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昌賦(外八篇.第三十期)

 自来自去的人生 2017-08-29

因武而昌,始築蛇岡。城曰夏口,鼎立南疆。襟揚子而帶東湖,抱珞珈而撫洪山。晴川歷歷,漢陽若薺之樹;芳草萋萋,鸚鵡如月之洲。無比江山,無數風流。漢末何足道哉,陸凱寧飲建業之水;晉季差可言之,庾亮且登胡床之秋。陶侃栽柳,桓溫剩竹。白雲猶在,誰家曾住白雲里;黃鶴飛去,斯地空餘黃鶴樓。崔顥賦詩,李白斂手;孟浩南行,天涯行舟。賈至《秋興亭記》文曰:閲吳蜀樓船之殷,鑒荆衡藪澤之大。太白《贈江夏韋太守》詩云:萬舸此中來,運帆過揚州。陸遊嘗過,見賈船客舫不可勝計;范大曾來,云廛夒甚盛列肆如櫛。商舶鱗集,幰嬿外屏,顧炎武之語也;居民填溢,商賈輻輳,一統志之記也。咸豐一炬,可憐焦土。同治重建,樓臺復舉。宣統辛亥之役,北軍揮戈之武。清室既屋,二千年帝制灰飛煙滅;新國始肇,四萬萬同胞敷腴色悅。則古城之偉,不在江湖,乃在建國。嗚呼,豈不大哉!

 

六遊青龍山記


辜學超領三友來,吾引之遊東之青龍山。有門,顏曰:國家森林公園。吾亦初至。門首有潭,潭中有欄,欄尾有亭,亭腳臨水,似可俯而掬之。又山路甃砌,峭處階之。幸未塗以烏油,不然大煞風景矣。入深亦見數潭,水清冽,廣數畝,亦有十餘畝者。人投食潭中。問有魚乎?曰有。近視之,果見鯈魚四五,唼呷爭食。是莊子所云出遊從容者也。水中得二螺,稚嫩如大豆,回養於荷甕。甕中多陽光軟泥,甫放,則見其躅躅行矣。


七遊青龍山記

陪楊兄忠錦之遊也。邐迤山路,草木新發,青潤可愛,乃駐足而識別之。有茹藘,四輪其葉,記於《詩·鄭風·東門之墠》者也。見車前,葉如仰匙,《詩》名芣苢,記於《周南·芣苢》者也。見一年蓬,葉皆初嫩,略如菠菜。吾言其冬老去,則雜枝搖離,絨花亂飛,故古人比之漂泊人生云。楊兄曰:李商隱詩云:走馬蘭台類轉蓬,即是蓬者乎?吾曰:然也。又見湧布岩下者,土人曰野苕子,其名薇也。莖葉皆似小豆藿,蔓生,味亦如之,可作羹。《詩》云:“采薇采薇,薇亦作之。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即此物也。楊兄曰:亦伯夷叔齊采于首陽山者乎?吾曰然也。復識多物。楊兄曰:君曷裒集《青龍山草木錄》,以惠遊客乎?吾曰:已有此意久矣,惜時未熟耳。使上帝假我以暇,我當樂為之也。欲采薇回,則毒芹之鑒,不敢貿然矣。


贊武大春英詩社

春英才俊錯如麻,方去鯤鵬又大蛇。

如此賢賢多世界,大同早晚照中華。

 

武大詩人獨有情,一詞一句見精神。

鯉魚躍起三千丈,到底成龍滿爪鱗。


好友賢人三四家,果然雨後放紅霞。

青青一片子衿態,令我難忘岩上花。


老柏珞珈山上齊,風吹雨打見霜皮。

歲寒凋後平常事,但愿百年生紫芝。

 

夜聞風雨有作

夢中風雨太倉皇,幾縷樹聲過屋墻。

舊葉不知落多少,起來明早掃前堂。

 

詠江夏青龍山
二月青龍碧畫框,桃紅柳緑亦平常。

流鶯一對濃陰裏,呼喚雛兒情太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