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升降论

 供需相应 2017-08-29
                                                                                            作者:悠然子

六气实为一气 阴阳至简 

太阳寒水在 降阳 ——党参 
少阴君火在 升阳 ——附子 
太阴脾土在 调升降 ——干姜 炙甘草 


少阳——阳之渐  ——柴胡 
太阳——阳之升极  ——麻黄 桂枝 生姜 
阳明——阳之(将入阴)  ——黄芩 党参 
太阴——开门迎阳气下降(配合阳明之降)   
少阴——阳气敛降至极   
厥阴——送阳气升发同时关门,阳气由阴出阳,位仍在阴  ——当归 
少阳——开门领阳气破阴出阳,位已在阳  

如此周而复始。

六经讲的其实都是——阳气的运行。阴盛的本质,就是阳虚;阴虚的本质,就是阳盛。讲的也不只是“”的多少,更本质的是“”的变化——阳的位置在下,上面的阴就盛了;太阳(阳)下去了,黑夜(阴)就上来了——能量的多少没有变化,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   


   

中,太阳“”“水”,为阳中之阴,阳鱼之阴眼是也;   
中,少阴“”“火”,为阴中之阳,阴鱼之阳眼是也。 

太阳为阳降之动力,少阴为阳升之动力。

由上可见,小柴胡加姜附汤 实际包含了除厥阴外的所有范围!而五气得转,厥阴也必然运转如常,同为一气故也。所以也可以说,此汤实为六经通治之方。

本人自创:小柴胡加姜附汤

北柴胡30党参30黄芩20半夏20生姜80红枣12枚干姜30淡附子30炙甘草30(按季节剂量有所加减)

╬ WORD-群助手:
斩妖剑---胆为少阳,太极图鱼眼就是少阳,阳气的升发是靠少阳的
悠然生---太阳“寒”“水”,为阳中之阴,阳鱼之眼是也

请问陈老师,鱼眼是少阳还是太阳啊?

陈国伟(544255761) 17:56:19
阳的枢转在少阳   阴的枢转在少阴 
阳降的动力在太阳 阳升的动力在少阴

太极鱼讲的是阴阳整体的升降枢转  所以 应该对应太阳和少阴
少阳相火  少阴君火 两个火  如何能够对应升降? 唯有阴阳水火才能对应升降

╬ WORD-群助手18:04:26
哦,大圈(太阳,少阴)里面还套小圈( 少阴,少阳)循环往复
陈国伟18:16:16
是的 
枢阳枢阴  和 枢阴阳 是不同的概念范畴

太阳者 寒水也  犹雨水 雨水降  阳热敛 
少阴者 君火也  犹火炉 火炉热  阳热升

高温必伴暴雨  天道为常

三七生:

有几个地方顺便探讨一下:
1、少阴、少阳皆是枢机所在,一为君火,一为相火,此二枢机位在何处?
2、太阳、太阴皆是开机所在,一向外,一向内,对待而言,太阴既不在下鱼眼,太阳如何在上鱼眼?
3、六气系统与六经系统不同,少阴在六气为君火,与心相应,在六经则为与足少阴肾相对,文中少阴就六气言还是就六经言?

悠然子:

1、少阴、少阳皆是枢机所在,一为君火,一为相火,此二枢机位在何处?——上文在#7有回复如下:
阳的枢转在少阳   阴的枢转在少阴 ——各自在其范围内各司其职   少阳枢三阳  少阴枢三阴   着眼于三阴或者三阳独立范围内;

太极鱼讲的是阴阳整体的升降枢转  ——着眼于整个阴阳范围内  就又是另外一套模式了  就如子午流注和六经主时各自独立  又互有联系  并不矛盾  并行不悖——所以 应该对应太阳和少阴

2、太阳、太阴皆是开机所在,一向外,一向内,对待而言,太阴既不在下鱼眼,太阳如何在上鱼眼?

还是同样的问题 :
太阳在三阳范围内为开   太阴在三阴范围内为开 ——各自为政  各司其职
但太阳在整体阴阳升降流转范围内,主降——和太阴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另  此太阳取之寒水之降   彼太阳取之阳热之开——或宣或降  各有所取 各有所宜  
太阴在整体阴阳升降中  位于里  位于中  阳气升降上下里外枢转之中门  必经之路——此路若阻  升降灭  枢转停

说到底  还是整体和局部的问题  省长同时身兼党委副书记——省长有省长的职责  书记有书记的职责  但都是这一个人  各司其职  并行不悖 

3、六气系统与六经系统不同,少阴在六气为君火,与心相应,在六经则为与足少阴肾相对,文中少阴就六气言还是就六经言?

此言六经   六经亦有君火相火之别  与心肾相应  君火以明者  言心肾能量充足  相火以位者  言能量用对地方  使用者 厥阴将军肝  少阳胆决断  一文一武  肝胆相照  同为木性  共事相火之职

少阴君火者  犹国库 库存足量为“明”  
少阳相火者  犹财政部长 把钱花对地方  是为“位”  

90年代 改革开放  应该把钱花到沿海特区 (而不是大西部) 如今指向   钱要花在大西部  不同时间  不同之位   若逆反之  花不对地方  则为不位  

相火不位证:  上热下寒  外热里寒  该热不热  该寒不寒   该睡觉 神愈清   该工作  神昏蒙  该吃饭  不欲食  过其时  却饥饿

先生实为在下启蒙老师  领道之人  不胜感激!今小有所悟   还望老师指点   上言详尽  实为启示后学  先生明鉴!

