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要修心 书法也要修心

 紫薇院 2017-08-28

禅要修心,书法也要修心。

禅的“定”是心境的反映,“慧”是由心思衍生。

书法研习是心境的磨练,以至最终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练字就是在练心。练习一种禅定,顺其自然的心态

禅要修心 书法也要修心

我国禅宗,向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连文字也不立,那么还有什么书法可说?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禅指不立文字的目的,在于提倡直指人心的顿悟。在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可打破佛门一切宗教仪式的条条框框,及其名目繁多的苦修。在一大批涌现出来的禅家中,他们可以呵佛骂祖,有的烧佛取暖,但无疑菩提入于佛的境界。可以这样说,佛门各宗派中禅宗的出现,尤其自六祖慧能宏阐“本性是佛,离性别无佛”以来,可谓掀起一场石破天惊的重大革命。

禅要修心 书法也要修心

把这种精神注进书法,首推唐朝的张旭和僧人书法家怀素。史籍记载,自从汉代有草书以来,到了唐朝的张旭、怀素,复又异军突起,开草书中的狂草一派。所谓狂草,就是兴之所至,省减笔画,把字体写得忽大忽小,随心所欲,犹如急风骤雨,飘忽而至,由于其书比起一般的草书来更为写意抒情,难以辨认,所以在较大程度上打破了书法的可读性,而偏向了可看性的一头。

到了北宋,当这种即心即佛的禅宗机趣,一旦传进整天被儒家经典困扰得焦头烂额的知识分子中间,顿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反馈到书法上,积极引进这一自在智慧,并由此而转变一代书风,使之在意趣上大做文章,当首推苏轼和黄庭坚。

苏轼是个非常风趣的人,他不仅是个大儒,而且由于生平坎坷,还醉心于释道思想。他在一首和弟弟苏辙谈论书法的诗中说道:“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诗中他说自己虽则不善书法,可是通晓书法的,又舍我其谁?假如你能真正通晓书法深意,即使整天不学,也无关紧要。这种心即是书的书法顿悟创作观,不受启于佛家禅宗心即是佛的说教又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