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一战:决定中国命运的巅峰对决

 江上看云人 2017-08-28

一场决定了中国命运的战争,一场在中国战争史上从规模上、惨烈程度上讲空前绝后的一场战争:长平-邯郸之战。

这场战争爆发于公元前260年,结束于公元前257年。战争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的双方是秦国赵国,作战的地点是在长平,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长平之战。战争的第二个阶段,作战的一方仍然是秦国,而另一方则除了赵国以外还加入了魏国和楚国,作战的地点在赵国首都邯郸,所以被称之为邯郸之战。这场战争的规模是空前的,双方前后总共投入了一百多万军队,特别是秦赵两国,都是倾全国之兵来打这场战争的。双方为什么要打这样一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战争的起因

这场战争的起因应该说是比较偶然。怎么回事呢?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武安君白起进攻韩,攻陷了韩国的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把属于韩国的上党地区和韩国其他地方割裂开来。这样一来,上党成了一块没有后援的孤岛,守军也成了一支孤军。所以,在秦国方面看来,上党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上党没有轻而易举地落入秦军的手中,相反倒是旁边的赵国捡了个大便宜。上党归附赵国了。秦国方面对于这一情况,当然感到愤怒。于是,就于两年后的前260年大举进攻已经属于赵国上党,从而引发了这场大战。

这个当中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上党为什么会投降,或者说得好听点,归附赵国呢?第二,赵国应不应该接受上党?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上党为什么会归附赵国?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在当时就有多种解释。第一个解释来自当事人之一上党太守冯亭。冯亭当时与手下策划这个事的时候,说:“退路已被截断,秦兵日日进逼,韩国无力救援,不如归附赵国。赵若接受,秦必攻之;赵被秦所攻,必与韩结盟。韩、赵结盟,则可以挡秦矣。”也就是说,冯亭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是:只有这样做,才能对抗秦国。第二种解释来自于上党的使者向赵国方面的汇报:“韩国不能守卫上党,上党势必被秦所吞并。上党官民皆愿归附赵国,不愿被秦国吞并。上党现有大小城镇十七座,愿献于大王。”核心意思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归附赵国是民心所向。第三个解释来自赵国方面,赵国平阳君赵豹建议赵王拒绝上党的归降,他说:“韩氏所以不降于秦者,欲嫁祸于赵也。”也就是说,这是韩国政府把祸水引向赵国的诡计。

战国后期形势图

这三种解释,各有道理。我们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否定其中任何一个解释。在我看来,这三种解释其实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这些说法分别反映了韩国三个不同阶层的人对当时上党问题的意见或者期望。第一,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归附赵国比归附秦国好。为什么呢?首先,从感情上讲,秦国与韩国连年交战,韩国老百姓有很多人都死于秦军之手,所以对秦国是仇视的态度;反观韩赵关系,大家知道,这两个国家原来就是一个国家,在三家分晋以后才变成两个国家的,相互间渊源比较深,长期以来并没有太大的敌意。其次,从文化氛围上讲,秦国文化在战国时期是比较独特的,与其他几个国家差别很大,当时山东六国是看不起秦国文化的,认为他们很野蛮。相反,韩赵两国文化都脱胎于原来晋国的文化,文化相通。最后,从法律制度上讲,秦国法律是出了名的严厉,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山东六国基本上不太习惯秦国这种严酷的法律,这也是最终反秦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原因之一。所以,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们真有可能像使者所说的那样,宁可当赵国人,也不愿意当秦国人。第二,从上党统治者(守卫上党的韩国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更愿意归附赵国。从他们个人的利益上讲,投降秦国他们有被杀的可能。两国交战,战败一方的命运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反过来,投降赵国,对于赵国那是大功一件。他们不但没有性命之忧而且还有升官发财的可能,最终的事实也是冯亭被封为华阳君,县令也被封侯,其他官员也都加爵三级。从感情上讲,他们和老百姓一样,与秦军作战多年,不说仇深似海,至少对秦国有敌对情绪或者说不甘心被秦国打败。所以,他们有可能希望借赵国的力量来对抗秦国,也就是冯亭所说的:“赵被秦所攻,必与韩结盟。韩、赵结盟,则可以挡秦矣。”第三,从韩国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上党投降赵国是现实的最好的结果。以韩国当时的实力,抵挡秦国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韩国的地理位置就恰好在秦国的大门口,秦国东进最先打的肯定是它。韩国要不被秦国灭掉,唯一的可能是秦国将进攻的方向选在别的国家。当时,和上党反正是守不住了,把它让给旁边的赵国正好可以将秦军的注意力引向赵国,从而解除本国的军事压力,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上党想归附赵国,那是理所当然的。而从后来的结果来看,老百姓的愿望――作赵国的臣民,落空了;地方官员的愿望――升官发财和抵抗秦军,实现了一半;韩国中央政府的愿望――把秦国的攻击方向引向赵国,实现了。

