廷大臣的一举一动都汇报给刘裕。因为这样,刘穆之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只要有利于刘裕,刘穆之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南朝名将录:刘穆之,宋高祖刘裕的左膀右臂,忠义长存

公元414年,刘穆之终于当上了将军,被任命为中军二府军司、丹阳尹、前将军。朝内的政事,朝外的军事都是由他负责,足见刘裕对他的信任。他也没有辜负刘裕的期望,把每项工作都做的井井有条,一边查阅文书,一边与别人讨论政事,分心二用,效率极高。

南朝名将录:刘穆之,宋高祖刘裕的左膀右臂,忠义长存

可惜,仅仅三年之后,公元417年,五十八岁的刘穆之就积劳成疾,病故了。宋武帝刘裕十分痛心,感慨自己失去了一位治世能臣,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从一介草民到获得如此殊荣,刘穆之传奇的一生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