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

 文如心洁 2017-08-29

从资本结构角度谈论

资本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传统财务理论认为,从净收入的角度来考虑,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但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加大了股东权益的风险,会使权益资本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内, 权益资本成本的上升不会完全抵消利用资金成本率低的债务所获得的好处,因此,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下降,企业总价值上升。但是,过度利用财务杠杆,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会上升。以后,债务成本也会上升,使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加快。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下降变为上升转折时的负债比率就是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筹资有 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这就呈现 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即 资本结构。 企业筹资必须达到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同时将 财务风险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是最佳资 本结构。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合理确定 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的比例,把握 资本结构的最佳点呢?

1.从企业的营业收入状况确定:营业收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的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重。因为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可靠,获利就有保障,现金流量可较好预计和掌握,即使企业 负债筹资数额较大,也会因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获利稳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会遇到较高的 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营业收入时升时降,则其 现金的回流时间和数额也不稳定,企业的负债比重应当低些。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决定企业的负债临界点。负债临界点= 销售收入× 息税前利润率/借款年利率。企业 负债筹资规模若超越这个临界点,不仅会陷入偿债困境,且可能导致企业亏损或破产。

2.从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面确定:长期负债大都是用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借款的抵押品,所以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 比率可以揭示企业 负债经营的安全程度。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与 长期负债的比率以2∶1为安全。只有固定资产全部投入正常营运的企业,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维持1∶1的比率关系。

3.从所有者和经营者对 资本结构的态度确定: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愿使企业的控制权分落他人,则应尽量采用债务筹资而不采用权益筹资。相反,如果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太愿意承担 财务风险,则应尽量降低债务资本比率。

4.从 行业的竞争程度确定:如果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或具有垄断性,营业收入和利润可能稳定增长,其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重可较高。相反,若企业所在行业竞争强烈,企业利润有降低的态势,应考虑降低负债,以避免 偿债风险。

5.从企业的信用等级方面确定:企业进行债务筹资时贷款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的态度往往是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信用等级决定了债权人的态度,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应以不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为限。

从以上筹资的定性分析中可概括出:(1)如果企业处于新建或不稳定和低水平发展阶段,为了避免还本付息的压力,应采取偏重 股东权益的 资本结构,包括内部筹资、发行 普通股和 优先股筹资等;(2)如果企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则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借款等 负债筹资的方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偏重于负债的资本结构。

从财务结构角度谈论

财务结构是指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组合构成,通常用资产负债率表示。财务结构的类型有3种:(1) 资产负债率为100%,股东权益比率为0,全部为借入资金;(2)资产负债率为0,股东权益比率为100%,全部为 自有资金;(3)资产负债率与股东权益比率均小于100%,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各占一定比例,比例的不同又会衍生出若干种具体的财务结构。企业全额 负债经营,风险全部由债权人承担,不仅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而且会严重干扰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设立必须要具有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由股东出资形成,也即实践中不允许上述第一种财务结构存在。企业全部依靠 权益资金经营,无负债,虽不受法律的制约,但 权益资金成本高,不能根据需要作灵活的调整,且在 市场经济中,由于交易的 结算关系和临时性资金需要,第二种财务结构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第三种财务结构才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需要加以研究的,也就是如何安排和调整负债与股东权益资金的比例,使之更趋于合理。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财务结构呢?

1.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借入 资金成本小于权益资金成本,流动负债成本低于 长期负债成本,所以提高 负债比率和流动 负债比率将使公司实际负担的资金成本下降。

2.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杠杆效益是指企业 负债经营能使权益资金获得的额外利益。在企业全部资金 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 负债经营会使权益资金利润率超过全部资金 息税前利润率,并且负债比率越高,这种财务杠杆效益越大。但若企业获利能力很差,全部资金 息税前利润率小于 负债利息率时, 负债经营或高 负债比率将使权益 资金利润率下降,甚至无利可图或发生 资本损失。这种财务杠杆负效益应尽量避免。企业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等于 负债利息率,这是 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前者大于后者,提高 负债比率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

3. 财务风险适度。企业 负债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高,虽然能够降低 综合资金成本,并能为股东带来财务杠杆效益,但加大了 财务风险。如果风险过大,以至于债务到期不能偿还的概率很高,企业就可能陷入破产的境地,持续经营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预计的 现金流量,合理安排债务的数量、种类和期限,降低 财务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