我们刚才分析了韩国方面的想法,从他们那边看,上党归附赵国是最佳策略。那么赵国方面接受上党是最佳策略吗?也就是我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赵国应不应该接受上党?很多人认为不应该。不是后来赵国长平战败了,才说不应该,而在当时就有人提出不能接受上党。这个人就是平阳君赵豹。他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又说:“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大致意思是:圣人以无故得利为祸。秦国自以为上党可不战而得也。秦辛劳于前而赵受利于后。虽强大不能夺之于弱小之国,以赵国之弱小怎能夺之于强秦?岂不是无故受利?不如不接受。

后来,大家看到赵国因为接受上党而遭受长平之战的失败,说不应该接受上党的人就更多了。例如,司马迁就说:“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国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柏杨也说:“上党不但是个烫手的山芋,简直是个点燃了引信的炸弹,抛出去都来不及,赵王国却紧搂入怀,认为天纵奇福。赵豹的分析,入骨三分。而赵胜却像一个白痴,这个以‘江湖义气’自豪的贵族,不过一个普通的浮夸之徒,眼睛只看到蝉,没有看到黄雀;只看到土地,没看到秦王国大军。弱小国家,有弱小国家的立国之道,万万不可横挑强邻。违犯这个原则,一定挫败,甚至覆亡。接受上党,是一项错误的决策。可怜的战士和人民――多达四十五万之众,为高级官员这项错误的决策,付出生命。”

平原君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次赵国接受上党就是一次如柏杨先生所言的“错误的决策”呢?我想我们还不能简单的下结论。不错,接受上党就意味着接受战争,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其一,秦赵之战,赵必败吗?其二,不接受上党就不会有秦赵之战吗?

先看第一个问题。在长平之战前,谁又能肯定秦必胜赵必败呢?秦国固然强大,但赵国也并不弱小。当时赵国是山东六国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从秦赵两国在此之前十年内的交战史上来看,双方是互有胜负,赵国两胜一败还稍占上风。(前270年,阏与之战,赵胜;前269年,阏与再战,赵国再胜;公元前265年,秦攻赵,秦胜。)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平之战赵国实力大损之后,李牧仍然率领赵军几度大破秦军。可见,秦赵之战,赵军并非没有胜的机会。而史实也告诉我们,赵军在廉颇为统帅时,虽然处于劣势,但并未战败而是将战争拖向持久战。这是秦国所不愿看到的。可见,秦赵之战并非赵必败、秦必胜,秦赵之间是有一打的。

再看第二个问题。从秦赵两国关系上看,秦赵两国之间战争频繁,根本是两个敌对国家。换言之,不管赵国对秦国挑衅不挑衅,秦国都可能对赵国发动攻击。秦国打赵国,不需要借口。所以根本不存在柏杨先生所说的“横挑强邻”的问题,你不挑他,他一样要打你。从秦国的战略来讲,柏杨先生也承认是远交近攻。现在魏韩楚三国都已经臣服于秦国,攻击的矛头当然直指赵国,赵国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从赵国的地位来讲,赵国是山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合纵抗秦的主力,秦国要统一或者称霸天下,必须给予赵国足够沉重的打击,不搬掉赵国这个绊脚石,秦国就不能称雄中原。所以,即使赵国不接受上党,也不意味着秦赵之间会保持和平,秦赵必有一场大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秦赵必有一战,战争的结局也并非秦必胜、赵必败。那么,接不接受上党,其实所能改变的只是秦赵之战的时间,是马上就打,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那么,我们要问,是马上打对赵国有利,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对赵国有利呢?

