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县”及“雁门”考略

 gudian386 2017-08-29

地名,不仅是一个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还存在其本身以外很多方面。早期的地名实际上反映了族群分布。如商朝人,几乎将所有做过都城的地方都称为“亳”,早期迁移到的地方也都命名为“亳”。又如,山东好几个地方地名都带“不”(音夫),其实,这反映的是某一族群的迁徙或分布的特点。今天,聊一聊“应县”的“应”。

关于“应”的来历,普遍的认为是境内有龙首山、雁门关南北相应而得名。按照这一逻辑,随便某个地方,只要有山有水,均可谓“山”“水”相“应”,那“应”作为一个地名,可遍及中华大地了。

老宋以为,不仅是“应”之来历,包括“雁门”的来历,均与上古“应龙氏”有关。

远古的“应龙”部族

探究“应龙氏”,先从华夏人文共祖的黄帝说起。

黄帝者,《史记·五帝本纪》言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说明黄帝部族实为游牧民族。又言其“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游牧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以族名为人名,“轩辕”是黄帝的名字,也是部族的族名。先秦古籍中,匈奴被记作“猃狁”(xianyu),“轩辕”与“猃狁”实际上是一个部族不同的记音符号,是同一个族名的异写。

关于“匈奴”,《·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而夏后氏乃黄帝后裔。《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如此,黄帝,实为匈奴大单于。此说有点玄乎,但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有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考察匈奴的兵卫建制,《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冒顿单于时,“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这实与黄帝“以师兵为营卫……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如出一辙。

史籍残存史料和近年大量的考古证明,在黄帝时代,有一个比较强大并在黄帝氏族联盟中举足轻重的部落,曰“应龙氏”。《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讲:“应龙,黄帝神龙。”褪去神话色彩,“应龙氏”应该是黄帝的重要“营卫”。《山海经·大荒北经》载:“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有山名曰凶黎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以上记录的,是发生在史前游牧部族与农耕部族之间的一场战争——涿鹿之战。即《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可以看出,涿鹿之战发生前后,黄帝族群分布地应该为桑干河下游冀北一带。而作为其左或右营卫的应龙氏很可能就活动在今桑干河上游雁北一带。“应”,就是“古应部落”所在地。也只有如此,“应龙氏”作为黄帝“征师诸侯”中的一部,随黄帝出征,与蚩尤决战于涿鹿。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应龙已杀,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也就是说,涿鹿之战后,“应龙氏”南迁至今河南平顶山一带。“应”这一地名,也随着族群的迁徙,落脚于此。巧合的是,平顶山市有一条山脉,也叫“龙首山”。夏商两代,“古应国”一直存在。《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史记》等书注疏中,都提到《汲郡古文》云:“殷时已有应国。”今本《竹书纪年》亦载盘庚七年,“应侯来朝”。在殷墟出土的武丁、帝乙和帝辛的卜辞里,也有应侯的信息,并且可知商代应国君长是可以称“王”的。其后,周灭商后,应国的土地为周兼并,周成王改封其弟于应,应国便成为姬姓封国。

“应”与“雁”的纠葛

上古汉语,“应”与“雁”读音相同,互为通假。1974年,陕西蓝田出土《应侯钟》,铭文中有“雁侯见工遗王于周。”“朕皇祖雁侯。”等语。此钟为周昭王时所铸,是周昭王准备移封应侯见工之时,举行了隆重的移封典礼,并在镐京附近铸钟纪念。关于《应侯钟》铭文中的“雁”字,《路史 国名记 戊》释:“雁,今作应。”“应”的繁体字为“譍”,其字形充分反映了应就是象大雁一样和鸣:譍字字形为上雁下言,表示“应”就是大雁之间的对话,就是雁叫。关于“应”就是雁叫,还可以从另一汉字——“和”字得到旁证:古文献《埤雅》载:鹅,一名家雁。《说文》载:野雁之鸣为应,家雁之鸣为和。

明《永乐大典·太原志》称;“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翻译成现代汉语:“代山(即雁门山)太高了,连鸟都飞不过去,山中有一缺口,形状像们,鸿雁从中间往来迁徙……所以叫雁门。”

其实,“雁门”最早只是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雁门山。雁门山这个名字出现得极早,起码在战国时就有了,因为《山海经》中就有非常多次的记载。而雁门山的位置,《山海经》也有确切的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哪里呢?就是今天山西省阳高县,所以最早的雁门山,其实应该是在阳高县以北的。和现在所说的代县,差了太远太远了。如图所示:

按照《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在氐国西。高柳在代北。”大泽,即今内蒙凉城之“岱海”,高柳即今阳高县。而雁门山在高柳北。《山海经》又云: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水经注·卷十三》:“敦水又东,□水注之,水出东阜下,西北流径故城北,俗谓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乱流东北注雁门水。故《山海经》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郭景纯曰:水出雁门山。”少咸之山即今采凉山,雁门之水即今桑干河支流“洋河”的源流。

由于《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有“雁门山,雁出其间”记载,历代解释为“大雁飞出其间”。而少有人将其理解为“应(雁)部落曾在此活动,并由此地迁出”。若按后者解释,则“雁门”实为“应门”,是应部落乃至整个黄帝部落联盟的“国门”所在。“应龙氏”就是黄帝部落联盟“国门”的守卫者!不得不提的是,关于“应龙氏”与雁门的关系,《山海经》有较为详实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幽,古字形为“山+丝虫”,即山上的丝虫(蚕)。《诗·小雅》有“隰桑有阿,其叶有幽”,即指“幽”为“蚕”。“司幽”即养蚕、缫丝与织布。玄,古字即为“丝”,“思女”即“緦女”,亦即“玄女”,也就是传说中的“九天玄女”。 “晏龙”即“燕僚”也就是“应龙氏”,司幽之国乃是燕僚氏(应龙氏)建立的一个古代方国。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则“幽都之山”即泰泽中的帝都之山的别称;而泰泽即“大泽”,也就是今天的岱海。按此,雁门山在帝都之山的南部,拱卫着黄帝轩辕氏的帝都。

无独有偶,后世帝王在都城王庭之门的命名上,有三朝五门之说,东汉注《礼记·玉藻》曰:“天子及诸侯皆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而“应门”者,居此以应治也。故史书中有“天子之门曰应门”之说。而在历代帝王的眼里,帝都王庭,从来都是浓缩了的山河!

所以,老宋以为,雁门,可谓“应门”。而“应”即为“雁”,是上古时代黄帝部落联盟“应龙氏”曾经所居之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