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后,青藏高原会不会变成一片汪洋?

 龙叔文馆 2017-08-29



摄像:王辰 陈兴王 剪辑:陈兴王 江勇


8月8日下午,寒风从远方的湖岸线徐徐吹起,很快涟漪就蔓延了整个湖面。

这片可可西里东部、靠近青藏公路的盐湖,正在快速扩大:从2011年的45.89平方公里,如今已达156.60平方公里。

2011年9月,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湖岸溃决,冲出一个宽约30米至50米的溃口,外泄的湖水向东流,连通了其他几个内流湖泊,盐湖的水面面积也逐年增大。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在盐湖里设置了监测仪器,研究站副站长谢昌卫说,按这两年的湖水变化情况,不出10年,盐湖湖水将会溢出,甚至有可能淹掉十几公里外的青藏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

这一切的根源,当然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冰川萎缩、降雨量增加,虽然青藏高原仍美不胜收,但在冰冻圈一步步退化的进程中,它的美丽透着悲伤。

唐古拉冰川


想了解冰川冻土,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来#澎湃问吧#提问!





中科院青藏高原冻冰圈观测研究站,是以高原冰冻圈动态变化和寒区工程监测为主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也极为脆弱,多项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的冰川自小冰期以来处于全面退缩状态,近期呈加速退缩的态势;高原多年冻土也呈退化和近期加速退化状态,这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江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我们针对高原冰冻圈这一特殊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相互关系,设立监测、研究站点。我们的基地在青海省格尔木市,观测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冰川冻土怎样影响可可西里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和气候,欢迎向我们提问。




如何有效保护冻土?


Q:请问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圈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A:冰川和冻土是两个不同的地质体,冰川是由常年不化的积雪逐渐累积变质形成的天然冰体,而冻土是气候寒冷条件下土层或岩层冻结形成。两者均发育于高寒区,如两极和海拔高的青藏高原。


Q:冻土是如何影响气候的,为什么会加剧寒冷?


A:冻土是寒冷气候的产物,冻土的存在有助于缓和气候变暖的趋势,例如夏天在屋子里放一块冰块就会凉爽很多,但不能说冻土加剧寒冷。


Q:请问冻土层有多厚?矿藏丰富吗?


A: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多年冻土层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的冻土厚度多在40~60m。高原矿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由于高原开发对生态破坏性极大,目前多数地区已经不允许开采。


Q:如何有效利用冻土?


A: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人工冻结技术用人造冻土解决工程问题,但自然界的冻土除了开展一些科学试验或者军事应用外,似乎还没有广泛民用的先例。如何有效的保护冻土环境可能更值得大家关注。


Q:高山地带为什么积雪范围越广冻土范围越窄?


A:不是很明白您问的问题。积雪和冻土的关系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的厚层积雪有可能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就像冬储大白菜时可以给大白菜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保温,从而导致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变薄或者消失。


Q:如果,要在冻土上修建房屋的话,是不是也要像西伯利亚地区,需要用很粗的木桩打在地下,或者说我国这里的冻土不能怎么利用?


A:是的,在高原冻土区建房子,需要采取一些西伯利亚冻土区类似的措施来延长房屋使用寿命。


Q:这会影响青藏铁路吧?


A:青藏铁路设计之初,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和解决冻土工程问题,技术施工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但气候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出现新的问题与挑战,这也我们要持续开展冻土监测和研究的重要原因。


Q:修建铁路是如何解决冻土问题的?


A: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了大量工程措施应对冻土问题,例如碎石路基、块石路基、块石护坡、通风管路基、遮阳板、旱桥、保温板路面以及热管等措施。


观测地表形变



冰川在退缩


Q:记得看过一篇《Nature》的稿子,上面说,冰川虽然有一部分在退缩,但是还有前进的,而且青藏高原的气候总体上是变好的趋势。


A:的确有一部分冰川是前进的,但占少数,多数冰川表现出是退缩的。目前有研究表明,近期高原降水呈增多趋势,相当一部分区域的植被盖度有增大趋势。但从长远来看,说青藏高原气候总体上是变好还是变坏,还为时尚早。


Q:你好,辛苦了!请问当前冰川保护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普通人可以为这方面的事情具体做一些什么?


A:冰川的退缩主要是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种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很难通过工程措施改变。对于普通人来讲,尽量选择更环保的生活方式,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另外冰川区旅游的时候注意保护环境。


Q:冰川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向往。请问冰川地方允许普通人进去吗?就近观看也可以。


A:青藏公路上很多地方可以观看到冰川,走的太近了反而欣赏不到冰川之壮美了,而且具有危险性,征服冰川是登山家和探险家做的事,而且绝大多数地方也是没有路的。


Q:您好,我有两个好奇的问题:

1.第四纪大冰期后,地球从“雪球”变为“水球”,那么要多高的温度才能使这个变为可能?(相对温度升高了多少?)

2.当地球处于深度冰冻期时,地球上积雪范围到底有多大呢?


A:好专业的问题!不过第四纪大冰期,地球并不能称之为雪球,它比之前的大冰期持续时间都要短,且经过多次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地球最冷的时候大约出现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可能比今天的地球温度低4~5度,当时的冰冻圈范围可能可以覆盖到地球赤道附近。


Q:如果冰盖退完,会带来什么问题?


A:您好!很有意思的问题。首先,我们一般不会把青藏高原的现代冰川称为“冰盖”,因为其面积还达不到冰盖的规模。其次,青藏高原冰川完全消融实在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景观,我们姑且臆测下吧:1.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的消融可能导致下游许多河流湖泊的水量骤减或者枯竭,出现水资源危机。

2.同时,生态可能会产生退化,大片草原变为荒漠,部分地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沙漠化。

3.冰川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消失,气候变暖形式更为严峻,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现象更频繁,中亚气候乃至全球气候可能产生巨大改变。

4.冰川退化完的前提是全球气候可能已经十分温暖,此时南极冰盖和北极海冰应该可以出现了相当规模的退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海拔的陆地,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变得更为紧张等等。总之,冰川完全消融的后果,恐怕不是当代人类能够承受,谁都不希望看到那一天,当然,地球有自身的节律,那一天也不会轻易出现的。所以,对于今天的冰冻圈环境,我们要加强关注、研究和保护。


  • Mukeden:宏观讲一个“生命”均有诞生和消失的过程,从空气动力学和压缩空气能量转换讲,冰冻圈是上方高速空气运动引发地表空气膨胀吸收地表热量而形成的,和“全球气候变暖”并无多少联系,冰冻圈应是随上方气流运动方向变化而移动,人类对此无能为力。您认为是否是这样?

玉珠峰雪山

(本文图片由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刘广岳博士供图




澎湃问吧 有答案的新闻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