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岁少女620分上浙大,真得好吗?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8-28


(摘自腾讯新闻)8月26日,是浙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在今年报到的新生里,不仅00后的面孔增加了不少,更值得一提的是,最小的一位新生,刚刚在10天前过完了她13周岁的生日。据了解,这也是近年来浙大录取的年龄最小的学生。

6岁上小学,7岁读初中,9岁以广东湛江市第13名的优异成绩考上湛江二中高一实验班,12岁参加高考,以总分620分,高出一本线135分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医学试验班(5+3)录取——陈舒音的求学经历,总是能引起一片惊叹声。

这是昨天腾讯新闻的头条,13岁的孩子上了大学,我们不由得佩服孩子的智商,为他感到骄傲,与此同时,心里也有一丝的担心。不是,担心她在大学的学习,而是做为一个比周围的同伴都要小5、6岁的孩子,可能在大学里需要更多的调适。对此NLP心灵成长俱乐部首席心理咨询师田晓容老师有话说:

1、首先是深深的孤独感,5年普遍来讲就有差异了,13岁,本该是初中的年龄,身体刚刚发育,对异性懵懂的感觉,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那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18、19岁的年龄显然跟13岁的人差的不仅仅只是年纪,他们的认识,他们谈的话题,也许是13岁的孩子不懂的。


从人的毕生发展角度来看,每一个年龄段都有每一个年龄段的任务和特点,假如在这一年龄段没有发展好,就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12-18岁,应该是属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主要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说简单点,就是认识我是谁,我是男性身份还是女性身份?这些任务可能最好的环境就是在同龄的跟自己有相同想法的同学中才能很好的过渡和认识到,而其他的同学已经进入了成年早期(18-25岁)。也许只能说,成人的世界我不懂的.........


2、大学生要培养的品质和初中生是不同的,初中生可能需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而大学生可能需要独立思考,时间规划,人际交往、心理调节能力、自力生活能力等.........

也许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青少年期的美好经历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世界规则.........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少年得志,就少了无忧无历的童年,事业有成,就少了陪家人时候,家庭美满,也许就事业平平,父母碌碌无为,也许孩子却很有出息········


没有完美,无论是怎样的人生,都是努力生活,只要你努力了,都是精彩的,祝福她!

本文作者:田晓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与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等方面个案咨询,企业团建、员工情绪与压力管理。咨询个案时间累计1000多小时,咨询个案多达上千。现任NLP心灵成长俱乐部首席心理咨询师,特聘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