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单身慌慌慌 只能任性花花花

 洁洁赢 2017-08-28

七夕将至,商场等各类公共场所开始充斥着浪漫的爱情元素。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某些大龄单身青年来说却未尝不是“会心一击”。被动单身让单身族恐慌感加剧,而单身公寓、单身用餐等消费却成为大家排解恐慌的解药。近日,各地共青团也开始频频动作,帮助单身狗脱单,不让单身族的恐慌成为社会的恐慌。

  七夕等专属节日让单身族遭遇恐慌

  “自从半个月前,我朋友圈的微商们就开始每天刷屏七夕的各种促销活动——限量发售的甜蜜心型蛋糕、爆款玫瑰花束、各种推荐送女朋友的首饰……”28岁的丁小姐表示,朋友圈中充斥的情人节元素让单身的自己越发恐慌起来,似乎在提醒着自己还是单身狗一枚。

  无独有偶,在媒体圈工作的27岁陈小姐最看不惯周边频繁秀恩爱的同事,“恩爱可以秀,但是要适时和适量,同事总是在我面前吹捧自己的男票很帅,对单身族来说就是一种伤害。”陈小姐已决定在七夕当天避免去商场步行街等人流集中的地方,想平静地度过这个节日。

  害怕节日的热闹,同时大龄单身族也容易患上“相亲恐惧症”。

  沈小姐终于迈入了“3”字头大关,虽然她依旧美丽动人,但是眼角出现的细纹已开始敲打着她的骄傲。为了让自己早点嫁出去,了却家人的心愿,她开始进入疯狂的相亲模式。“七夕那天也被安排了相亲,但是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会恐慌也会厌恶这种形式。”沈小姐说。

  在银行工作的单身汪小姐最近也陷入了焦虑,而她的焦虑则与大多“单身狗”们不同。

  “最近我同时相了两个对象,见了一面都还不错,一时间也没有想好定下来和谁相处,谁知就到了七夕。万一两个人同时约我,到时候还真不好操作……”沈小姐表示很无奈,“相亲很现实,对方随时会消失断联,自己多见几个才觉得保险,希望总能有一个留在身边。”

  被动单身让单身族恐慌感加剧

  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我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至2013年的14.6%,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单身人口已达2亿。

  据分析,在单身的众多男女中也分主动单身和被动单身,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被动单身主要是由于受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在不断努力,却总不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他(她),不得已单身。

  而主动单身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些人普遍生活在大城市,且有着稳定的经济收入,理念新,知识层次高,对目前的状态持感到相对满意,不愿打破已有的状态。

  七夕节来临,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主动“单身狗”们持有事不关己的态度。27岁的小琳表示:“作为单身一族,生活非常充实,感觉不到七夕等节日对我的影响。”而31岁的单身男士许先生则表示:“天高皇帝远,家里面对我单身的事情虽然着急但是也管不到我。七夕也许对我有很多机会呢。”

  对此,北京盈科合肥分公司律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立波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当一个人被别人排除在外的时候,他就会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赖感而出现不满足的情绪,这种迫切的满足感即为孤单的体现。部分单身族遭遇七夕等节日的气氛刺激,会让其产生恐慌感,因为作为个体,爱情需要的诉求没法满足就会产生恐慌,尤其是被动选择单身的人群。

  周立波还指出,有很多的被动单身者,如果长期单身的话,就很容易变得自卑,不愿与人交往,这样就会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他们长期单身的话,很容易产生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反应。

  单身消费成为恐慌的孤独解药

  在合肥租房4年后,今年29岁的媛媛“终于有了满意的小窝”。刚研究生毕业那年,媛媛和同学在旧小区里合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房子冷冰冰的,没有温度。”这些不满,在她今年年初搬进某个单身公寓后有所消散。

  近年来,合肥各地产主打的“单身”公寓也不断涌现,成为越来越多的单身族的选择。记者走访了万科、华润、绿城等开发商在合肥的单身公寓发现,这些公寓面积多在15—60平方米之间,基础配套一应俱全,房屋装修风格以温馨、简约、年轻化为主,房客可拎包入住。

  除此之外,有的单身公寓还开辟了公共区域,房客可以一同看电影、玩桌游、聊天等。“单身人士在享受独处的同时,都有一定社交的需求。”媛媛表示,单身者购买公寓也看重这一点。

  相应地,家具市场也刮起“单身”风。“1升迷你小功率电锅”、“低碳小书桌”、“迷你烤箱”等成为了单身族的追捧对象。

  “买小家具可以用来提升自我的幸福感。”34岁的单身青年李先生表示,他们单身一族喜欢简约,更渴望被关爱。他们的需求不仅仅在于产品的质量,更在于产品是否使用方便,外观是否赏心悦目,细节上能否体会到情感温度。

  打开手机外卖APP,随着七夕的到来,各平台端口还相继推送出了单身套餐。“尊享单身贵族”、“只要锅里满满的,人生就不会空虚”、“暖暖的橙意拥抱孤单的你”等贴心标语让单身年轻人的精细需求得到满足。

  除此之外,单身保险、单身旅行、单身健身等单身消费正悄然兴起,单身消费已成为恐慌族的孤独解药。

  单身经济的火热只是一种商家概念

  “单身经济”概念,源自西方经济学家F.T. McCarthy麦卡锡2001年在《经济学人》上最早提出的“单身女性经济”概念。在F.T. McCarthy眼中,“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

  “单身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某种意义上,单身者消费行为和一般的消费者而言,更具有品质消费,或者是非理性消费的特征。这部分人群在选择商品上,更注重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而对于价格并不太敏感。”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葛晓滨认为,单身群体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更需要通过这种行为方式填补与其他普通社会群体间的差异性,寻找自身的满足感或者是获得感。而社会和商家引领这部分单身群体的消费经济发展,也需要针对这部分特性,适当的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葛晓滨表示,单身经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还是比较微弱的。“因为这个群体虽然在社会中间存在,但毕竟不属于多数。中国的七夕节到了,我想很多商家打着单身经济的招牌,去引领单身经济到火热,很大程度上带有商业的噱头。很多商家设置的这种情境是以获取最大化利润为目的。因此,单身经济的火热也只是这个时点上的一种商家概念。其持续性有待观察。”葛晓滨说。

  不让单身族的恐慌成为社会的恐慌

  5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发布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常务书记贺军科在介绍《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有关情况,讲到“大龄未婚青年群体”问题时,贺军科明确表示,大龄未婚是中国青年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共青团将帮助大龄未婚青年找合适伴侣。

  因此,各地共青团都开始频频动作,不让单身族的恐慌成为社会的恐慌。

  浙江团省委动作很快,7月26日,为了大龄未婚青年的终生大事,一个新的部门——婚恋交友事业部适时成立。浙江团省委表示,婚恋交友事业部将聚焦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需求,搭建青年婚恋交友服务平台,建立单身青年数据库,并在事业部专业工作人员的组织引导下,建立单身青年自组织,定期开展婚恋交友活动,引导单身青年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在安徽,本着“创新、高效、公益”的原则,安徽省共青团安徽省委携手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将于8月26日共同主办“爱在七夕”——2017安徽媒体青年联谊会,“这是安徽首次以媒体未婚单身青年为精准服务主角,首次采取大数据精准匹配,然后根据匹配结果,定向邀约企业白领、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等,实现跨界联谊。”活动的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有些青年因各种原因成了“婚恋困难户”,为了帮助剩男剩女们早日脱“光”,将会定期举办类似的活动。

  “单身族在七夕等节日期间产生恐慌,说明他们还是渴望被爱的,单身人群虽是少数派,但是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安徽团省委一名负责人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