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般若波罗蜜多8 2017-08-27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先生像

沙孟海(1900-1992) 原名文若,中年后以字行。号石荒、沙村、决明、兰沙等。浙江鄞县人。 早年从冯君木学古典诗文,从吴昌硕习书法、篆刻。后又与著名学者朱疆村、况蕙风、章太炎、马一浮等交往,受益良多。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曾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63年起在浙江美术学院兼课,1979年起为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导师。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强'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堪称旷世罕见。沙氏学问渊博,识见高明,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真行草书集》、《兰沙馆印式》、《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论书文集》等。并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等。沙孟海是中国当代书坛巨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明末清初,杭州平湖秋月处有一家“仙乐处”酒楼,有嵌名联:“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亦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里,不乐也乐。”1881年,38岁的吴昌硕有一八言联篆书赠与长辈:“及时行乐请自今始,与世无争长如初古。”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这让人想起一则逸闻。大书法家沙孟海享年93岁。据传沙老临终遗言是“要及时行乐啊。”大概为尊者讳,很长一时段,其亲朋有意掩饰此事,后来才慢慢流传出来。在俨如道学先生的“正人君子”眼里,这几乎大逆不道。而被正统道德教化所绑架的人们,对此或感到有点怪怪的,或觉得很不“主旋律”或有悖“核心价值观”,至少不合名人“高大尚”身份。、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虽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泛政治化时代早已过去,但动辄以道德名义来审视和评判别人的伪君子作风,至今仍常能遭遇。“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之类,大概会被卫道士们斥为“混蛋”或向往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好像“人生乐长,当随时受苦”,才合乎无产阶级道德理念。在网上看到大学生辩论题“人生在世,应及时行乐还是应艰苦奋斗?”抽到反方者,面对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正方,在心理和气势上不未辩先输也难。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老书法被誉为“真力弥满,吐气如虹”,而其遗言虽不够“伟光正”,但在我看来是性情弥真、意蕴丰沛。其临终时的心态,外人难以揣摩,更不必妄测,但后辈如我者,结合已“知天命”的人生体验,从中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感悟首先是人生在世,第一要务当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何其芳一诗写到:“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真正懂得“及时行乐”,不妨说是珍惜生命中的时时刻刻,去体验和开掘生活中的“快乐和宝藏”。从沙老遗言中,我最先读出的是大艺术家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还有他如同何其芳诗作“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之美好的祝福心态。至于是否含有人生遗憾之感喟,几乎可忽略不论。如有的话,那也是对“文革”时期“灭人欲”之控诉。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在本人看来,沙老遗言“及时行乐”没有必要用冠冕堂皇的语言去磨平掩饰,沙老这种真性情的表达才是人性最光辉的一面,遮遮掩掩道貌岸然未必就能赢得世人尊敬。

最后一起欣赏下沙老的书法精品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沙孟海临终遗言“要及时行乐啊”家人羞于启齿世人不知沙老何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