我个人认为,马上打对赵国有利。为什么呢?仅就两国本国实力而言,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存在,但是不确定。也许,过几年时间秦国会更强大,也许秦国会因为一些事情实力被削弱。对赵国而言,也是一样。实力有可能增强,也有可能削弱。所以,我们可以把秦赵两国本国实力的变化放在一边,暂时不管它。这样一来,上党就成为这个国家实力的天平上一个重要的砝码了。马上打,赵国加上党对秦国;过一段时间再打,秦国加上党对赵国。我们再看上党是什么地方?大概包含今天山西东南部长治市和晋城市这一带,正好位于赵国首都邯郸的西南方向。两者间直线距离大约250华里。可以说,上党是赵国的一道屏障,可谓唇齿相依。如果秦国占领上党,完全可以以此为基地从东阳关、涉县一带越过太行山,向赵国发动进攻。这样的战略要地,能够轻易放弃吗?如果,赵国没有接受上党,而秦军在数年之后以上党为跳板进攻赵国,那么赵国所受到的威胁就会更大。到时候,历史评论家们是不是会骂赵国的决策者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呢?

所以,我认为赵国接受上党,是有理由的。从他们所作出的这个决策本身来讲,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赵国统治者作出这个决策的理由是错误的。他们只考虑到了无故获得一郡的好处,而并没有考虑到秦赵之间这场一触即发的大战。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考虑像我刚才所说的,秦赵之间必有一战,现在打比失掉上党后打要更加有利。有证据吗?有。整个长平之战的进行过程,就是证据。

二、战争的进程

公元前260年,也就是赵国接受上党的两年之后,秦军大举进攻上党,攻陷了上党城。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国军队进入上党地区,驻守上党城南边的长平。秦军继而对赵军发动了进攻。双方交战数次,赵军失利,一名裨将和四名校尉阵亡。

初战失利之后,赵国国王赵孝成王心里发慌了,与大臣楼昌、虞卿商议对策,想求和。你看,赵国一开战,就想求和。可见,他们接受上党时根本没有考虑秦赵之间的大战。对于求和这个提议,赵国君臣都没有意见,但对于如何求和,是有分歧的。大臣楼昌请求派重臣出使秦国求和。另一大臣虞卿不同意,他说:“今和与不和,主动权在秦国。目前秦王已决心打败我军,虽往请和,秦王定不接受。不如派使者以重金赠予楚、魏,楚、魏若接受,则秦王必然怀疑天下又要合纵,再求和才能成功。”这个意见,说得很好。求和,你得有本钱,联合了魏、楚就有了本钱。讲和,就容易了。结果,赵王不听,命大臣郑硃入秦求和。秦国同意接见。赵王很高兴,认为求和有希望了,对虞卿说:“秦国接见郑硃了。”虞卿一听,一点也没高兴,说:“肯定不能成功议和而我军必将遭受更加沉重的打击。为什么呢?天下前往祝贺秦军战胜的那些使臣都在咸阳。郑硃是天下有名的人,秦王、范雎必尊重他以示天下。天下见大王求和于秦,必不救大王。秦知天下不救大王,则议和不可成矣。”后来,秦国果然隆重接见郑硃而却不与赵和谈。

廉颇

既然和谈不成,那就得接着打。结果,赵军一败再败。廉颇知道,这么打下去,肯定不行。于是,坚壁不出。秦国因为是在敌国作战,远离本土,后勤补给这方面的压力很大,而且时间拖得越长,赵国赢得其他国家帮助的可能性也越大。于是,秦国宰相范雎派人到赵国实施反间计,买通赵孝成王身边的亲信,让他们跟赵王说:“秦国所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不行,眼看就要投降了!”赵王,听信谗言,不顾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等人的劝告,下令赵括取代廉颇领兵抗秦。

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么一句话,叫作:“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那么,换将是不是赵国兵败的直接原因呢?不能简单地这么说。因为,秦国这边也换了主帅,白起取代了王龁。如果说换帅是兵家大忌,那么秦国不也犯了兵家大忌吗?所以,我说换不换帅不重要,关键是换成谁。用赵括换廉颇,是以弱换强;用白起换王龁,是以强换弱。结果,在双方均完成换帅之后,赵国削弱了,而秦国加强了,形势完全倒向秦国一边。

