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许多地方,如果你在家门口树立起这样一个“鸟窝”,就表示你允许其他人来你家“偷东西”▼ 不论是美国、加拿大,还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许多人家门口都在这几年陆续支起了各式各样的鸟窝,欢迎别人上门来偷▼ 对“小偷”这么热情也就算了,还欢迎别人“偷”自己家最重要的东西▼ 偷摸着在你家门口徘徊,悄咪咪地打开箱子,把东西拿走 那就是你家的书! 这是想要弄啥咧!? 这几年在国外流行起来的“偷书文化”,都要从这个人说起▼ 这个美国人叫Todd Bol,他的母亲生前是一名老师,一直鼓励Bol阅读,Bol也从中受益匪浅。 2009年,为了纪念过世的母亲,Todd在自家前院盖了个小木屋,取名“小小免费图书馆”,里面放了十几本自己最喜欢的书,供大家免费阅读▼ 因为母亲是一位老师,Bol还特意把小箱子做成学校图书馆的样子,屋顶上是个小小的钟楼,钟楼的铭牌上写着母亲的名字 慢慢地,这所“全球最迷你图书馆”吸引了周边邻居的注意, 大家时不时去Bol家门口那本书看看。但邻居们也达成了一个默契:每带走一本书,就会留下一本书。 这个“迷你图书馆”里的藏书只增不减,很快就塞不下了,于是街坊领居也开始在自己家门口建起了“迷你图书馆”。 没多久,当地的一位大学教授Rick Brooks就注意到了“小小免费图书馆”,他建议Bol把这个概念变成公益企业。 左边是大学教授,右边是Bol 两人原本只计划在美国本土建立2501个“图书馆”,没想到这个图书馆一下子得到超多人响应。 短短几年内,“小小免费图书馆”就开遍了全球70多个国家、造了5万多个这样的书箱、每年有上百万本书被大家分享出来▼ 每一个经过认证的“图书馆”都会收到这样一个带有独特编号的铭牌▼ 由于这些“图书馆”都是大家自愿自发地打造的,所以每一个“图书馆”的样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故事。 有位哈利波特迷一口气造了四个霍格沃兹学院风格的“图书馆”▼ 家里地方大的还配了把长凳,摆上几盆花美化一下▼ 不少咖啡馆和快餐店也响应了这个公益项目▼ 社区大学也加入了进来▼ 每家每户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风格▼ 当然,也有一些“懒人妙方”,把家里废弃的电器拿出来,连造木箱的力气都剩下了▼ 旧微波炉、旧冰箱都拿来当“图书馆”了 现在,以“小小免费图书馆”的藏书量,已经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了。如果你恰好经过这间“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小的图书馆”,不妨坐下来翻两页书,捐出手头的闲置图书,把爱心接力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