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世界史】《西非源流史》(25)

 金色年华554 2017-08-27

乍得阿拉伯人


    乍得阿拉伯人《Arabs of chad ),乍得的阿拉伯人,顾名思义,他们并非这里的土著居民。由于历史上阿拉伯人向非洲长期迁移和扩散,使他们成为今口乍得境内的人口最名的一支民族,现有人口303万,占乍得总人口的1/3。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操阿拉伯语乍得方言。主要居住在该国的北部和东南部一带。多数人与图布人杂居在一起,少数人流人各大城市中。信仰伊斯兰教。

    在这块异国他乡的土地卜,他们虽然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在这里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大批走出自己的家园,开始向外迁移。事实上,阿拉伯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早在7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只是那时是小规模,小批量的陆续流人,对当地人的冲击和影响并不大。而12世纪的大迁移引起北非一带居民的迁移和西、中非一带民族格局的变化,形成了一个不可抗拒的民族大迁移的连锁反应,层层推进。当他们来到乍得湖一带时,则是14世纪的事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固有生活习俗也开始有变化,逐步打开封闭的大门,开始与当地居民混居,在几个世纪的阿拉伯化的过程中,在乍得境内形成了这支乍得化的、人口最多的阿拉伯民族。

    在乍得生活了近千年的这批阿拉伯人,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冲淡他们的民族特征,民族传统的固有习俗,在他们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传统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男子实行割礼。这些人当中近一半从事畜牧业,以游牧业和半游牧业为生,饲养骆驼、山羊和马匹;一些人已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另有部分人已进人城市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生产。在乍得,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他们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萨拉人


萨拉人(Sara),民族集群,住在苏丹南部边界地区,特别是在中非共和国西北部和查德境内查德湖以南萨尔赫(Sarh)周围的中南地区,包括古拉人(Gula)、卡拉人(Kara)、克雷什人(Kreish)、恩杜卡人(Nduka)、恩加马人(Ngama)和正统萨拉人,讲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的中苏丹诸语言,物质文化受到苏丹影响。萨拉人从事锄耕农业,芋头、薯蓣、甘薯为主要作物,兼养牛、绵羊、山羊和少数马匹,头目在长老议事会协助下管理自治村社。村社由一个氏族组成,实行一夫多妻制。


乍得共和国


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

乍得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北部的沙漠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和南部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

该国以乍得湖的名字命名,国内最高山峰是位于撒哈拉的库西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贾梅纳。

乍得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民族,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系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代比执政后,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重点整顿棉花公司等国营企业和公职部门;鼓励私人投资和发展中、小企业;宣布实行企业私有化和自由经济;打击走私,保证税收;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外国投资。

一、历史

公元前7000年,乍得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人类居住。这使得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强劲增长。乍得其中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主要位于博尔库-恩内迪-提贝斯提区)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而乍得盆地上有农业人口定居的历史也超过了两千年。这个区域长期以来一直是各个文明活动的中心。根据出土的手工艺品和口述历史纪录,这些文明中最早期的是萨奥文明。公元9至10世纪,萨奥人建立乍得撒哈拉地区的第一个、也是国祚最长的帝国──加涅姆帝国,16世纪后,出现与之抗衡的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从此三国混战不休。加涅姆帝国以及随后的政权都建基于对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通道的控制。除了抢夺奴隶,这些政权的控制地都未曾延伸到南部的草原。1883年至1893年间,各王国先后被苏丹人拉比赫·祖拜尔征服。

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已有大量人口在乍得一带聚居,直至公元前第1个千年末期,一连串政权在乍得的撒哈拉地区兴起和消亡,它们都曾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路线。乍得在192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1960年,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但托姆巴巴耶的政策引起北部穆斯林地区不满,最终在1965年触发长期的内战。1979年,反政府武装攻占恩贾梅纳,结束了南部政权的统治。但是反政府武装指挥官之间发生内讧,结果侯赛因·哈布雷赢得战斗,出任总统,但在1990年被他的将军伊德里斯·代比推翻。苏丹的达尔富尔冲突在乍得边境爆发,使该区局势不稳。

