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温说:杀了这个人一定会下雨,结果没下,刘伯温被迫辞官回乡

 伟天英 2017-08-27

导读:刘伯温作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第一智囊,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只被封了一个次等的爵位——诚意伯,而且俸禄还是伯爵中最低的。按道理来说,刘伯温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在朱元璋征战四方的时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何到头来却得到这样一种待遇?通过研究史料,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因为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皇帝。

刘伯温说:杀了这个人一定会下雨,结果没下,刘伯温被迫辞官回乡

在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中,有一个最大的派别“老乡会”,史称淮西集团。老乡会的会长当然就是朱元璋本人,在明朝洪武年间,老乡会人多势众,每一位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存在,比如:李善长、徐达、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反过来在看刘伯温,他被归类到浙东派,在朱元璋的眼里他是外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朱元璋的眼里,刘伯温对事情的判断能力比他要准,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刘伯温每一件事情想的都比朱元璋周到,换了任何一个人做皇帝,也会对刘伯温这样的人进行提防。

刘伯温说:杀了这个人一定会下雨,结果没下,刘伯温被迫辞官回乡

朱元璋为了遏制刘伯温,除了不给他封高官之外,还纵容淮西集团的副头领李善长与刘伯温斗争,而朱元璋则高高在上看一场好戏。刘伯温与李善长的第一次交锋发生在洪武元年,当时刘伯温的官职是御史中丞,相当于全国监察机构的领导,负责监管、弹劾百官。

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个名叫李彬的人,这个人因为犯罪被刘伯温抓了,案件审理完成之后,按照律法李彬应该被斩首。但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为了救人,李善长就趁朱元璋不在京城的时候,找到刘伯温求情,希望他能放李彬一条生路。刘伯温软硬不吃,非要杀掉李彬,并且还说要上报给朱元璋,为此李善长非常气愤,决定对刘伯温进行反击。

刘伯温说:杀了这个人一定会下雨,结果没下,刘伯温被迫辞官回乡

回家后的李善长想到一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第二天,李善长再次找到刘伯温,对他说:现在京城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地理,想必知道现在不适合杀人吧?李善长这招可以说非常阴险,他知道如果刘伯温非要杀李彬,那到时候就可以将天不下雨,导致京城大旱的责任推到刘伯温的身上。

刘伯温听到李善长的话后,斩钉截铁的对他说:只要杀了李彬,天就有一定会下雨。刘伯温敢说这样的话,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因为他确实懂得一些天文气象方面的知识,可这一次刘伯温看走眼了。在杀了李彬之后很久,天一直没有下雨。李善长抓住机会,立刻纠集老乡会的人员向朱元璋弹劾刘伯温。

刘伯温说:杀了这个人一定会下雨,结果没下,刘伯温被迫辞官回乡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善长素匿之,请缓其狱。基不听,驰奏。报可。方祈雨,即斩之。由是与善长忤。——《明史·刘基传》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不是刘伯温的错,所以也没有为难刘伯温,但刘伯温自己知道现在的朝廷已经容不下他了,所以在八月份的时候他向朱元璋辞官,希望回家养老。在临走之前,刘伯温向朱元璋建议说,凤阳虽然是陛下的故乡,但却不适合建都,希望皇上能够停止营建凤阳中都。后来的事实证明,刘伯温是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