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

 聚焦文学艺术 2017-08-28


        书法理论家们一厢情愿地提出:书法要走向世界近代,东西方文化两大板块在接触,磨擦,强劲的西风吹开了东方紧闭已久的门户。人们在惊呼西方文化意识侵入的同时,也热切地希望中国的文化精神能走向世界。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本世纪中,个别的西方画家受到中国书法启示,曾创造出所谓“书法画”的新品种。当代一些书论家便惊喜地认为,“现代西方艺术竭力地向中国艺术靠拢”,因而念念不忘如何使中国书法“走出一条通向世界文化融汇之路”。真可谓用心綦苦。



  中国书法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以汉字作为载体的书法,除了在中国本土外,只能生存在使用汉字的国家和人群中。书法在日本的情况,已为大家所熟知。韩国,一个只使用少量汉字的国家,书法也拥有一大批爱好者。光在汉城,就有二千多家书法馆,几千人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数以万计的儿童和成年人在学习书法。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华人中,也有不少书法爱好者。近年的新移民,更推动当地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一切,都不足以说明中国书法已走向世界。



  不认识汉字的人,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书法,不了解中国人文精神的人,更不可能理解中国书法。书法的意象、气韵,书法的高远而玄妙的艺术精神,中国人中传统文化修养较差的都无法去领略,更遑论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了。西方艺术家创造的“书法画”,日本艺术家创造的“前卫派”书法,都采取同一举措——抛弃汉字,把书法还原为无意义的线条符号。



        一些海外的华人书家,为了取得当地艺术界的认可,也制作一些“纯粹的”线条艺术,或采用甲骨文、金文中的象形字描画成图。国内一些主张书法走向世界的人,也在喊“书法的创新重任落在画家身上”,要把书法绘画化,以画人书,以画代书。



  中国书法如果只能以这样的面目走向世界,那就是宣告中国书法精神的消亡。也许可以这样说,书法已分成两宗,一是中国本体汉字书法的正宗,一是异化为线条抽象画的旁宗。旁宗可能会发展成一个新的艺术品种,或可会走向世界,但它已经不是中国书法了。



  汉字书法既然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也就不可能走向世界市场。在日本、韩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书法并没有像绘画一样,进入市场,卖上高价。著名的书法家们并不汲汲于出售自己的作品。书法成为“书道”,一种爱好,一种修养,一种哲学理念的体现。



        在国内,书画市场实际上只是画市场。在拍卖会上,书法作品的价位只及得同层次的画作的百分之一,甚至不时传出二元钱捧走一张名家作品的怪闻,连千百年来书法家专利的招牌,也被各式各样的首长字、名流字以及整齐划一的电脑字占据了,颇令急于走向市场的书家感到不平和气馁,但这毕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书法家所付出的“积累劳动”与其报酬是不相称的。要么是放弃艺术活动,转向其他可赚钱的领域;要么是固守原来的阵地,继续追求个人的艺术理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有些书者不自珍惜羽毛,大量制造行货,廉价地批发出售,把高尚的艺术创作变成谋取小利的手段,实在是不值得的。当然,我们没有清高到口不言钱的地步,书家收受润笔无可非议,但想要像古人那样卖字营生,恐怕在当代已不大可能了。



  正由于书法是独一无二的,它虽不能真正走向世界,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仍有它崇高的地位;它虽不能完全走向市场,但仍有它拥有的比金钱还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