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扬州将为我们已知的2500年城市历史举行一个庆典。庆典的目的是为了从扬州优秀的历史中找回我们应有的自信,为扬州的未来历史续写新篇章!2015年即将到来!是时候了,我们该为“城庆”做些什么了。【扬州城的2500年】系列,将从一个个历史的节点中回顾,认识沧桑而辉煌绮丽的扬州城。 【扬州城的2500年】系列之一,让我们一起回到2500年前,回到扬州城的原点,去探寻扬州城2500周年的由来。 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这是已知扬州城最早的文字记述,因此,不少人将“公元前486年”作为扬州建城的开始,至明年,正好2500周年。 谈到扬州的建城,我们就一定会说到一城一沟一人——邗城、邗沟、夫差。 【邗城】 (人们习惯将观音山以北的唐子城认定为邗城所在之地) 2001年出版的朱福烓著的《扬州史述》中,有这样一段话: “ 邗城,这座最古老的扬州城建立在蜀冈之上,城的南沿在蜀冈南麓断崖上,断崖下即是长江。” 当时的长江入海口是喇叭型,邗城向东的江面开阔为海湾形状,形势险要,既利于南北联系,又便于东向出海。由于邗城的位置合理、靠近长江、有利于沟通南北交通,才使得西汉时期的吴王刘濞有可能在邗城基础上进行扩建为广陵,后又改名为江都、扬州等,把原来的邗城发展成长期经济繁荣的城市。邗城就是最早的扬州城。 和吴王造邗城相联系的,便是吴王开邗沟。据《水经注》记载:“吴筑邗城,下挖深渠,谓之韩江,亦曰邗江。”可见筑邗城和开邗沟是互相联系的两件事。 【邗沟】 (古邗沟遗址) 公元前494年,夫差打败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之后就一心要北上伐齐,进军中原。但苦于长江、淮河之间没有水道,要北进伐齐,只有从长江入海,再绕到淮河,海上风狂浪涌,这样进军实在困难。于是夫差想到一个办法——开河道,直接把长江淮河连起来不就行了! 好在江淮之间河道众多,可以边挖边连,倒也挖得顺利。长江水被引向北经广武、陆阳(旧高邮州南三十里)两湖之间——入樊良湖(旧高邮州西北五十里)——转向东北入博芝(今宝应县东稍南七十里)——射阳(今宝应、淮安两县东六十里)两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二十五里)到末口(今淮安县北)入淮河,从此,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贯通起来了,这条人工开凿的沟通江淮的运河由于邻近邗城,便被称为邗沟。 吴王夫差最初开邗沟是为了北进中原争霸,但它后来却成就了扬州城的繁荣。 【夫差】 (大王庙里供有夫差和刘濞的雕像) 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代君王,就因为他亡了国,一直被后人痛骂。骂的罪名很多:听信谗言、残害忠良;好色贪财、昏庸无能等等。但是,在清代人写的《扬州画舫录》里,却发现在扬州,夫差有着很好的名声,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的老百姓还筑庙祭祀他。 《扬州画舫录》是这样写的:邗沟大王庙在官河旁。正位为吴王夫差像,副位为汉吴王刘濞像。 扬州人为什么要特别纪念夫差呢? 夫差在历史上声名很差,但如果用科学的态度研究一下,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建造邗城和开凿邗沟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有他全盘的战略考虑,是为了实现他称霸的雄心。从长远来看,他的这些措施,把吴文化引入了长江以北,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同时,对吴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民国时期出版的《扬州风土记略》有这样一句话: 吾邦自吴王城邗而后,交通便而文化兴。观楚人破越,广陵一城,著于史称,则地方重要可知。 因此,饮水思源,夫差的开辟之功对于扬州来说难以忘怀。 扬州人纪念夫差和刘濞,不是把他们作为成功的政治家,而是把他们作为发展经济有功绩的人,把祭祀他们的庙称做“财神庙”,夫差坐了主位,刘濞坐了副位,也是恰当的。 【扬州2500周年城庆】 扬州2500周年城庆,群众文化、经贸旅游活动的安排贯穿了整个2015年,特别在新年(元旦前后)、春季(4.18前后)、秋季(9.26前后)会出现城庆活动的高潮。 回望2500年的历史,找寻扬州城的原点,一段小小的建城史,就让我们看到了影响深远的邗城和邗沟,记住了有想法有雄心的吴王夫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