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个性与成功之道
2017-08-27 | 阅:  转:  |  分享 
  
个性与成功之道

中国是一个崇尚“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国度,因此,个性发展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它的一个总体原则是——能适应环境、与大家和谐相处,同时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围绕这一原则,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个性发展的基本标准,如仁、义、礼、智、信。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应该在为人处世上仁爱宽厚、正直公道、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或者说,一个有个性魅力的人不仅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的人,而且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心理学家用现代统计方法,也验证了中国传统人格的结构。

此外,中国文化对个性发展的要求还带有明显的角色性,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应地也有不同的个性标准。空间上,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间上,孔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年轻时应该关心求学、立身的生存问题;到了中年应该追求坚定、命定的责任问题;而老年应该注重内心的喜好问题。生活中的人,如果年轻时不关心生计,而热衷于责任和喜好,就会被认为不务正业、爱出风头、不成熟;如果上了年纪仍然在为生计奔波,则会被认为是碌碌无为、平庸无能。人的智商差距不会很大,只要努力,就会克服智商障碍;人的情商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是决定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通过学习体会来积累;情商是能否达到人生顶峰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否在逆境中成长,能否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关键在于实践中的磨练。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有个性的人,要想参与更多的竞争与合作,必然需要开放的个性,比如注重理性思辨、知识创新;而一个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个性的人则相反,需要做人技巧的历练,比如注重往来人情、人际妥协、和谐思维的学习。当然,西方人在倡导开放性、提出智商概念的同时,也在倡导人际沟通,并提出了情商的概念。应该说,智商与情商兼备的人才能在未来的合作、竞争中“吃香”,也是成功之道不可或缺的。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