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纯朴,陶渊明诗中的田园之美

 昵称46693717 2017-08-28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表现出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名士风范,他的诗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陶渊明的诗歌摆脱了官场的污浊,达到了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境界,做到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



陶渊明眼中的山水田园,不是如魏晋名士心目中的玄学化的山水自然,而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田园风光不仅仅是诗人陶渊明生存劳作的对象,而且成了与诗人交融一体的审美对象。在与这种田园风光的交融中,诗人去掉了世俗的羁绊,而获得了真实淳美的人生感受。



其田园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均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其诗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了宁静平淡的境界,表现了“田园美”,表明了人与自然相融的乐趣,也表明了诗人自然率真的情怀。 



陶渊明不是泛咏山林而是亲切地描绘田园风光,写出它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如《归园田居》(其一)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犬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同时还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



这在陶渊明之前是没有的,但此后却成为诗文创作的一大题材。另外,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和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来,如《移居》二首。与素心淳朴之人的交往,使诗人得到极大的快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