1900年4月22日在库塞里之役击败并杀死拉比赫·祖拜尔后,法国清除了在乍得殖民的主要障碍。

在法国的殖民扩张之下,法国殖民者于1900年建立了“乍得国家和保护国军事领地”(Territoire Militaire des Pays et Protectorats du Tchad)。直至1920年,法国已取得乍得全国的控制权。殖民地时期的乍得并无统一领土的政策,现代化进程缓慢。法国人主要视乍得为低级劳动力和棉花的次要来源地,1929年,法国开始在当地大规模生产棉花。乍得殖民政府人手严重不足,并需要依靠来自法国本土能力最差的一批官员。乍得境内只有南部管理得较好,法国对北部和东部的控制则有名无实。殖民政府的忽视使教育制度也长期得不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把乍得列为海外领地,领地居民有权选举法国国民议会代表和乍得人民议会议员。当时的最大政党是扎根南部地区的乍得进步党。1960年8月11日,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托姆巴巴耶任首任总统。

托姆巴巴耶在两年后禁止反对党,实行一党制。他的独裁统治和低效的管理使种族之间的冲突加剧。1965年,穆斯林发动了内战。托姆巴巴耶在1975年一次由费利克斯·马卢姆发动的军事政变中被杀,但暴力浪潮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79年,反政府武装占领恩贾梅纳,马卢姆倒台。之后几个武装组织(主要来自北部的反政府武装)互相争夺权力。乍得的分裂使法国在其国内的势力崩溃,北部邻国利比亚便乘势填补了法国的位置,并介入乍得内战,支持北部叛军。1983年叛军大举进攻,法国在同年8月派兵到乍得支持乍得政府,在乍得中部建立防线,战局才稳定下来。得到法国支持的总统侯赛因·哈布雷在乍得成功号召国内民众,并在1987年击退利比亚军队。

哈布雷后来以贪污和暴力的手法巩固政权,在他统治下估计有约40,000人被杀。哈布雷的政策倾向他自己的种族──达萨人(Daza),并歧视其他以前的札加瓦人盟友。他的将军伊德里斯·代比在1990年把他推翻。

代比随后尝试安抚反政府武装,恢复了多党制。乍得通过公投在1996年通过了新宪法。同年,代比赢得了总统选举,五年后连任。2003年,乍得开始开采石油,但后来第二次乍得内战爆发。代比在2005年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取消总统任期的限制,这引发反对党的强烈反对和整个社会的骚动。2006年,代比在反对党抵制选举的情况下第二次连任为总统。同时,乍得东部的种族冲突情况恶化,联合国难民署警告,乍得可能发生类似达尔富尔的种族屠杀。

政体

乍得国家实行多党制,1993年初召开了由各党派参加的最高全国会议,确立过渡机制。1996年3月举行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6月举行总统选举,代比胜出。1997年3月举行立法选举,爱拯运获议会绝对多数。代比政府一面武力清剿境内反政府武装,一面举行政治和谈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一度取得显著效果。2001年5月和2002年4月,代比和爱拯运分别再度赢得总统大选和立法选举。2003年,乍境内反政府武装基本平息。2005年以来,发生多起未遂政变,反政府武装死灰复燃并迅速发展壮大,活跃在东部与苏丹交界地区,并屡次西进。2006年5月,乍举行总统大选,代比在反对党集体抵制的情况下胜选连任。12月,主要反政府武装之一“变革联合阵线”归顺政府。2007年8月,爱拯运等总统多数派政党与18个反对党签署政治协议,宣布实现和解。10月,乍政府与“争取民主和发展力量联盟”(UFDD)等4支主要反政府武装签署和平协议。11月,双方冲突再起。2008年1月底2月初,反政府武装联军自东部发动攻势,一度占领首都恩贾梅纳大部分市区。乍政府军经过激战夺回首都和全国控制权,反政府武装退回与苏丹交界地区的基地。2009年1月,乍8支主要反政府武装组成反政府武装联军“抵抗力量联盟”,选举蒂马纳·埃尔迪米(Timane Erdimi,乍总统代比侄子)为共同领导人。5月6日,“抵抗力量联盟”多支纵队数百辆皮卡车越过乍得和苏丹边境进入乍境内,并与政府军交战。10日,政府军方面宣布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歼敌200余人。自此,乍国内政局渐趋稳定。2011年2月和4月,乍分别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执政党爱国拯救动运动赢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代比以83.59%的得票率再次蝉联总统。

