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风俗:这些乞巧图里有一个小秘密,你知道吗?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8-28


清 陈枚《桐荫乞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上面这幅作品,是清代画家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 中的一幅《七月桐荫乞巧图》。


清 陈枚《桐荫乞巧》局部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图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闺蜜”围在水碗旁,屏气凝神地看着一个女子将针投入水中。这是在做什么呢?


清 任伯年《乞巧图》


清代任伯年的这幅《乞巧图》,出现了 陈枚《桐荫乞巧图》中同样的场景。年轻女子们也正将小针投入碗中。画中的女子们望着碗中的小针,表情专注紧张,似乎这并非游戏。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除了其他一些活动,还有一项重要游戏,这就是“投针”。


节日的午后,女伴们相约一起到院中,轮流手捏小针轻轻丢到碗内,要小心让小针借助水的托举浮在面上,不能沉底。然后,大家一起观察阳光下小针在碗底形成的投影,影子形状不同,含义也不一样。投影的样子像一把梭是最好的结果,说明织女愿意赐巧给这位丢针人


五代 佚名《乞巧图》大都会博物馆


五代 佚名《乞巧图》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五代佚名画家的《乞巧图》中有几张黑色的桌案,上面放着一样大小的许多碗,外国人曾以为这是宴会用的餐具,于是称其为“宫宴图”。


事实上这些碗和上面两幅作品中的碗作用是一样的,也是古代女子用来“乞巧”的水碗,是用来“投针”的。


了解了这些,你是不是也有试一试的想法呢?看看美丽的织女是否愿意赐巧给你,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