由于赵括曾经说过,除了白起,他谁也不在乎。因此,为了进一步麻痹赵括,白起上任的消息被当作机密,下令:“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而赵国这边,赵括本来就目空一切,又不知道对手就是他最在乎的白起,一到军中,将廉颇的作战方案全盘否定,悉数撤销坚守阵地的约束,更换军吏,出兵攻击秦军。这下子,正中白起的计谋。白起佯装战败而走,同时派奇兵从左右两路包抄赵军。赵括乘胜追击,进攻秦军营垒。秦军防守严密,赵军久攻不下。而同时,秦军奇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后路,又以五千骑兵隔绝赵军营垒。赵军被一分而为二,粮道断绝。白起派轻兵攻击赵军,赵战不利,只得在原地筑起营垒坚守以待救兵。同时,秦王听说赵军粮道已被切断,亲临河内,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悉数增援长平,彻底隔绝赵国救兵及粮道。到这一年的九月,赵军已绝粮四十六日,内部开始互相杀食。赵军分为四队,强攻秦军营垒,意欲突围。连续攻击四五次,不能突围。赵括亲自率锐卒搏战,秦军将其射杀。赵军大败,最终四十万大军皆降。面对这四十万降卒,白起恐其作乱,将他们尽数坑杀,只留其中幼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大为震恐。

白起(游戏中的形象,影视形象太挫配不上战神之名)

这个时候,放在秦军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趁胜追击,灭掉赵国;二是停止进攻,结束战争。应该说,这两个方案对于秦国而言都是有利的。但是,秦国高层在这个时候却在是否继续进攻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主战派,以武安君白起为代表,主张进一步进攻赵国首都邯郸。主和派,以应侯范雎为代表,主张就此休战,允许赵国割地求和。一开始主战派是占优势的,因为军权在白起手里。于是十月,武安君白起将军队一分为三,部将王龁率军攻陷赵国武安、皮牢;部将司马梗率军北定太原,完全控制上党地区,主力部队则继续向赵国推进,准备一举灭赵。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形势发生了逆转,以范雎为代表的主和派占了上风。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虽然军队在白起手里,但后勤补给是掌控在范雎手里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补给被人卡了脖子,军队当然就无法前进。白起派人,也可能是他自己亲自回咸阳(这个时间他自己也回到了咸阳,原因没有记载)要求运送粮草到前方,但是没有成功。秦昭王下令,停止进攻,于是秦军退守上党。而由于这件事,秦国高层将相失和,君臣失和,最终在几年后的公元前257年,一代战神白起被迫自杀,秦国损失了最令敌国胆寒的将领。

那么,我们就要提出问题了。第一双方为什么会在是否继续进攻上发生分歧呢?第二,即使有分歧,为什么会最后闹得水火不容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从原来两个人的关系上讲,白起和范雎就不是很好。因为,白起是秦国前任宰相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而范雎则是通过挑拨秦昭王和魏冉的关系,把魏冉挤下台而登上宰相宝座的。可以想像,白起和范雎两人在对方心目里的地位肯定不属于“自己人”这个范畴。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分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两方看法不同,而是因为两方的根本利益发生了冲突。换句话说,双方之所以会产生分歧,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出于私心。准确地说,范雎阻止秦军攻赵,不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而是为了他自己的私欲。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秦军取得长平大捷之后,赵国固然是举国震惊,旁边比赵国弱小的韩、魏两国也是大为恐惧,于是就命苏代携厚礼前往游说应侯范雎,说:“武安君将围攻邯郸乎?”范雎答道:“不错。”苏代说:“赵国一亡则秦王就可以称王了。武安君必然位居三公,侯爷能甘心位居其下吗?虽然侯爷不想位居其下,但恐怕不得不如此吧。不如趁机接受割地,不要让武安君建功。”这话打动了范雎,向秦王进言道:“秦兵疲惫,请准许韩、赵割地求和,以便让士卒休息。”由于范雎是秦昭王的宠臣,秦昭王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于是答应让韩、赵两国割地求和。对白起而言,为国建功,为己扬名的机会就这么没了,你说,这白起能不生气吗?