独立后第一部宪法于1962年4月制定。1993年4月4日,乍得最高全国会议通过了“过渡时期宪章”,作为过渡时期临时宪法。1996年3月31日举行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该宪法规定:乍得是一个建立在民主、法治原则和公正基础上的独立的、世俗的、社会化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主权国家,实行政教分离。行政权由总统和政府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负责保证宪法的实施。总统通过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两届。同时规定如经国民议会三分之二成员通过,可对宪法进行修改。总统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建议任免政府成员。总理为政府首脑,负责执行部长会议通过的国家政策。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构成,行使立法权。2005年6月,乍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对总统连任次数和年龄的限制,将“参议院”改为由总统任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

乍得现行宪法是1996年3月31日举行全民公决通过的。该宪法规定:乍得是一个建立在民主、法治原则和公正基础上的独立、世俗、社会化、统一、不可分割的主权国家,实行政教分离。行政权由总统和政府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通过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总统任命总理。总理为政府首脑。

历任总统:

国家元首 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François  Tombalbaye)1960年8月11日—1962年4月23日 乍得进步党

1、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François Tombalbaye)1962年4月23日—1973年8月30日 乍得进步党

2、恩加尔塔·托姆巴巴耶(N’Garta Tombalbaye;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改名为“恩加尔塔·托姆巴巴耶”)1973年8月30日—1975年4月13日 全国文化社会革命运动

临时国家元首 诺埃尔·米拉劳·奥丁加尔(Noël Milarew Odingar)1975年4月13日—1975年4月15日 军人

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 费利克斯·马卢姆·恩加库图(Félix Malloum N'Gakoutou)1975年4月15日—1975年5月12日 军人

国家元首 费利克斯·马卢姆·恩加库图(Félix Malloum N'Gakoutou)1975年5月12日—1978年8月29日 军人

3、费利克斯·马卢姆·恩加库图(Félix Malloum N'Gakoutou)1978年8月29日—1979年3月23日 军人

临时国家委员会主席 古库尼·韦戴(Goukouni Oueddei)1979年3月23日—1979年4月29日 乍得民族解放阵线—人民武装部队

过渡民族团结政府主席 洛勒·穆罕默德·舒瓦(Lol Mahamat Choua)1979年4月29日—1979年9月3日 乍得人民解放运动

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 古库尼·韦戴(Goukouni Oueddei)1979年9月3日—1979年11月10日 乍得民族解放阵线—人民武装部队

过渡民族团结政府主席 古库尼·韦戴(Goukouni Oueddei)1979年11月10日—1982年6月7日 乍得民族解放阵线—人民武装部队

北方武装部队指挥委员会主席 侯赛因·哈布雷(Hissène Habré)1982年6月7日—1982年6月19日 北方武装部队

国家委员会主席 侯赛因·哈布雷(Hissène Habré)1982年6月19日—1982年10月21日 北方武装部队

4、侯赛因·哈布雷(Hissène Habré)1982年10月21日—1990年12月2日 北方武装部队/全国独立与革命联盟

爱国救亡运动主席 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Idriss Deby)1990年12月2日—1990年12月4日 爱国救亡运动

国家元首 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Idriss Deby)1990年12月4日—1991年3月4日 爱国救亡运动

5、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Idriss Deby)1991年3月4日—今 爱国救亡运动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