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古的意义”——冯华春书法“经典”演绎

 脩心 2017-08-28



冯华春笔名古斋,古哉,号泥古楼。中国书协会员,清华美院张羽翔书法工作室助教;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创作委员会主任,广西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特聘书法家,“广西现象”细柳营主要成员之一;”广西首批四人签约书家之一。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展;第三、四、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七、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一、二、三届全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中国书协当代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兰亭诗韵”第二十五届全国名家邀请展;广西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首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广西书画院书法六家作品展,获第三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留言功能开启,欢迎小伙伴们留言互动






“泥古”的意义

文/慎一 

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可能从某些角度来说,他会超越这件事本身,由此从冯华春的这批书法“经典”临摹演绎中,笔者试图谈一谈他的意义。

 ——题记

关于书法的学习究竟什么是临摹?或许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我曾经向冯华春先生提问了这样一些问题。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问:您的艺术追求什么?
答:会古
问:怎么会古?
答:临摹
问:怎么样去临摹呢?
答:临准
接着问:怎么算临准呢?
答:你看到了什么就把什么做出来。
再问:临摹完了干什么?
答:继续临
书法的学习,他说了这些话,我便再无话可说。


在传统的寻找和继承这个事情上。我们现在浅薄的认识,似乎还没有能力去说太多。实践者们,都在用行动去诠释。
冯华春给自己的书房取了个名字叫“泥古堂”。我曾经问过他。别人都讲师古不泥,而您却偏偏要泥古,为何?回答也很简单,敬畏而已。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广西现象”是轰动的。当初“广西现象”的染色作品,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创作用纸,所以大家都试着“做旧',看效果如何。在做旧的过程中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种类似于“文物造假”,而又与文物造假有着本质区别的行为,成为了“书法学习”一个独特的现象。在经历了近代西方世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大规模侵略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语言环境,都无可避免的发生了改变。我们置身于巨大的时代洪流中,无法脱离。书法,是人的问题,若仅仅把一张纸弄漂亮了并不难,但是把人本身放在这张纸中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把“书法”的定义扩大了,而这个时候我们评价“书法”作品,时常挂在嘴边的,什么雄浑,清秀,开阔一类的形容词,则变得太过狭隘。我们的书法生态环境已经和古人完全不一样了。既然我们回不到过去自然的书写方式,大家一窝蜂的又都追寻着所谓的肤浅“古意”,那么我们何不彻底“肤浅”一次,用“书法”这个媒介,去上溯经典,泥一次古呢?如果“泥古”可以泥的深刻一点再深刻一点,再深刻一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冯华春用实践给了我们一个他的答复,也是从90年代开始,近30年如一日,他做了这样一个别人认为肤浅的游戏,他索性把自己整个人都放在了古典作品当中,而不仅仅是在“书法”的本体上面,从古典作品的全部身体开始,其中囊括普遍被大众理解的“书法”,即书写的节奏,墨色,点画,空间造型。以及承载“书法”的材料,纸张的性能,色彩,肌理,包括历代传承留下的所有的人文和自然岁月痕迹,印章,题跋等等,几乎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古意”,皆纳入其中。这样的信息量似乎我们已经明白了些什么?作出个文物的样子?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小看冯华春了。他在这看似制作的“会古”的过程中,是完全遵循了古人所讲的书法游戏原则的,每一块“泥古不化”的痕迹,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严谨而又任性,完全是书写的状态。这种入木何止三分的类似宗教崇拜式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是超越了“书法”本体的。也许这样极端的巅峰体验,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开拓出了一种别样的审美境界。如此以来当我们再次回到这个仪式中去追问,这是书法艺术吗?我不知道各位读者面对这些作品时是什么样的感受。而笔者在此时却不禁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西西弗斯,他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块巨石太沉重,每每到达山顶又滚下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的做推石头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加严厉的惩罚。这样的方式是令人绝望的,然而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出一种,动感庞然的美妙。他与巨石较量所碰撞出的力量,像音乐一样优美,她沉浸在这种巨大的快感当中,再也感觉不到有什么苦难。我想这个故事与冯华春的书法会古之路是有着相似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