范雎

这场战争到此为止应该是画上一个句号了。如果战争真的以此结束,那么秦国仍然是大占便宜,基本上实现了自己占领上党的这一战略目标。但是,这战争却并没有就此结束。双方在谈判割地的时候,谈崩了。

怎么回事?赵国有位能臣看出了秦军根本就不会继续进攻。这个人,就是虞卿。前面讲到了,范雎向秦昭王提议,准许韩赵两国割地求和。割多少地呢?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座城市也就是六个县。于是赵孝成王就准备派赵郝出使秦国割让六县。这个时候,虞卿对赵王道:“秦军进攻我国,是因为疲惫而撤军?还是其力尚能进攻,却因爱大王而撤军呢?”赵王一听,不假思索地道:“秦军进攻向来不遗馀力,定是因疲惫而撤军。”虞卿曰:“秦军因其力所不能取而撤军,大王却送其力所不能取之地。这不是帮助助秦攻击我们自己吗?来年秦国再次进攻,咱们赵国就完蛋了。”赵王一听,觉得有道理,正犹豫不决,当时著名的社会名流楼缓到了赵国,赵王与其商议。楼缓说:“虞卿只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赵开战而天下都高兴,为什么?大家都说:‘我们可以依附强国而瓜分弱国。’现在赵不如尽快割地为和,使天下疑心赵秦和好,以安抚秦国。不然,天下将借秦之怒,乘赵之危,群起瓜分,赵国马上灭亡,何谈与秦再战?”虞卿听说之后,再次求见赵王,道:“楼缓之计太可怕了!若按他所言而行,则天下诸侯皆疑赵,不肯援助我国。更何况,割地怎能安抚秦国的贪心?楼缓独不言此乃示弱于天下吗?臣所谓不割地,并非仅是不割地而已。秦国向大王索要六城,而大王则声称要以六城贿赂齐国。秦国与齐国有深仇大恨,怎会袖手旁观?如此,则大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同时,大王的才能也将昭示天下。只要大王传出话去,齐军未到边境,秦国使者必已带着重礼到赵国而反求和于大王。这时,与秦结盟,韩、魏闻之,必看重大王。如此,大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不必按完全秦国说的做了。”赵王听了大喜,说:“甚好。”于是命虞卿出使齐国,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到了赵国。