三七生:

启蒙云云,实不敢当。足下乃近时于理上能通达并勇猛精进者,善于总结,精于取舍,删繁就简,理路分明。青年才俊,青出于蓝,后生可畏,后生可慰!

足下所论升降开阖,大体与我相通,唯对枢机理解以及升降主宰稍有差异,略述一二,供君参考:

鱼眼为枢机所在,枢者,转动也,非枢无以推动阴阳左右升降开阖。
火为一切动力来源,农业用木,工业用煤用油,皆为取火,以释放能量,产生动力,是以火为枢机所在:
少阴君火以明于上,少阳相火以位于下。
位于上者为能量,火之释放者也;位于下者为能源,火之收藏者也。
在上者为心,卦象离,阳中有阴,为血;在下者为肾,卦象坎,阴中有阳,为精。
血耗则君火不明,离中阴减则近乾,上必虚热以燥,热及阳明而不阖则汗出津脱;
精亏则相火不位,坎中阳少则近坤,下必虚寒以湿,寒及厥阴而不阖则阳陷热郁。
相火以位,则阳载阴升,卦象震,厥阴之阖主升,震下之阳来自坎中,水升之路也;
君火以明,则阴覆阳降,卦象兑,阳明之阖主降,兑上之阴来自离中,火降之路也。
火之降有表里二途,开阖由表及里:从太阳则走表,通条水道,转入肾。从阳明则走里,由腑入脏,归于脾。
水之升有内外两道,开阖自内而外:从厥阴则向外,变化而赤,化为火。从太阴则向内,以阴济阳,化为湿。
太阳之开,始于厥阴之少阳(冬至),终于阳明(秋分)。
太阴之开,始于阳明之少阴(夏至),终于厥阴(春分)。
太阳太阴之开为阴阳运动全过程,阳明厥阴之阖为阴阳运动始终之点,少阳少阴则为阴阳未动根本之位。
……

演绎推理,略示门径。举一反三,赖乎贤者。君年少才高,前途无量,还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切莫得少为足故步自封。

悠然子:

1  非枢无以推动阴阳左右升降开阖——此言君火之明  能量的推动  阳性本升  就如热气只上升   而下降  就非阳气所主  反而当为阳气收敛退位(形成寒水格局)方可下降  若雨水冷而自降  当降不降    则非阳气之枢可为了   故此枢仍讲了一个片面而已

2  少阴君火以明于上,少阳相火以位于下——明和位当为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如果区别以上下之分,显然不合适,就如灯油但可言多少,而灯火只可言明否;

3    火之降有表里二途——实为一途

足太阳膀胱经由头降足  却仍在表  还需入里  入里则仍需走太阴  方可达及少阴
何以证得? 元气不足之人  泡服肉桂理中汤(王道)——太阴之方   元气渐足而现太阳病   继续泡服   而可得汗  太阳病解  ;反证:久病足太阳膀胱经巡行部位肤热  而里寒下利 ——下利者  太阴不开 虚寒  阳明不降  而太阳亦不得降   服肉桂理中汤(王道)而利止  肤凉

由此又可再推证之:
六气——本为一气之运转  以异名识之而已   阳明之气  实为太阳之气入里  渐入太阴  终入少阴   故  太阳入少阴  阳明入太阴    实为一途  分而言之而已:太阳-阳明-太阴-少阴   

然阳气之出   为厥阴出少阳   常道当循太阴  但又不受其束    肝主藏血   但行血脉之处  具可行阳通阳   因厥阴乃将军之官  太阴脾乃受其资助(厥阴肝携先天之肾精以助后天之脾胃)  太阴不开(虚寒) 通道闭阻   厥阴仍可绕行血脉以行阳  

足太阴脾乃手太阴肺之母  太阴不开(虚寒) 母虚子弱   肺金之敛降必有不足  厥阴少阳气盛  则升有余  敛降不及  而成相火不位格局  相火不位为果 ,太阴不开  导致   阳明不降 ——此为因

阳升太过 显为三阳病  (或兼见 或独见)表现为:脸红 肤热  手足心热 口臭  心烦  神昏 眠不佳  颈肩酸楚 腰酸  坐骨神经痛【实为足少阳胆经之环跳穴始循经痛】 (多见太阳少阳部位  阳明部位反而少见  或谓阳气不枢  或谓阳气不降  阳气不开  概言之  相火不位)

太阳功效  实涵盖五行肺之功效  兼具宣降   宣为太阳开  降为阳明合  为阳明降之初始

如此由一而始  由一而终   方为六气本一气之实质   若生二途三途甚至多途   则大道不明   至简不显  反入繁途矣

--------------------------------------

敬请先生一阅拙文:万病至简论    与本文相参   可明学生整体思路   本版有此文

民间中医网 » 一元养生堂 » 学术观点 » 围绕问诊单 讲解辨证思路(讲课录音文字版)http:///forum/viewthread.php?tid=75880&extra=page%3D1此为综合论述

更多相关文章  相应案例  尽在一元堂 :民间中医网 » 一元养生堂 http:///forum/forumdisplay.php?fid=212

得饮甘泉  岂敢忘了挖井人  回报之计   莫过于播散甘露   润泽途人  降阳明于相火不位中

三七生:

看过了,理上甚明。然理论之用在于指导实践,能简而有效固好,若遇事不应理之时,不妨多些理路。周流归乎一气,开阖枢转六经。途程各异,方证判然。二方钤百病虽简,四六之应变恐难。四象,六气;二分,三分。仲圣六病芳规百世,虽有分而止于六。若止于一二而不及三四,恐难统摄无余。足下大方向甚好,若升降两途能极于三变,则六气可该。望继续探索不忙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