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蟋蟀市场出现高价蛐蛐 一只卖3万(图)

 润泽润泽 2017-08-28

斗蛐蛐按重量级相差一毫都不行

买蛐蛐,是斗蛐蛐的第一步。买蛐蛐的时间都在白露前,白露后的蛐蛐,因喝了露水,身体和牙齿开始发酥,战斗力锐减,所以白露前,全国各地的虫友纷纷打道回府。先养上一段时间,到9月20前后才开始斗。

“饲养过程非常讲究,以往是喂没有一点农残的玉米,现在是专门调配的饲料。为了提高它们的斗性,经常夜里还得起床放雌虫进去和它们交配。这样大概持续一周时间,到秋分时节,斗蛐蛐才正式开始。 ”三秋主人说,与人们拳击、摔跤比赛差不多,斗蛐蛐也分重量等级。斗之前,要把蛐蛐放在专门的电子秤上称,体重相差一毫都不斗。主人都不希望精心养护的“爱将”有一次战败记录,一只好蛐蛐只要战败一次,从此就丧失了斗志。

蛐蛐比赛不仅有专门的“斗盆”作为战场,还有专人担任裁判。赛场上鸦雀无声,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赛盆里的蛐蛐。有的勇猛、有的狡猾、有的会迂回战、有的疯狂咬,你来我往,有进有退,有时两虫纠缠撕咬在一起,犹如摔跤场上的勇士。

合肥虫友上万人有些却玩变了味

玩虫20多年的“空谷上人”告诉记者,斗蛐蛐起源于唐代,宋代盛行。空谷上人说,自己小时候就经常和小伙伴们逮蛐蛐、斗蛐蛐,后来每年秋分时节,便和虫友们一起出门抓蛐蛐。肥西的花岗、庐江的白湖等地都是产蛐蛐的地方。不过这些蛐蛐和山东的蛐蛐相比,不管品相还是斗性,都相差不少。

三秋主人说:“我们斗蛐蛐和现在很多人赌博不同,我们就是玩乐。月饼、酒菜都是我们的彩头。谁输了请喝顿酒,尤其是中秋夜,几个虫友相邀一起,斗输的奉上几块月饼,大家坐在月下,喝茶、赏月、品月饼,很有古代文人的风范。 ”

空谷上人说,现在合肥的虫友少说也有上万人,除了小部分是娱乐外,很多人都玩变了味,将斗虫当成一种赌博。合肥还算好的,上海、北京等地每年都有因斗蛐蛐赌博被抓的新闻见诸报端。

关于蛐蛐你知多少

蟋蟀又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地喇叭。因为一听见蛐蛐叫就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另外,蛐蛐一般8月15日前后出土,11月20左右结束,寿命只有100天左右,所以又有“百日虫”之称。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黄河以南各省更多。近几年,山东的宁津和宁阳颇负盛名。每年捕虫时节,全国各地数万人涌向该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