秦赵双方谈来谈去,最终赵国没有割地给秦国。这就激怒了秦国。于是,在距长平之战结束整整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59年9月,秦国派大将王陵率兵再度伐赵。为什么不用白起?原因是白起病了。我估计是气的。结果,王陵没能取胜。于是秦王增派军队支援王陵,仍不能取胜,而且损失了五名高级军官。这个时候,白起病愈,秦昭王想让他取代王陵统兵。白起拒不从命。秦王见白起不从命,又命范雎亲自前往请他,但白起最终称病推辞,不肯带兵。秦王无奈,只得以王龁取代王陵。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问,白起不是主战的吗?怎么不愿进攻赵国呢?白起自己的说法是:“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在我看来,白起之言,当然一方面带有点情绪,但另一方面也说出了一个出色军事家的专业判断,即战机已失。从秦军的方面看,长平之战刚一结束的时候,秦军固然疲乏,但巨大的胜利却足以激起更强烈的斗志,接着大举进攻,是所谓一鼓作气;而时隔仅一年,是连年作战,修整的时间不够充分,疲乏依旧,而斗志已衰,是所谓再而衰。反观赵国及各诸侯国的情况,长平之战刚一结束的时候,整个赵国一定是处于恐慌状态甚至是崩溃的边缘(他们不会想到长平之战败得那么惨),秦军一旦兵临城下,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赵王甚至可能立即投降或选择逃亡;同时,其他诸侯国不是与赵国一样处于惊恐之中,就是怀疑赵国还有没有实力抵抗秦军,必然不敢也不会轻易出兵相救,韩、魏两国的反应即是一例,即使有诸侯愿意出兵,也未必来得及,因为长平距邯郸的直线距离仅约250华里且秦军已是作战状态,而其他诸侯的军队一则没有集结,二则距离很远(以后来出兵救援的楚国为例,楚国当时的首都陈丘距邯郸直线距离约650华里)。而一年之后,情况就有了变化。从赵国方面说,从心理上,赵国会逐渐从恐慌中清醒过来,取代恐慌的将是愤怒,面对灭国的危机,必然选择同仇敌忾,而杀降的负面作用也会日益显现,既然投降是死,那就殊死一搏。从实力上讲,相信赵国军队不可能全部投入到长平之战中,总要留点看家护院的部队吧,况且赵军还要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那么一年的时间足够赵国进行重新部署,包括征兵,加强邯郸的防守。同时,一年的时间也足够赵国在邯郸周围修筑更加巩固的防御工事。从外交上讲,一年的时间,足够赵国派出大量的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从各诸侯国的方面说,一是通过与赵国互能使节,对赵国的实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二是从一味恐慌转而想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三是有了充分的时间集结救援部队。所以,虽仅时隔一年,但战机已失,白起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事实也正如白起判断那样。赵国在加强自身防御措施的同时,派出大量的使臣,向各国求救。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生了一个中国老百姓妇孺皆知的故事,就是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在这里我就不讲了。要说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赵国得到了当时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和与赵国关系最密切的魏国的军事支援。楚国春申君黄歇率领楚国大军(人数不详),加上魏国大将晋鄙的十万大军,再加上赵国守军,对秦军是有人数上的优势的。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情况。秦王命人告诉魏王说:“我大秦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之者,灭赵之后,必移兵先击之!”魏王大为恐惧,于是命使者阻止晋鄙,命其屯兵邺城,坚守不出,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魏国在观望,楚国可想而知也不会尽力。因为,楚国和赵国的关系本来就没有魏国和赵国的关系密切,而且楚王原本也不想出兵,只是因为被毛遂逼住了,不得不同意出兵。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赵国真的就危险了。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国的平原君想到了一个人,谁呢?他自己的小舅子,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命使者接连赴魏,传话给公子说:“平原君所以与公子连姻者,是因为公子高义,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国救兵不至,纵然公子轻视我赵胜而愿弃我不救,难道也不怜惜公子的姐姐吗?”其实信陵君也着急得很,数次请求魏王命晋鄙救赵,手下宾客辩士亦游说万端,然而魏王始终不听。最后,没办法,信陵君设法偷了虎符,到邺城魏军大营,击杀晋鄙,亲自率大军直扑邯郸,救援赵国。

信陵君

结果,秦军被赵、魏、楚三国联军围攻,腹背受敌,屡战不利。秦王再次要求白起复出,到前线带兵。白起还是不答应。秦昭王大怒,罢免白起,贬为士兵。又于公元前257年阴历的十二月,再次派兵增援王龁。这回白起仍然称病不去。战局也仍然没有改观。秦昭王这时火就更大了,命人强迫白起出发,不得逗留于咸阳。白起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范雎等人就趁机进言,说:“白起对所受处罚,心中不平,仍有怨言。”于是秦王命使者赐白起自杀。而在邯郸前线,经过一番激战,信陵君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王龁解邯郸之围而走。秦将郑安平为赵军所困,率部下二万人降赵。邯郸之战,以秦军大败而结束。

三、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长平-邯郸之战,最终以秦赵两国各胜一场的结果而结束。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说是两败俱伤。赵国方面,损失了四十五万军队,同时也损失了四十五万劳动力。秦国方面,白起所言的“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可能有夸张之处,但可以猜测,加上在邯郸的大败,损失的军队数量大概也有二十万人以上,而且他们还损失了白起这员战无不胜的猛将。

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山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赵国实力的极大削弱,使得山东六国中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抗秦国,秦国统一中国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力的削弱,使得秦国统一中国的时间向后大大推迟了。根据子顺(也就是孔斌,孔子的六世孙)在长平之战前的推断:不出二十年,天下将尽为秦所并。而事实上,秦始皇统一中国,距长平之战39年。柏杨先生也说这场战争使秦国“国力大减,之后二十年间,使秦王国无力发动类似这次灭国性的大规模攻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